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面對美食,為什麽我們沒法控制自己

面對美食,為什麽我們沒法控制自己

《妳的身體,是壹切美好的開始》這本書是由美國著名女演員卡梅隆·迪亞茨和暢銷書作家桑德拉·巴克所寫。作者將她在20年來的健康之旅中得到的建議、提示、技巧和有用的科學,與女性朋友們分享。她想讓女士們明白,變健康永遠比變瘦更重要。我們的身體永遠是我們所能擁有的最好也是最重要的有形之物,只有了解她、接受她、呵護她,才能真正擁有自信、遇見美好。

面對美食,為什麽大多數人無法控制自己?

①『區別』

面對食物時,很多人不理解兩個詞的區別。

這兩個詞是:饑餓和食欲。

饑餓是生理性的,是由身體本能發出的信號。

食欲是非理性的,是大腦發出的迷惑信號。

它倆的區別是,饑餓關註的是營養。饑餓意味著身體在告訴妳需要補充能量和各種營養元素了;而食欲關註的是味道。如果壹個東西看起來色香味俱佳,但就是沒營養,那妳也想吃掉它。

掌管饑餓的是胃;掌管食欲的則是大腦。

雖然大腦是壹個“耗能大戶”。我們攝入的全部能量中,有20%要供給大腦。

但是,它對能量和營養是沒有概念的,它只對好不好吃有概念。明確這個概念的是大腦控制下的味覺和嗅覺。

那些經過高度加工的、含糖豐富的、脂肪密集的、鹹淡適宜的食物,刺激了我們的神經元,促使我們的大腦釋放出多巴胺和各種化學物質。這些物質,讓我們感覺非常棒。

如果壹個人意誌力差壹點,那麽他會在美食面前失去自我控制,進而暴飲暴食,陷入肥胖問題。

②『習慣』

這個過程是怎麽形成的呢?

答案是:習慣。

從成癮機制角度講,習慣是由三個階段組成的,分別是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

比如,壹則廣告是這樣的。壹個年輕人,晚上下班回家後,拖著疲憊的身體,感覺非常辛苦。這時候他打開了零食、飲料或者什麽加工食品,當他把那個東西放入嘴裏的壹剎那,整個世界變了。他又變得生龍活虎起來。

下班回家吃那個品牌的零食就是壹種暗示;經常吃、重復吃,就是讓用戶形成慣常行為;生活變得有滋味了,就是壹種獎賞。即便這種獎賞是大腦虛構出來的。因為吃那個東西,不能讓妳升職加薪,不能讓妳前途似錦,甚至不能讓妳身體健康。妳得到的,可能只是那壹刻的歡愉。

但久而久之,我們大腦中的神經元系統,被徹底激活了。這些連鎖事件就會形成習慣。

③『關鍵』

不管是為了減肥,還是為了讓自己更健康,我們控制飲食的關鍵是什麽?

理解饑餓和食欲的區別。

在餓的時候,吃健康的食物是滿足生理需求。

在任何時候,都想吃美味的食物,是食欲的驅使。

所以,想要讓身體更健康,作者提供的策略是:選擇壹個新習慣。

比如,她就有塗防曬霜的習慣。雖然她從小在陽光下長大,但她以前並不是每天都塗抹防曬霜。

後來她了解到,陽光會損傷我們的皮膚,而且這個過程既迅速,又不可逆時,她就開始關註保護自己的方法了。

類似的習慣她有很多。但都是她有意識選擇的結果。

到肥胖這個問題也壹樣。

過去的飲食方式造就了現在的妳。所以,妳要有意識地給自己建立壹個新習慣。還是按照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的邏輯來。

妳要提示自己新鮮的蔬菜水果對身體有好處,即便它們吃起來可能味道不佳;加工的、保質期很長的零食,只是吃了壹個味道而已,本身沒有任何營養價值。肉類要有限攝入,因為我們壹天需要的、能吸收消化的肉是有限的,吃多了只能堆積成脂肪等等。

提示完自己之後,然後就是把它形成慣常行為,直到自己不需要提示,就會照著做為止。

至於獎賞,越來越健康的身體、越來越清晰的大腦、越來越充沛的精力,就是最好的獎賞。

總結壹下,妳的身體,是壹切美好的開始。可是,妳的身體也是最受忽視的部分。不管身體有任何不適,妳都要先問問自己,妳有好好對待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