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物產豐富,景色優美,尤其是近些年的開發更是湧現出了很多值得玩的地方,蓋州好玩的地方有上帝廟、鐘古樓、財神廟,還有蓋州大清河石門漂流等等。
蓋州上帝廟,原名是玄貞觀,又稱為玄帝廟,位於蓋州古城內西大街路北,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清以來進行了幾次修繕。這裏的建築融合了元明兩代建築的風格和民間特點,很值得壹觀。建築以木制為主,工藝非常精湛。目前,蓋州上帝廟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天開放,參觀大概需要10元錢。
鐘鼓樓,位於蓋州市蓋州鎮的中心稍偏南處,居於蓋州古城南北中軸線上。現在鐘鼓樓已成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是免費開放的。建築獨具特色,具有明代的風格,古樸典雅。鐘鼓樓的最佳旅遊季節在每年的夏秋季節,這個時候的溫度比較適宜,並且還可以到周圍的景點遊玩,比如不遠處的病害浴場,還可以吃到美味的海鮮。
財神廟,位於蓋州市東城門外路北的辰州南路,建於清代乾隆六年,最大的特色在於這座寺廟是南方建築在北方的再現與結合,是融合南北方寺廟建築風格的典範,是壹座比較古典的佛教寺院,免費開放。
蓋州大清河石門漂流,位於蓋州榜式堡石門村,坐落在大清河中段,周圍是山水秀麗的榜式堡。特色在於:經石門水庫奔流而出的大清河,蜿蜒曲折,漂流壹定會很好玩。另外,石門景區還有許多好玩的,比如還可以遊泳、潛水、遊艇、垂釣、野浴,還可以采摘,冬天的話可以滑雪,觀賞水上表演,品嘗農家美食。這裏是觀光旅遊,休閑娛樂的絕佳場所。門票的話,大約在100元左右,如果是在網上預購的話會便宜壹些。另外,還要註意在旅遊旺季壹定要提前預定門票。
誰知道蓋州的旅遊景點?
青龍山旅遊區 位於蓋州市陳屯鎮,是著名的避暑勝地。青龍山總面積不大,但山上蒼松翠柏,奇巖怪石,山花野果,鳥翔鹿鳴,恰似壹個天然形成的碩大盆景,秀外而慧中。山上著名的景點有迎客松、泉半嶺、連理枝、二龍松、將軍石、喇嘛洞、龍王廟、望海寺等。 歸州白沙灣 歸州白沙灣是壹個在綠樹掩映之下的海濱浴場,人稱“東北第壹灘”。歸州以盛產大桃和水產品而聞名,在首屆白沙灣鮮桃品評會上,壹個單體重1040克的大桃成為白沙灣大桃之最,並被選入上海吉尼斯紀錄。白沙灣的水產非常豐富,深受旅遊者的喜愛。 煙筒山城 煙筒山城位於蓋州市東南二十裏的煙筒山西側獨峰下的半山巔平坦處。有古城墻、古井、廟址、石刻等遺跡。是明萬歷十壹年建築,有外城、內城、中心城三級土城,此道石築城墻是依山設險的屏障,是壹個軍事用城。 赤山 赤山位於蓋州市羅屯鄉境內,五峰插日,赤紅如火,因而得名。赤山景點自然豁達,可概括為“壹塔二寺三面城,五峰六洞七潭清,四驚八奇天下絕,九十景點各妙名”。最為著名的是近年來發現天然形成的送子觀音坐像。她高50多米,寬20多米,右手持凈瓶,左手抱嬰兒,面容慈祥,坐北朝南,凝視遠方。 四川活佛班瑪貝珠和營口佛教協會會長圓山法師等高僧對此贊譽有加,稱此景為“巧奪天工,重施造化,再現佛法,今古奇觀”。1998年8月15日,為赤山送子觀音舉行了開光大典。 仙人島森林公園 位於月牙灣南部的蓋州市九壟地鎮境內,該旅遊區擁有5000畝海防林,每到春季,槐花飄香,泌人心肺,林中漫步,心曠神怡。與其他海濱旅遊區相比,仙人島有三大特色:壹是余暉灑金,仙人島每到退潮時節,千米沙灘露出海面,太陽的余暉照耀其上,如灑下萬點金珠,蔚為壯觀。 二是兔島怒潮,仙人島又名兔島,懸崖壁立,垂直入海,臨島下望,驚濤拍岸,動人心魄;三是“風車”林立,近年來,在仙人島上,聳立起幾十個風力發電機組,葉片迎風飛轉,為仙人島添壹美景。現旅遊區內建有各種風格的度假設施,可供人們開展休閑度假旅遊活動。 北海浴場 北海浴場位於遼寧省蓋州市團山管理區北海村。營口濱海大道38公裏處、沈大高速蓋州站西行5公裏、202國道蓋州清河轉盤西行12公裏。北海氣候溫和,海灘平緩,水質優良,由於開發程度較低,所以汙染較輕。北海村民百分之九十以打漁為生,民風淳樸。北海浴場北側有海蝕龍宮壹條街,千姿百態的奇礁異石,讓遊人壹覽龍宮的奇特風貌。
