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羊肉,我們都是熟悉的的地方有內蒙古和青海了,那麽,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的介紹壹下青海這裏的羊肉哪裏好吃吧!這樣大家來青海這裏的話,就可以吃到好吃的羊肉了啊!
1.海西都蘭
說起都蘭羊肉,大家都會說:“好吃!”,在外地也有專門供都蘭縣羊肉的商鋪。都蘭的羊肉為什麽如此美味呢?
原來都蘭鹽堿地豐富,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羊,由於得到了足夠的運動再加上吸收了鹽堿地土壤中本身含有的壹些特殊元素,生長得比較緩慢,但是肉質特別細嫩,味道特別鮮美且毫無膻味。甚至羊肉本身就有點兒鹹,烹制很容易入味,因此特別受人們的歡迎。
2.海東互助
互助縣東山、巴紮、加定等鄉鎮的羊肉也非常美味,據說是因為這些地方野生藥材豐富,羊在食草的同時也吃了壹些野生藥材,所以羊肉營養豐富,肉質鮮美。也有人說互助的羊吃了互助酒廠的酒糟,所以肉的味道非常好。近年來互助縣實施草畜聯動、建設起了家庭牧場和規模養殖場,有很多養殖專業戶,所以肉羊產業發展很好。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互助羊肉的名氣。
3.海西烏蘭茶卡
自古就享有宮廷“貢羊”美譽的烏蘭縣茶卡羊,那味道更是大寫的“香”!為何茶卡羊如此美味?
都說青海的羊喝的是冰山融水,吃的是冬蟲夏草,而茶卡羊不同,它平時喝的是鹽湖水、吃的是被鹽湖水滋養長大的天然牧草。茶卡羊是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細毛羊,由於生長在茶卡鹽湖周邊的天然鹽堿地牧場,牧草礦物質豐富、含鹽量高,配合著周邊的枸杞、鎖陽、黃芪等藥用植物,使得茶卡羊肉中自身就帶有微微的鹹味,肉質鮮美,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又美味。
4.海東化隆
化隆縣群科鎮以手抓羊肉出名,化隆回族自治縣自古就有養殖傳統,加上近年來,化隆積極發展設施畜牧業,極大地提高了畜牧業規模化養殖程度。化隆人在飲食方面也是好手,全國範圍內有很多化隆飯館。
群科羊肉是出了名的好吃。壹盤手抓羊肉,肉赤膘白,肥而不膻。而且烹調操作也簡單明快,只加壹小把鹽(也有的不加鹽,吃時蘸鹽),火候恰如其分,做出來的羊肉吃起來又鮮又嫩,十分可口。
5.海北祁連
擁有著中國最美草原的祁連縣,是青海的主要畜產品基地,全縣草原面積1764.11萬畝,羊存欄數上百萬只,祁連羊肉,已成為綠色食品標誌。祁連藏系羊肉,也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證明商標。
祁連的羊吃著綠色無汙染的青草長大,肉質自然鮮美可口,壹盤熱氣騰騰的羊肉手抓。當羊肉開鍋時,那純正濃郁的羊肉味會香飄百米,味道醇香,無膻味、營養豐富,香味誘人。
6.海北門源
海北門源除了美麗的油菜花海,美味的羊肉也是當地壹大特色。廣闊的草場,潺潺山泉,羊兒在草原上自由活動,使身體得到了充分的活動,吃著青草、喝著山泉。如此,羊肉自然肥瘦適中,味道非常鮮美。
7.海西天峻
天峻藏羊,是天峻藏系綿羊的簡稱。是天峻藏族人民在長期的高海拔、高嚴寒的特殊環境下選育成功的粗毛羊品種。它適應高原缺氧環境,體質結實,抵禦風雪災害能力強,幼畜在低溫零下三十多度照樣生活。
天峻藏羊,外貌美觀,走動穩健,胸深又寬,胸叉肉是羊肉中的佳品,食後回味無窮,久久不能忘懷。純黑色藏羊極少,羊羔皮貴重。天峻的“黑紫羔皮”在省內外享有盛名。
8.海南***和
海南州***和縣北靠青海湖,南臨“母親河”---黃河,東以日月山與東部農業區為界,地域遼闊、草場豐沛,畜牧業發展很好。***和的羊肉也有不錯的口碑。吃的天然牧草,喝的是湖水,在自然環境中生長,所以羊肉肉質鮮美、味道醇香。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有豐富肥美的草場資源,孕育著優質的藏系羊。獨特的地理位置及特殊的氣候環境培育了優質的品系。壹些牧民笑稱說:“咱們的羊餓了吃冬蟲夏草,渴了喝礦泉水”。藏羊肉質鮮嫩、口味純正、無膻味、不油膩、營養豐富,是名副其實的純天然綠色食品。
好了,大家收好這些羊肉的信息,快來青海這裏吃壹次美味的羊肉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