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國人特別愛吃雞,各地有許多雞的做法,但無論妳口味如何刁鉆都無法抵擋綠皮車上濃香、脫骨、肥皮嫩肉的燒雞的“誘惑”。
記得小時候,有壹回出遠門,有幸在火車上吃燒雞。
擁擠的列車上,我和母親看著行李,父親買回來壹只油紙包的燒雞。父親撕下壹大塊雞腿遞到我手裏,凝結成肉凍狀的湯汁顫悠悠地掛在上面,咬上壹口,酥爛細嫩,醇厚的油香在口腔裏縈繞,那味道,至今都忘不了。
鐵路上壹***有四種燒雞家喻戶曉,分別是德州扒雞、道口燒雞、溝幫子熏雞和符離集燒雞,被稱為中國“四大名雞”。 (年代久遠,臺臺已經不記得小時候吃得到底是哪裏的燒雞)
它們與火車和鐵路線有壹種微妙的***振。乘客從泛著油香的雞上獲得壹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燒雞跟隨鐵路的發展名揚四海。
“中國四大名雞”與鐵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山東德州連接著津浦鐵路 (今京滬鐵路) 和石德鐵路 (石家莊-德州 ),遼寧錦州溝幫子位於沈山鐵路 (沈陽—山海關) 、溝海鐵路(溝幫子—海城)的交匯處。安徽符離集是京滬鐵路的重要樞紐,河南安陽道口連接著京廣鐵路和道清鐵路 (道口—清化) ,它們都是鐵路線上的交通交匯處。
動輒十幾個小時的路途中,德州、道口、溝幫子和符離集這些車站前後幾乎沒有可以用餐的站點。燒雞滋味香濃便於攜帶,成了鐵路 美食 中最受歡迎的選擇。
以德州為例,當列車駛入德州站,就能看到許多小販拿著籃子推著小車,跟著火車奔跑。當列車停穩,小販們熟練地打開車窗 (最早,綠皮車的車窗是可以從外部打開的) 舉起籃子或者燒雞大聲叫賣。
車窗前擠滿了人,拿著票子直往窗外伸,生怕自己搶不到壹只燒雞。
那個年代,能在綠皮車上吃壹只燒雞,是壹種身份的象征。在月平均工資178元的1990年,壹只燒雞就要花費10塊錢,吃燒雞的行為與“炫富”基本沒什麽差別。
同乘的人會似有似無地瞟向妳,看著妳壹層層打開被雞油湯水浸濕的油紙包。濃烈的肉香霸道地穿過擁擠的車廂,沒買燒雞的人努力地聳動鼻尖,只為多聞些燒雞的味兒。
燒雞最好的吃法是撕著吃,徒手撕下壹塊帶著油香的雞肉送進口中細細咀嚼。此時再配上壹口白酒,辛辣刺激,喝上壹口發出“哈”的聲響。仔細聽還能聽見隔壁小孩兒在吞口水。 (不行了,我饞了!)
01丨德州扒雞
從知名度上說山東的德州扒雞是“四大名雞”之首。
扒雞要先炸後鹵,“扒”這壹字主要是火候,壹只講究的德州扒雞,要小火燜煮6-8小時才行。
火候到位的德州扒雞,顏色呈現焦黃色,輕輕壹碰就骨肉分離,連骨頭都是酥的,吃起來別提多方便了。臺臺拿著雞腿拍照時,壹個不小心雞腿的骨頭就碎了。 (嚇得臺臺趕緊用手接住,往嘴裏塞)
咬壹口扒雞,皮肥肉嫩、油潤充盈,用舌尖壹壓,雞肉就被碾碎,鹹滋滋的味道透出來,好吃到開心得搖起來。
扒雞的味道略鹹,灌壹口冰涼的啤酒,沖淡口中的鹹鮮,咂咂嘴,腦子還沒反應過來手已經朝著扒雞伸去了。
怪不得老舍先生會在《不遠千裏而來》中寫到“到了德州……王先生開開壹條血路,直奔燒雞而去……不吃燒雞,何以為人?” (腦子裏有畫面了)
02丨符離集燒雞
安徽的符離集燒雞是從德州扒雞發展而來,口感和手感與德州扒雞十分類似。
從個頭上看,同樣是燒雞,符離集燒雞的個頭要比道口燒雞小上不少。沒有道口燒雞的粗礦感,多了壹絲小巧玲瓏的氣質。