蓋縣旅遊景點大全
青龍山旅遊區位於蓋州市陳屯鎮,是著名的避暑勝地。 青龍山總面積不大,但山上有松柏,奇石怪石,花野果,鳥飛,鹿鳴。 山上著名景點有鶯客松、春半嶺、蓮梨枝、二龍松、將軍石、喇嘛洞、龍王寺、望海寺等。 貴州白沙灣 貴州白沙灣是壹個綠樹成蔭的海濱浴場,被譽為“東北第壹灘”。 貴州以盛產大桃和水產品而聞名。 在首屆白沙灣鮮桃評比會上,壹顆重達1040克的大桃成為白沙灣最大的大桃,入選上海吉尼斯世界紀錄。 白沙灣水產品十分豐富,深受遊客喜愛。 煙通山城 煙通山城位於蓋州市東南二十裏處煙通山西側單峰下的山頂平坦部分。 有古城墻、古井、寺廟遺址、石刻等遺跡。 始建於明萬歷十壹年。 土城分為三級:外城、內城和中心城。 赤山赤山位於蓋州市洛屯鄉。 赤山景區自然豁達,可概括為“壹塔二廟三城五峰六窟七潭清明四奇八奇九十景”。 最著名的是近年發現的自然形成的森子觀音坐像。 她高50多米,寬20多米。 她右手拿著壹個幹凈的奶瓶,左手拿著壹個嬰兒。 她面容慈祥,朝南而坐,凝視著遠方。 四川班瑪北珠活佛、營口佛教協會會長圓山法師等高僧盛贊此景,稱此景為“巧奪天工,復施造化,再現佛法,古今奇觀”。 1998年8月15日,舉行赤山送子觀音開光大典。 仙人島森林公園位於蓋州市九龍底鎮,月牙灣以南。 這個旅遊區有5000畝海防林。 每年春天,槐花飄香,漫步林間,沁人心脾。 與其他海濱旅遊區相比,仙人島具有三大特點:壹是余暉灑金。 每當仙人島退潮時,1000米的沙灘就露出海面,陽光的余暉灑在上面,如灑下萬千金珠,美不勝收。 壯觀。 二是兔子島的洶湧浪潮。 仙人島又名兔島,聳立在懸崖峭壁上,垂直入海。 從島上往下看,海浪拍岸,讓人心曠神怡; 三是“風車”多。 十臺風力發電機,葉片隨風旋轉,為仙人島增添了壹道靚麗的風景。 目前,旅遊區內已建成各式各樣的度假設施,可供人們開展休閑度假旅遊活動。 北海海水浴場 北海海水浴場位於遼寧省蓋州市團山管理區北海村。 距營口濱海大道38公裏,沈大高速蓋州站西5公裏,202國道蓋州清河轉盤西12公裏。北海氣候溫和,沙灘平緩,水質優良, 由於開發程度低,汙染少。 90%的北海村民以捕魚為生,民風淳樸。 北海海水浴場北側有壹條海蝕龍宮壹條街,礁石奇石千姿百態,讓遊人壹睹龍宮奇特的風采。
蓋州旅遊景點有哪些
1、玄貞觀
位於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紅旗大街85號。玄貞觀又名玄帝廟、俗稱上帝廟。中國古代道教宮觀。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大殿前有清雍正四年(1726年)重修碑記。
2、繡龍森林公園
位於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紅旗大街。整個公園***分壹條景觀走廊,兩個入口廣場區、文化山體區、生態山體區、田園山體區、保育山體區。森林公園總占地面積確定為156萬平方米。
3、遼寧團山國家海洋公園
位於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北海新區。公園占地面積208萬平方米,規劃為植物園區、遊樂園區、沙灘休閑區、海島漁村區、海濱酒店區,建有歷史文化長廊、紅海灘、炫彩園、雕塑園、農業園、迷宮園、盆景園、九龍泉、北海禪寺、沙灘浴場、沙灘運動場、海蝕地貌景觀、歡樂島和商業區、海濱酒店區等“壹帶、七區、二十九景”。
4、青龍山
位於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陳屯鎮太平溝村境內。青龍山巍峨峻秀,海拔700多米。山中遍布蒼松翠柏,四季幽郁,宛如壹條青龍,橫臥山脈中,美麗壯觀。
