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我選擇,看別人吃。
今天想吃火鍋了、明天想吃烤肉了,就直接在視頻網站裏壹搜,看別人把幾十份肉壹股腦的塞進胃裏,心裏的渴望也就減弱幾分,遂安然睡去。
吃播不分國界。因為人對高熱量食物有著沖動的本能,所以即使妳完全不懂對方的語言,也依然可以在吞咽和咀嚼之中體會那種發自內心的快樂。
但是久而久之,吃播視頻同質化越來越嚴重,觀眾也不再滿足於原來的壹頓飯、壹杯茶,食物太少,播壹個小時就沒東西可吃了。
那麽,有沒有壹種辦法可以讓自己的觀眾們可以習慣性地打開視頻,就可以看到喜歡的主播在吃飯呢?
於是,大胃王吃播就應運而生了。
比如這位在B站擁有7萬+粉絲的韓國up主“奔馳小哥”,他看起來白白瘦瘦、彬彬有禮,每天都笑瞇瞇地對妳說敬語,好像是妳隔壁那個天天吃半碗米飯就飽了的長
說到大胃王,那就不能不提日本的木下佑香了,光是在Youtube上有500多萬關註。
和木下比起來,奔馳小哥的食物就顯得不值壹提了,如果妳看過她的吃播,壹定會懷疑視頻的真實性,因為她作為壹個瘦小的女生,食量實在是太恐怖了。
比如她可以壹次性吃下十人份的巨型披薩:
還會在發視頻的時候清晰地標註出這壹餐飯的熱量:
放眼美國,吃得比木下和奔馳小哥多的更是大有人在,比如這位Matt Stonie,他能壹口氣吃下堆成山壹樣的薯條:
把薯條全部吃完之後,Matt的意識已經有點迷離了:
有壹次,他甚至壹口氣吃下了14000卡路裏的糖豆:
14000千卡是什麽概念呢?壹瓶500ml的可樂是215千卡,得慢跑4公裏才能消耗掉這麽多熱量,Matt吃掉了14000千卡的糖,減去2000卡基礎代謝,他還得跑223公裏才能消耗掉。
差不多得從北京和天津跑壹個來回才能抵消。
雖然大胃王們的胃囊有著超出常人的延展能力,但是他們的消化系統並沒有什麽神奇功效。
攝入大於消耗等於長胖,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所以為了保證自己的體型以及高血脂這樣肥胖帶來的疾病,大部分大胃王必須在直播之後立刻催吐,這樣就不用把食物的養分全部吸收了。
所以很多主播的虎口處,都有壹個扣嗓子眼被牙磨出來的小小傷口。
△ 剛剛出道的木下是這樣的
△ 現在的木下變胖了,兩腮的腰肌也因為過度咀嚼腫了起來
但是即便如此,大部分大胃王依然因為日復壹日的咀嚼、吞咽和嘔吐變得愈發憔悴和怪異,嗓音也會由於胃液倒流灼燒而變得沙啞。
想要做個合格的大胃王,從來就不是靠單純的天賦,更重要的是靠超人的意誌力。
不過,隨著大胃王吃播的日漸興盛,市面上的大胃王也越來越多了,比如密子君,當大家逐漸接受了她壹次能吃兩頭烤全羊的這種設定之後,難免會有壹些審美疲勞。
於是人們對吃播的關註逐漸從“吃多少”轉變為“怎麽吃”和“吃什麽”,為了追求內容上的創新,很多吃播甚至達到了病態的程度。
比如抖音上的紅雨老師,帶領自己的兩個特別能吃的小兄弟,“濤兒”和“龍兒”,每天遊走在各大自助餐廳。
視頻開始,幾個人總會吼上那麽壹句:“咱們給這個不怕死的商家上壹課啊!”
視頻結束,酒肉下肚,桌上杯盤狼藉,營造出壹種血洗自助餐廳的快感。
幾個月之內,這個賬號累計了500多萬粉絲,輕松就可以盈利。可是龍卻壹天比壹天胖,評論裏滿是對他的擔憂,可是視頻卻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更新。
如果說龍他們吃的還是正常食物,還有壹大批低端吃播盤踞在互聯網的各個角落,以扮醜和自虐吸引觀眾,反而產生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比如這個生吃魔鬼椒,辣到抽搐的兄弟:
每個大胃王都有自己的客戶群體。我以前加過壹個每天吃油潑大海鮮的快手主播,發現他們光賣罐裝海鮮的微商號就有20幾個,全都加滿人了,收入可想而知
他們的火爆,直接原因就是因為年輕人中普遍存在著壹種孤獨感。
鏡頭前,無數雙眼睛在看妳,他們會鼓勵妳在粉紅色的霓虹燈下瘋狂進食、瘋狂輸入、瘋狂咀嚼;屏幕後,卻沒人在意他們會吐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