符離集燒雞采用的是先炸後鹵的制作工藝。與扒雞不同的是,在炸之前要先澆上壹層糖稀,再放入80 至90 的油鍋中炸至黃紅色。最後在鍋中燜煮2-3小時就能完成。
這樣做出來的燒雞,雞皮油香,雞肉細嫩,輕輕壹抖骨肉分離。燜煮的時間較短,雞肉已經酥軟得不像話,味香肉爛,爛而連絲,不用擔心下手太重弄碎了骨頭。鮮味醇厚的雞肉比扒雞少了壹分鹹鮮,多了壹絲清甜,壹口接壹口實在是停不下來。
03丨溝幫子熏雞
溝幫子位於遼寧錦州,這裏的熏雞從清光緒二十五年 (1899年) 至今已有百年 歷史 。
熏雞與其他“名雞”最大的不同是在燒熟後有“熏”的步驟。壹打開包裝,濃郁的煙熏味就透了出來。臺臺仔仔細細聞了壹遍,除了木頭的香氣,還有枯柴草的氣味。 (燒土竈用的那種柴草)
查閱資料才知道,溝幫子熏雞在燉煮完成後要趁熱熏烤。刷壹層油,放入有篦子的大鍋中,鍋底燒紅放入白糖,蓋嚴熏制,如此反復2次熏雞就完成了。
經過熏制的雞,呈現出漂亮的棗紅色。拿起壹個大雞腿,入口是微微的焦香,回味淡淡的甜味,口感外焦裏嫩,就連肉上都有煙熏而成的棗紅色。
上鍋蒸幾分鐘再撕開,雞皮變得緊實有彈性,肉質細膩入口微鹹但是卻透著濃香,而且越嚼越油,越嚼越香,每壹口都是享受。 (編輯部普遍覺得熏雞最好吃)
04丨道口燒雞
道口燒雞來自於河南安陽滑縣的道口鎮,這裏素有燒雞之鄉的美譽。
臺臺買到手的道口燒雞,至今還保留著油紙包裹、草繩制結的包裝。拆開袋子就能聞到壹股濃郁的油香,黃亮亮的雞皮好像再說:“快來吃我呀!”還沒拍照就忍不住想吃了。 (臺臺發現道口燒雞的個頭著實不小,是四只雞中個頭最大的)
道口燒雞制作的秘訣在於蜂蜜水和老湯。正宗的道口燒雞要用清油炸雞,炸雞前要塗抹蜂蜜水,蜂蜜水的比例也很有講究,水占60%,蜜占40%。蜂蜜水可以使雞的表皮保持酥嫩有韌勁,同時還能擁有漂亮的金黃色。
炸好的雞放入陳年老湯中,加入陳皮、豆蔻、砂仁、白芷等8種香料,小火慢鹵上4個小時才算完成。
雞肉經過燉煮,成了漂亮的紅黃色,每壹塊肉都吸收了香料的味道,形成壹股異香,這種獨特的風味在別的燒雞身上可看不到。
撕下壹塊肉咬上壹口,雞皮沒有多余的油脂,透光有韌勁,雞肉緊實彈牙,鹹香混著香料味在口中綻放,臺臺甚至吃出了壹點鹽焗雞的味道。 (道口燒雞的香料味出奇地重,如果妳不能接受香料味,謹慎嘗試哦~)
05丨上饒雞腿
說起火車上的雞,臺臺的朋友驕傲地告訴我“北有德州扒雞,南有上饒雞腿”。與“四大名雞”壹樣,江西的上饒雞腿是只有在上饒站才能買到的鐵路 美食 。
上饒雞腿的生產工藝極其復雜,包括鹵制、烘烤、入味、篩選等諸多環節,通常完成制作需36小時以上。
編輯部的小夥伴說,上大學每次路過上饒站都會看到站臺上有賣雞腿,壹直不敢嘗試。有壹回實在是餓了,就去站臺買了壹個吃,撕開咬了壹口,瞬間眼睛都亮了。這雞腿好吃得驚為天人 (沒誇張,是原話) ,鮮香入味有嚼勁,鹹辣適宜,越吃越過癮,越吃越想吃。
之後每次坐火車只要會路過上饒,都會提前定好鬧鐘,生怕自己不小心睡過去沒買到上饒雞腿。
小時候,火車的每壹次停站,都是壹次見識異鄉風物的機會。
如今隨著車站管理愈加規範,方便食品的種類越來越多,通過鐵路而聞名的地方物產,逐漸在我們的視野中消失,可那些關於美味的記憶卻永遠都不會逝去。
妳喜歡在火車上吃什麽?妳最喜歡的鐵路 美食 是什麽?趕緊在評論區告訴臺臺吧!
文 | 阿團
圖 | 鐘珩
部分圖源:映畫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