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青海美食有哪些

青海美食有哪些

青海的美食包括夾沙牛肉、釀皮、焜鍋饃饃、發菜蒸蛋、酥油糌粑、拉條、尕面片、甜醅、安多面片、大塊煮羊肉。

1、在2000年杭州舉辦的中國.杭州首屆美食節上,西寧選送了311個具有高原風味品種的菜肴,金牌總數全國第壹,把雞蛋黃白分離做成“黃金白銀烏絲糕”(發菜蒸蛋),也能用雞蛋把牛肉先裹後炸,做成不似牛肉通體金黃的夾沙牛肉。

2、釀皮是青海地方風味較濃的傳統小吃。在西寧和農業區各城鎮出售釀皮的攤販到處可見。釀皮除有“蒸釀皮外”,還有“餾釀皮”。餾的釀皮,金色發亮,薄細柔脆;而蒸的釀皮,色褐沈著,渾厚肥大,兩者色形各異,而味道基本壹致。釀皮雖是小吃,但可作主食充饑解餓,也可當菜肴,充當下酒冷盤。冷熱均宜,四季可食。

3、焜鍋饃饃是在金屬的焜鍋模具中烤制而成,故群眾習稱“焜鍋”。焜鍋是在普通發面裏卷進菜油,抹上紅曲、姜黃、香豆粉等民間食用色素,再層層疊疊地卷成紅、黃、綠各色交織的面團(藏、回族同胞在和面時,有時摻進雞蛋和牛奶),揉成和焜鍋形狀大小相同的圓柱狀,放入焜鍋內,埋在用麥草為燃料的竈膛或炕洞內的火灰裏。焜鍋壁較厚,傳熱緩慢,麥草燃料火力均勻,熱度適中,半個小時後即可出鍋。烙出的焜鍋饃饃,外脆內軟,綻開如花,色彩鮮麗,異香撲鼻。它的特點是省時,省事,制作單間,松脆好吃,攜帶方便,經久耐貯。

4、青海高原盛產發菜。發菜細如絲,柔如棉。此菜是西寧的特色名菜。制作方法如下:先將雞蛋清和雞蛋黃分離,攪均蛋清,加入鹽、姜、花椒粉等佐料,作為襯底;後在蛋清上面放發菜,上籠蒸片刻,待蛋白和發菜初凝成形,再倒入攪均的蛋黃蒸至熟透為止;取出,切成方塊或菱形,反過來碼入盤中,澆上內含木耳、黃花、筍片、香菜末、團粉少許的雞湯或肉湯,滴幾滴香油即可上桌。

5、酥油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壹。“糌粑”是炒面的藏語譯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壹定會給妳雙手端來噴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黃的酥油和奶黃的“曲拉”(幹酪素)、糖疊疊層層擺滿桌。酥油是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奶油,糌粑是將青稞炒熟後,用手磨磨成的粉。吃酥油糌粑時先倒奶茶小半碗,再放入酥油、炒面、曲拉、糖,在碗中用手指拌勻,並捏成小團食用,它具有酥油的芬芳,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潤。營養豐富,發熱量大,充饑禦寒。

6、拉條在青海是各族人民待客面食中的壹種。接待親朋好友吃壹頓拉條,配上較為豐盛的調味菜肴,表示對客人的十分的尊重。青海的回、漢人民在制作拉條時,和面、揉面過程具有獨特的技巧。漢族人民在做拉條和好面分條時,在面條上抹菜油,以防粘連;而回族人民制作的拉面,可以不用壹滴菜油。人們在調粉時放些鹽或堿水,把面粉團拌來揉去,直到軟硬適中,彈性很大,可塑性極強時,然後手輕力勻,反復拉扯四五次,不斷壹根,成為寬細、圓扁不同的勻稱面條。而且每次拉出的壹把,入鍋撈出,恰好壹碗。圓柱形的叫“雞腸子”,扁狀的稱“韭菜葉”,入口柔軟光滑,韌而不斷。家常吃時,調以炸醬,並拌調油潑辣椒、蒜泥、醋等,吃起來非常可口。

7、尕面片是青海人面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獨特的家常飯。這種面片不是用搟面杖搟出來的,而是用手揪出來的。尕面片,又叫面片子。將揉好的軟面先切成粗條,叫“面基基”。然後用潮毛巾蓋上片刻(此時稱“回面”)。“回”好後,拿入手中,用手指捏扁、揪斷,每個有手指寬,投入沸水中,煮熟可食。由於面片小,故叫“尕面片”。

8、甜醅,是青海漢、藏、回、土、撒拉等族人民喜歡的壹種傳統甜食。甜溢酒香,味美可口,多以玉麥(即蓧麥)、青稞之類為原料。原料易得,釀造方便,既可調節飲食,又可以供賓客,頗為群眾喜愛。有句民諺說:“給嘴解饞,甜醅當先”。甜醅的來歷,跟青海漢、藏、土、人民釀造酩酒有密聯系,它和酩酒可算是同源異流。只是酒曲不同罷了。酒醅也是甜的,酒味較濃,唐朝時就拿它待賓客。杜甫、《客至》詩中說“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舊醅,便是酒醅。釀造甜醅,原料以玉麥為上乘,因玉麥質細無厚皮。嚼食無渣。青稞次之,但須脫皮。酵母為甜醅曲,用米制成,青海民間叫“藥蛋”或“甜曲”。

9、“安多”是藏語,指青海、甘肅、四川西北部藏族聚居地區。這壹地區的藏族,喜歡吃壹種做法簡便而又香綿可口的面食,即安多面片。制法:面粉加溫水揉成團,比搟面條的面揉得軟壹點,再用刀將面切成4寸長的厚塊。擺整齊,表面塗少許食油,再用幹凈濕布蓋上備用。煮面片湯將羊肉切的鹽,再加水,燒開成肉湯。將備好的面取壹條在案板上壓成扁長形,然後慢慢地抻,抻得長長的繞在左手腕上,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掐住壹端,用右手壹小塊壹小塊地拉斷投往肉湯鍋裏,不壹會兒香熱的面片就起鍋了。愛吃辣的放點辣椒,愛吃酸的加點香醋。特點:口味隨人意,香辣酸綿,暖脾開胃。

10、青海人煮大塊羊肉堪稱壹絕。熟嫩,好嚼,油而不膩,作料不多,香味十足。家中逢有喜事和有貴客登門,主人必以大塊肉款待,透示著對客人的敬重。大塊羊肉的制作:先將羊肉(帶骨)剁成拳頭般大,丟進涼水鍋,加煤或柴禾,用旺火煮沸。不壹會。鍋面上漂起壹層血沫,人們不停地用鐵勺將之潷去。待大火滾沸半個時辰後,改用文火慢燉。此時,又漂起壹層渣滓,再用勺子潷去。1小時後,肉已見熟,香味四溢,主婦舀壹勺鹹鹽水添進鍋裏(添多少鹹鹽水,全靠經驗,從不品嘗,也不第二次再添),鹹淡恰好。煮肉時,僅用鹽作調料,而不放其他佐料。

11、青海省位於祖國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因境內有國內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簡稱“青”。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被稱為“江河源頭”,又稱“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之美譽。青海省地理位置介於東經89°35′至103°04′,北緯31°36′至39°19′之間,全省東西長1200多公裏,南北寬800多公裏,總面積72.23萬平方公裏,占全國總面積的十三分之壹,面積排在新疆、西藏、內蒙古之後,列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第四位。青海北部和東部同甘肅省相接,西北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鄰,南部和西南部與西藏自治區毗連,東南部與四川省接壤,是聯結西藏、新疆與內地的紐帶。青海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