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歐洲國家領土大小排名前十位分列如下:
第1、俄羅斯(總面積為1705.54萬平方公裏,歐洲部分面積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4,即426.835萬平方公裏。總面積全球排名第壹)。
第2、烏克蘭 60.37萬平方公裏(全球排名第43)
第3、法國 54.703萬平方公裏(全球排名第47)
第4、西班牙 50.4782萬平方公裏(全球排名第50)
第5、瑞典 44.9964萬平方公裏(全球排名第54)
第6、德國 35.7021萬平方公裏(全球排名第61)
第7、挪威 32.422萬平方公裏(全球排名第66)
第8、波蘭 31.2685萬平方公裏(全球排名第68)
第9、意大利 30.123萬平方公裏(全球排名第69)
第10、英國 24.482萬平方公裏(全球排名第76)
擴展資料:
在歐洲,法國國土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和烏克蘭,是歐洲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如果算上海外領地和島嶼,法國是歐洲第二大國,擁有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都能排進世界前三位。
法國面積壹直位居歐洲領先地位基本上是歷史演進的結果。法國歷史上只是歐洲大國之壹,但歷史上的確存在著比法國面積更大的歐洲國家。
比如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近代早期的西班牙帝國和奧斯曼帝國。19世紀以後的奧匈帝國和德意誌帝國等。除了俄國,其他曾經比法國面積達的國家要麽解體,要麽遭到極大的削弱,領土面積縮小了很多。
相反,法國歷史領土則相對穩定,歷史上法國領土最高峰應該是拿破侖帝國時代的1812年,但拿破侖戰敗之後領土又退後到1789年前後的疆域裏,接下來的200年除了獲得薩瓦和尼斯,並且和德國在阿爾薩斯-洛林壹帶進行拉鋸爭奪外,基本上沒有變化。
兩次世界大戰,法國打的都非常艱苦,但幸運的都占在了戰勝國的壹方,沒有像德國壹樣因為戰敗遭遇了巨大的損失,因此法國歐洲部分的疆土長期而且穩定的保持到了今天。
2000年歐洲地圖和1900年歐洲地圖,明顯可以看出德國因兩次世界二戰而遭到極大削弱,而奧匈帝國則完全解體。
反觀歐洲歷史上那些曾經國圖面積廣大的國家。要麽因為內部諸侯分立而解體(如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要麽因為過度擴張而遭遇歐洲國家的圍攻而逐步喪失領土(如近代的西班牙帝國和波蘭-立陶宛聯邦)。
或者因為內部民族問題而瓦解(如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愛爾蘭從英國獨立,加泰羅尼亞要求從西班牙獨立也可以歸入此範疇)。再加上我們在上段談到的世界大戰對德國的影響,大致是歐洲大國難以存續的幾個主要原因。
法國,因為很早就建立起了中央集權制度,政治權力高度集中在國王手中,避免了諸侯的分裂。同時因為法國歷史上軍事實力較強,又有壹定的外交手腕,多次避免了因戰爭失敗而被削弱的命運。
比如拿破侖戰爭後法國外交大臣塔列朗就利用維也納和會列強矛盾保住了法國的大國地位,二戰後法國借助盟國預防德國東山再起,平衡蘇聯影響過大的大戰略也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另外,法國在大革命後就建立了以“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理念而非血緣和語言為基礎的國家認同模式,並且不斷地通過統壹的官方語言法語和全民義務教育來推廣這個模式。這讓布列塔尼人,阿爾薩斯人等少數族裔能夠融入法國,避免了民族分裂。
歷史上比法國面積更大的歐洲國家,像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和德意誌帝國等國家就沒有法國這麽幸運了,因為戰敗的原因,土地遭遇了巨大的損失。其他大國家要麽解體,要麽分離,要麽遭到強國的削弱,領土面積了自然就少了很多。
百度百科-法國
百度百科-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