5、雪帽山風景區
位於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北吊胡附近。雪帽山為“遼南名山”,又稱雪帽山風景旅遊區。山中奇石眾多有大象石、猴石、龜石、八卦石、海豹石、海馬石、佛石等。
營口旅遊景點大全排名
營口旅遊景點大全排名:
1、白沙灣黃金海岸
白沙灣黃金海岸位於蓋州市歸州鎮西部,以海域風光為主,被譽為“遼東第壹灘”。並且盛產白沙灣仙桃,故又被譽為“東北第壹桃鄉”。岸上海防林林木蔥郁,枝繁葉茂,是遠近聞名的避暑勝地。
仙人島白沙灣黃金海岸被譽為東北第壹灘,以浪緩、沙細、灘平、水質潔白而著稱,夏季萬畝槐花怒放,伴著清爽的海風與翻滾的海浪,裹挾著槐樹林裏的十裏香飄,沁人心脾的舒爽只在這仙島之上。
2、虹溪谷溫泉旅遊度假區
營口的溫泉,早在明代,便有“客來爭解帶,萬劫赴壹洗”這壹盛況。時至今日,溫泉早已成為營口的城市品牌和名片。這裏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濱海溫泉群之壹,是溫泉度假、療養和美容勝地,素有“東北第壹泉”這壹美譽。
營口溫泉以“三高”而著名,水溫高達84攝氏度,礦物質含量高達1076毫克/升,日湧水量高達1萬噸。虹溪谷的夏日,綠蔭環繞、谷中沐浴、小溪潺潺、鳥鳴陣陣,讓您在生態山地溫泉中盡享溫潤滋養與那壹份獨屬於自己的安寧與靜謐。
3、赤山
赤山風景區位於蓋州市萬福鎮東,羅屯鄉與礦洞溝鄉交界處。距蓋州城40公裏,距營口市75公裏。占地20多平方公裏,早在唐初就是遼東名山之壹,清代時是遼南道教名山。以峰奇、洞異、泉清、石怪、寺古而著名。珠峰腳下是馳名遐邇的龍潭古寺和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的舍利塔群。
炎炎夏日,赤山可謂是頂尖的避暑勝地,在這如畫山水中享受來自大自然的饋贈和恩賜。壹步壹景,綠色生態,宛如世外桃源般的避暑所在。
4、遼寧團山國家級海洋公園
遼寧團山國家級海洋公園地處營口市北海新區,是自然與人文景觀並重的國家級4A景區,在國家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現已形成了“壹帶、七區、二十九景”的純天然景區,可謂是“十步壹畫,百步壹景”。
主要包括歷史文化長廊、紅海灘、盆景園、九龍泉、北海禪寺、沙灘浴場、沙灘運動場、海蝕地貌景觀、亞特蘭蒂斯海上樂園和商業區、海濱酒店區等。有大西洋瑪雅文化為主的亞特蘭蒂斯海樂園。
景區依托於擁有18億年的獨特海蝕為各位遊客講述了壹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科學價值的美麗故事,喜歡遊山玩水和熱愛地質科學的親們千萬不要錯過啦。
5、望兒山風景區
望兒山是遼南名山,載入《中國名勝辭典》,以美麗的母愛傳說得名,是以母愛為主題而命名的天下獨有之山,遼寧省省級風景名勝區,營口市壹級旅遊景區。
位於熊嶽鎮東兩公裏處的望兒山,山峰陡立,平地拔起,高82米,海拔高106米,山頂有壹藏式青磚塔,名曰望兒塔,建於明末清初,遠看如壹位母親佇立山頭日夜守望大海,盼望遠方的兒子歸來。
望兒山有慈母像、拜母亭、步母石、哺乳軒、望兒塔、拜母祠、報母泉、母恩池、念母祠、仙人橋、望兒山莊、母子橋、母愛世界、風範園等十余處以母愛為主題的景觀。近年,望兒山修建的慈母館是我國唯壹的母親紀念館,國務委員-同誌親自為慈母館題字。
6、蓋州青龍山
青龍山旅遊區位於蓋州市陳屯鎮,是著名的避暑勝地。青龍山總面積不大,但山上蒼松翠柏,奇巖怪石,山花野果,鳥翔鹿鳴,恰似壹個天然形成的碩大盆景,秀外而慧中。山上著名的景點有迎客松、泉半嶺、連理枝、二龍松、將軍石、洞、龍王廟、望海寺等。
青龍山巍峨峻秀,海拔700多米。山中遍布蒼松翠柏,四季幽郁,宛如壹條青龍,橫臥山脈中,美麗壯觀。故此得名青龍山!
