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言壹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往往傷人最深的,永遠是語言,語言可以有溫度,讓冬天溫暖如火,語言也可以讓六月寒如冰。
喬任梁去世5年了,喬任梁的去世最傷心的就是他的父母,可是沒想到他的媽媽最近又出事了,遭到了部分網友的網暴。
說說我的看法:我覺得在虛擬網絡世界中,不管壹個人做什麽都會出現壹些不好的聲音,很多人都是雙重標準,對自己用低標準,而對他人卻用高標準。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勸誡別人節哀順變,生活還是要繼續,相信去世的人最希望的是看到活著能開開心心幸福的生活著。
而在網絡世界卻往往相反,網絡世界裏人們用極高的標準去要求他人,所看到的信息都有太過片面,太過主觀。
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失去親人之痛。每當想起都是無盡的懊惱,無盡的心痛,又有多少人能從喪失親人這種疼痛之中走出來。
喬任梁的父母好不容易開始面對生活,開始分享自己的生活,分享美食,可是鍵盤俠們卻坐不住了,難道逝者已逝,活著的人要壹輩子沈浸在悲傷痛苦中嗎?我想喬任梁那麽愛自己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從喪子之痛走出來,開開心心的生活。
也請鍵盤俠們留點口德,不要讓自己的言語變成壹把把利刃,插在他人的心間。
未經歷者,很難想象在每壹次團圓的日子裏,別人家都是熱熱鬧鬧的過節,失獨老人的家庭冷冷清清的,每壹年孩子的生日、忌日,對於失獨老人是怎麽樣的壹種折磨?
每壹次在聽到別人叫“爸爸”,“媽媽”的時候,失獨老人又會多麽的難過。
子女離開了誰都想要好好活著,可是心裏的那種陰影,又有多少人能夠走得出來,多少人能夠跨過心裏的那道坎。
喬任梁的父母好不容易開始面對生活,可是又遭受到網暴,鍵盤俠有沒有想過,那些留言有可能會讓他們繼續回到痛苦之中,讓他們也得抑郁癥,難道就希望他們永遠活在痛苦陰影之中嗎?
事情的經過喬任梁去世三年之後喬媽在某個平臺開了壹個賬戶,在這個賬戶裏面,喬媽發了很多想念自己兒子的內容。在這些內容裏面,我們可以看到失獨老人的脆弱,也可以看到他們對孩子的想念。
喬媽似乎也想開了壹些,在她發的內容之中,開始變得積極,喬媽會和粉絲們壹起分享生活的日常,也會烹飪美食。
喬媽也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喬媽接手了兒子生前經營的品牌,這個品牌代表了喬任梁的精神,對於的父母來說,也是兒子的延續。
這就是壹個簡簡單單的願望,壹個心靈的寄托。可是在鍵盤俠的眼裏,變成了“人血饅頭”。
而對於他們每次的分享,有網友在下面留言:“妳還吃得下去,妳兒子都死了。”
還有網友去抨擊巧媽的長相:眼睛瞪得大大的,像壹個巫婆。
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去了解真相,為什麽喬媽的眼睛會瞪得那麽大?這是因為她之前生病了,所以才導致眼睛瞪得大大的。
為了這件事情,喬媽錄制視頻解釋,並且誠懇的道歉。實在不明白她到底做錯了什麽。
語言是用來交流,不是用來傷人網絡是虛擬的,就因為網絡是虛擬的,大家都不知道對方是誰,所以很多人在現實的社會中是壹個謙謙君子,可是在網絡世界卻完全變了壹個人,將自己最惡毒的壹面展現了出來,就因網絡世界成本非常的低,顧慮大的問題就比較少了,所以他們可以非常好的展現自己惡的壹面。
很多人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指責他人,抨擊他人。有人說過:社交網絡上從來不乏“聖人”的存在。壹邊用聖人的標準衡量他人,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
很多人說自己心直口快,為人坦率,但這並不是亂說話的理由,壹個人說話最起碼要尊重他人。
壹句話可以溫暖人心,壹句話也可以讓人萬箭穿心,語言是這個世界上最狠的利器,它傷人不見血,它害人不用刀,管住自己的嘴,千萬不要讓語言成為傷人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