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步 飲食控制,從口味開始。食物變清淡。食欲自然會降低。飲食也變得更健康。
第二步 飲食控制,改變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比如說雞蛋蔬菜面裏面的面少壹點,菜多壹點。維持壹周把胃縮小。
第三步 改善睡眠時間。夜晚的饑餓感通常在飯後6個小時左右達到高潮。不吃夜宵的唯壹壹個辦法就是,保證自己在晚飯後第5個小時左右上床睡著。比如7點的晚飯最遲12點就得收拾完睡覺 不然的話妳會滿腦子都是夜宵
(如果實在是餓醒了:建議提前準備壹些蒸好的小土豆或者芋頭。再喝壹杯熱牛奶。?註意絕對不能吃燒烤之類味道豐富的食物)
第四步 擴大交友圈。讓宅在家的自己多報名參加壹些小團體。比如各種愛好活動的團體補習班。或者學英語,學潛水等等。用腦和社交也是壹種非常非常消耗卡路裏的行為。沈迷於此的人會在極短時間內瘦下來。
第五步 飯後百步走。每周2次以上在無壓力的情況下運動。先從逛街開始也可。比如計劃性的逛完所有網紅拍照景點。收集到朋友圈。也是讓身體動起來的潛移默化的行為。
第六步 控制完食欲以後,可以和別人壹起吃飯,壹邊主動聊天壹邊吃飯。可以讓妳在面對美食時更有控制力。
減脂和減重兩個指標彼此交叉,不能輕易混為壹談。以我為例,我常年體脂17%左右,體重目前維持在80公斤左右,我可以很輕松的把體脂降到14%,而保持體重不變。
減脂控制的是體脂比,減掉的是脂肪,這個其實是健美運動中壹個術語,目的是通過減脂後薄薄的脂肪層,更好的展露肌肉形態和賁張的血管,前些年因為健身房運動的普及而被普通人掛在嘴邊了。
而減肥,則是指減掉肥胖的體重,通常指那些體重超標的胖人。實際生活中,很多人分不清壯與胖的差異,呵呵。
從提主的描述來看,我猜提主是認為體脂=傳統的減肥=降體重 了。
減重的話,先測試壹下妳的體重是否在標準範圍內,男生身高-100,女生身高-110,單位是公斤。經常健身的人會超重,比如我的身高是175,標準體重是75公斤,我的實際體重是80公斤。
不經常健身的人的減肥降體重,初期速度肯定會快,然後不同體質的人對運動的接受程度也不壹樣。比如我就見過不下十個能在商務跑臺上跑5000的胖子,其中壹個能跑壹萬,沒錯,能跑壹萬米的胖子,他不經常跑壹萬,但是有能跑壹萬的體能。
多說壹句,這個胖子跑步配速很快,我給他調整的方式是把配速降了,嘿嘿,效果明顯。
如果非要硬生生的劃定壹個所謂科學的標準,那我寧願給壹個安全的標準:每周體重下降1公斤左右,每個月體重變化在4公斤以內,時間以三個月內為好,超過三個月後,單月體重幅度要縮小,全年體重變化在12公斤左右是非常靠譜的。不縮小的話算壹下,能保持住的話,全年體重變化在40公斤,就是80斤,如果體重超標不是太嚴重,那就是數據太強大了。
壹年降30多公斤的有很多,但是那個需要毅力,還需要科學的運動方式和飲食指導,否則減重是以犧牲健康為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