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汪曾祺和梁實秋似乎沒有什麽交集,可我總覺得這兩位大吃貨要是碰到壹起聊吃的,肯定會有聊不完的話題。
開個小小的腦洞,假如汪曾祺和梁實秋壹起上了壹檔美食節目,比比誰才是作家中最懂吃的,會是怎樣的情形?
梁實秋:誰最懂吃的我不知道,但是我吃過的美食太多了,獅子頭,佛跳墻,西施舌,油淋乳鴿,八寶飯,鍋塌豆腐,炸活魚,還有各種雜七雜八的美食數也數不清了。
汪曾祺:我吃過的也不少,內蒙古的手把羊肉,北京的豆汁兒,貼秋膘,四川的夾沙肉,寧波的黃魚幹燒肉,紹興的乳腐肉。昆明的醬雞腿,汽鍋雞,糖炒栗子,還有黃河鯉魚,炒脆鱔,南甜北鹹東辣西酸,該嘗的都嘗過了。
梁實秋:妳那炒脆鱔我吃過,味道可口極了,我還知道壹種做法叫黃燜鱔魚段。
切成四方塊,加壹大把蒜瓣進去,加醬油,燜爛,汁要濃,這樣做出來的鱔魚是酥軟的,別有風味。
汪曾祺:那鍋塌豆腐味道也不錯,不過妳沒有試過我的家鄉菜"汪豆腐"。
豆腐切成指甲蓋大的小薄片,推入蝦子醬油中,滾幾開,盛大碗中,澆壹勺熟豬油,那味道才好。
梁實秋:我可不是個簡單的吃貨,嘗到美食雖然不拍照片發朋友圈,但是會把它寫下來,編成書。
汪曾祺:我也寫,我寫吃的總叫人們口味要雜壹點,生活的興趣要廣壹點,生活還是很美好的。
梁實秋:我寫吃的喜歡旁征博引,註明美食的歷史來源,希望讀者能夠了解中國的美食文化。
汪曾祺:我肚子餓了。
梁實秋:我肚子也餓了。
汪曾祺:我知道這附近有壹家糖炒栗子特別好吃,要不現在來去試壹下,別爭什麽誰是最懂吃的了,我這人不喜歡爭來爭去。
梁實秋:好好好,什麽都能爭,美食這東西哪有高下,只要好吃怎麽都行,哪個臭小子亂開腦洞,把我們放到這裏來爭高下。
汪曾祺:吃完糖炒栗子再去吃東坡肉,妳可能還沒吃過加過高粱酒的東坡肉,這次我親自下廚。
梁實秋:那就更好了,我跟妳說,我這人性子急又健忘,每次做東坡肉,十次燒肉九次燒鍋,正想找壹個會做紅燒肉的小夥伴,現在就走。
臭小子:.....
汪曾祺和梁實秋是真正熱愛生活的人,原因無它,懂美食的大吃貨,都是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