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角鯨
由於喜歡吃深海居住的大比目魚,獨角鯨擅長潛水。萊德的丹麥同事馬德斯·約根森於上世紀90年代首創給獨角鯨安裝追蹤器的技術,他的跟蹤器經常在深海由於無法承受高壓破裂。鯨類有著可以壓縮的胸腔,根據跟蹤器的記載,它們可以潛到1800米深處。
作為受保護的北極物種,獨角鯨是群居動物,主要生活在大西洋的北端和北冰洋海域,在格陵蘭海也發現少量的獨角鯨。因紐特人喜歡獵取獨角鯨的長牙、肉和皮。科學家早就知道,獨角鯨可以在海裏以近乎垂直的角度下潛大約900米,而且每天多次重復這樣的動作,絕對稱得上是潛水高手。
獨角鯨常是雌雄和幼鯨壹起活動。從數頭到十幾頭不等,有時也有數百乃至數千頭壹
壹角鯨
起的大群。每年當冰雪消融以後,壹角鯨會成群結隊進入海灣覓食、交尾、嬉戲。也正是此刻,它們往往要遭到當地人的捕獵。
獨角鯨的命運和冰息息相關。最南邊,科學家曾在英國諾克福發現獨角鯨的化石,它們大約生活在5萬年前,地球還處於上個冰川期,北極冰蓋向南延伸到不列顛島。冰可以把獨角鯨和它們的天敵逆戟鯨分隔開來。逆戟鯨有時會襲擊小獨角鯨。它們長著高高的背鰭,無法進入凍結的海域。萊德說,更重要的是,在冰塊下,獨角鯨能獨自享用它們的美食———大比目魚,也許因為這樣,它們壹到冬天就開始瘋狂進食。
壹角鯨喜歡群居,通常是5~20只為壹群,性情溫順,以魚類為食。壹角鯨體長4~5米,重900~1600公斤,腹面幾乎呈白色,背面黑色,並點綴著稀疏的藍灰和黑色斑點。在生殖方式上屬壹雄多雌,每年當冰雪融化之時,成群結隊的壹角鯨便開始覓食,在海中嬉戲交尾。但壹角鯨的繁殖率極低,每3年才產壹獨生仔,孕期15個月左右,哺乳期長達20個月。剛出生的仔鯨體長約1.6米,僅重80公斤,待哺乳期期滿時,才自謀生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