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原創小說《晴姐》

原創小說《晴姐》

清姐姐是我舅舅的女兒,比我大七歲。

說也奇怪,我父親和他的五個兄弟,除了我叔叔只有壹個女兒,其他叔叔都是兩個兒子,也就是說我只有壹個妹妹,也就是清姐姐。

我有童年的回憶,基本上都有青妹的影子,因為我們八個熊孩子的童年都是跟著青妹放屁的。在她的八個弟弟中,她最愛我,把所有好吃的、有趣的東西都留給了我。有人欺負我,她為我挺身而出,而我的父母經常不在。我是她的追隨者。

到我上學的時候,清姐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美麗動人。

清姐姐在學校很努力,壹直是我們哥哥的榜樣。我記得有壹年春節期間,我父親和他的五個兄弟壹起喝酒,他們許下了壹個承諾:只要有人能讀書,九個孩子將由五個家庭供養。全家人的期望是清姐畢業後能考上師範學院成為壹名教師,這是當時最理想的選擇。

如果清姐的生活繼續這樣下去,我可以想象那將是壹個多麽美好的未來。然而,想象在清姐高三的秋天停止了。

清姐懷孕了!

壹個安靜的城鎮就像往湖裏扔壹塊石頭。

據說校長聽說後把茶杯砸了,大叔把鋤頭柄掰成了兩半。

清姐在家跪了三天,哭了三天。叔叔和他的妻子三天沒吃東西了。我媽媽送來了食物,但是叔叔說他們不能吃。

不管我叔叔怎麽逼我,清姐都沒告訴我讓她懷孕的人是誰。她咬著嘴唇,把血咬在白色碎花連衣裙上。我仍然記得那件碎花連衣裙。

最後,那個叫王傳家的壞人自己站了起來。他們和隔壁村的王振堂的兒子在同壹個班。

我記得王振堂和他兒子跪在我叔叔家門前的那壹天。冬天來臨的時候,毛毛正在下雨,天氣非常寒冷。那個瘦弱的男孩冷得發抖,我們八個兄弟並不為他感到難過。我們只知道他欺負了清姐,我們要報仇。所以我們壹直把它們和旁邊的玉米芯扔在壹起,兩父子沒有躲也沒有罵我們。

叔叔永遠不會原諒他們。他跪了壹天,被我父親勸走了。

故事以清姐和王傳家壹起被學校開除告終。青姐姐被帶去打胎,王傳家第二天在家裏留下壹封信就離開了家。他讓同學帶壹封信給清姐,說他已經去Xi打工了,等他有錢了就娶她。

流產後,清姐瘦得跟人壹樣,變成了壹個怪胎。除了在家幹農活、餵豬養雞,她哪兒也不去,也不與人交談,但她沒有笑容。

只有當我和她在壹起時,她才會說些什麽,告訴我要好好學習等等。

五年過去了,沒有王傳家的消息。

清姐也20歲了。叔叔和他們正在商量給清姐姐找壹個婆家。終於有媒人上門了,清姐還是壹如既往的倔強,咬著嘴唇不嫁。她不得不等他。劇情壹直在重復。叔叔打了她,罵了他,哭著勸她。清姐總是咬著嘴唇不停地哭。折騰了三年,大叔放棄了,他也只好放棄了,因為大叔娘再也氣不過了,幾次吐血。

仍然沒有王傳家的消息,沒有人知道他是生是死。

我上高中後,壹個月只能回家壹次,我和清姐漸漸疏遠了。後來,我考上了大學。在我去Xi上學的前幾天,清姐叫住了我。她讓我幫她在Xi找到王傳家,我答應了她。她還給了我壹塊手帕,手帕裏包著壹沓錢,都是五毛錢。

大學四年,我壹直在做壹件事,就是找王傳家。我甚至動員了宿舍所有的同學,後來發展到全班。以至於王傳佳這個名字成為了我們班大學生活的集體記憶。我們嘗試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法,甚至去圖書館尋找偵探書籍,但遺憾的是壹直沒有進展。

直到大四畢業,壹個同學拿著報紙興沖沖地來找我,報紙上說警察搗毀了壹個黑磚廠。它列出了壹個又壹個磚廠的死亡名單,上面有王傳家的名字,以便家屬迅速與警方聯系。原來,王傳家在來到Xi安的第二年就死於壹場磚廠事故,年僅16歲。

清姐聽到這個消息時沒有說話,也沒有流淚,但她似乎只是沈浸在自己的靈魂中。她求我幫他找到骨頭帶回去。我好不容易才找到警察。警察告訴我磚廠老板怕留下痕跡,把屍體都扔進了燒磚的爐子裏。

壹眨眼,清姐三十多了,再也沒提過給她說媒的事。沒有人敢結婚,因為她已經開始失去理智,或者她傻笑或目光呆滯地坐著,不理任何人。只有當她看到我時,她才能正常地和我說話。

畢業後,我留在Xi工作。有壹次我回家,我媽說,帶妳妹妹去Xi安看病。也許她能被治愈。在去Xi的火車上,清姐姐壹直拿著壹本日記。我問我能不能看看。她猶豫了壹下,遞給了我。

筆記本很舊了,扉頁上寫著;親愛的清,生日快樂,好禮物。筆記本上寫滿了清姐的日記,前面記錄著每天的甜蜜,後面寫給他的信,幾乎都是絕望的思念。看著我,我無法停止哭泣。我說,清姐妳怎麽這麽笨?她望著窗外,淡淡地說,有些不幸是命中註定的。那妳恨他。我不知道。

到了Xi安後,清姐說先不要去醫院,讓我先帶她去看看磚廠。

我到達磚廠時已經是晚上了。日落時分,清姐面無表情地走在廢棄的磚廠裏,我遠遠地跟在後面。

夕陽照在她瘦弱的身體上,拉著長長的影子,太美了。

我讓佛祖看到,在十幾年前的壹個夕陽下,王傳家牽著清姐的手,用同樣的方式走路,告訴她我會牽妳的手壹輩子,清姐相信了我。

後記:我不知道是什麽情況,但它壹直在繼續,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能生而不能死的人,死而不能復活的人,是不多情的。——出自《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