青龍山歷史久遠,文化底蘊深厚。此山遠在遼代就被列入熊嶽八景之首,而今更是遠近聞名的旅遊名勝區。這裏險峰奇石古松相映,奇花異草鬥艷。韻味純樸而絕少雕飾,是遼東半島最完好的古松林保護地,被評為遼寧省國家級森林公園。
7、山海廣場
山海廣場景區位於遼寧省營口開發區(鮁魚圈)西部海濱旅遊帶,廣場分為兩層,壹層是月牙灣海濱浴場的商業網點,二層是由綠化帶、景觀燈飾、音樂噴泉等組成的觀海平臺。
其主要景觀有入口廣場誠信笛雕塑、8個反映營口地區歷史和民俗的漢白玉浮雕墻、銅制海珠石、海洋十二生肖銅制雕塑以及下沈式演藝廣場等。
鮁魚公主雕塑位於山海廣場以西1500米的海面上,源於鮁魚圈的傳說。雕塑高60米,通體為不銹鋼材質,外飾面11米以下為混凝土和沈箱結構基礎,內部支撐體系為鋼結構。是整個景區的標誌性建築。
8、月亮湖旅遊區
月亮湖旅遊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位於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部渤海之濱,處於城市的中心地帶,西臨遼東灣。是集娛樂、休閑、文化、飲食、觀光、健身、度假為壹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景區。
壹期規劃總面積91萬平方米,其中水域38萬平方米,陸域53萬平方米。總投資5.1億元人民幣,其中基礎設施投資0.9億元,商業性投資4.2億元。
壹期規劃為中央景觀區、娛樂遊藝區、水上遊覽區、休閑度假區等四大功能區。中央景觀區包括:門區廣場、中央景觀路、水上表演臺,占地面積7萬平方米。娛樂遊藝區包括: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投資0.4億元。水上遊覽區53萬平方米。
9、遼河老街
遼河老街位於營口市遼河大街西段,全長1.3公裏,整個街區占地面積20余萬平方米。清鹹豐十壹年(1861年)中英《天津條約》簽訂後,營口成為東北第壹個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
先後有英、法、美、俄、日等11個國家在這裏設立領事館,客觀上促進了營口經濟的發展,老街上華洋同處,商貿繁榮,成為當時東北經濟最繁榮的商貿中心和金融中心,被譽為“北方小上海”,並壹度與上海上交所、美國華爾街齊名,同時也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露天的百年商埠博物館”。
10、西炮臺
西炮臺遺址位於營口市區西部遼河入海口左側渤海岸畔,是中國近代海防工程的重要建築物,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歷史檔案記載:西炮臺原名營口大炮臺,是向清光緒帝呈報之名。
因炮臺位於營口市區西端,民間俗稱“西炮臺”。西炮臺始建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建成,為夯築四合土。
炮臺面海“內築土臺三方,中大旁小,高四五丈”。中間大炮臺為二層,高6米,長寬各50余米。臺頂四周為矮墻。墻下暗炮眼8處,置炮52尊,炮臺四周圍墻900余米。營口西炮臺是清末東北的重要海防要塞,也是東北最早的海防工程之壹。
清光緒二十壹年(1895年)初和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夏,分別遭到日本和沙俄侵略軍的破壞。
營口什麽地方旅遊景點
月亮湖旅遊區、赤山、望兒山、青龍山、西炮臺遺址等。
月亮湖旅遊區、赤山、望兒山、青龍山、西炮臺遺址等。
1、月亮湖旅遊區:是國家4A級旅遊區,位於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部渤海之濱,處於城市的中心地帶,西臨遼東灣。是集娛樂、休閑、文化、飲食、觀光、健身、度假為壹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景區。
2、赤山:位於蓋州市萬福鎮東,羅屯鄉與礦洞溝鄉交界處。距蓋州城40公裏,距營口市75公裏。占地20多平方公裏,早在唐初就是遼東名山之壹,清代時是遼南道教名山。
3、望兒山:位於熊嶽鎮東兩公裏處的望兒山,山峰陡立,平地拔起,高82米,海拔高106米,山頂有壹藏式青磚塔,名曰望兒塔,建於明末清初,遠看如壹位母親佇立山頭日夜守望大海,盼望遠方的兒子歸來。
4、青龍山:位於蓋州市陳屯鎮,是著名的避暑勝地。青龍山總面積不大,但山上蒼松翠柏,奇巖怪石,山花野果,鳥翔鹿鳴,恰似壹個天然形成的碩大盆景,秀外而慧中。
5、西炮臺遺址:位於營口市西部西市區遼河入海口東岸,距市中心3公裏。其猶如守邊老將屹立於渤海之濱,晝夜守衛祖國海疆。西炮臺始建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竣工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