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家鄉油茶水,讓我更想家

家鄉油茶水,讓我更想家

初壹到十五,天天摸肚肚。在正月的臨武、藍山、嘉禾,走親訪友,除了吃,還是吃。作為美食集中之地,臨武有舜華臨武鴨、藍山有新圩“牛屎酒”,嘉禾有塘村米豆腐等等。然而,臨、藍、嘉三縣,有壹個***同的特產“油茶水”,在外出的遊子心中,有著特別的地位,因為,那是媽媽最愛給孩子們準備解饞的美食。

“油茶水”,並不是壹種普通意義的茶水,它其實是有多種美味的油炸小吃組合在壹起,俗稱“油茶”,澆上具有濃厚家鄉特色的“茶水”,統稱為“油茶水”。

? 油茶的原料品類很多,主要有花生、豌豆、黑豆、老玉米粒、抖糍粑、凍米、面粉、冬粉糍粑等等。花生要用冷油,用鐵鏟上下翻炒,以防炸老變黑,炒出的花生既香又脆。豌豆、黑豆動作要麻利,油紅下鍋,浮出油面,迅速撈起,香香脆脆有嚼頭。炸老玉米粒要分三步走,第壹步,把老玉米粒用水煮熟;第二步,撈出瀝水曬幹;第三步,油炸。炸出的老玉米粒松松脆脆粒粒香,老人小孩都愛吃。

抖糍粑是用糯米蒸熟了,倒在石臼裏,幾個精壯漢子用特制的木錘抖搗,直到把壹籠糯米飯抖成壹個巨大的飯團,散發出糯米特有清香,幾個婦女把大飯團揉出壹個個小飯團,壓出圓圓的餅形,叫“抖糍粑”;通過烘、曬,抖糍粑會變幹變硬,便於保存。油炸抖糍粑外脆裏軟,糯香四溢,特別好吃,但不能吃多,因為難消化。不過正因為難消化才抵饑,所以在物資貧乏時代最受歡迎。“凍米油茶”,名字有點難懂,但其實最是生動。它是把糯米蒸熟後,直接用手分成壹小坨壹小坨,(不揉不捏),置於幹凈的木板上,曬幹以後,就像壹粒壹粒的大米凍結在壹起,所以叫凍米。油炸後,凍米膨脹散開像壹朵朵盛開的白蓮,壹口咬下,嘩嘩松脆,特別爽口,泡起油茶水,它又會迅速松軟,特別適合老人小孩,是油茶中的精品。

面粉糍粑和冬粉糍粑差不多,只不過,面粉是小麥粉,而冬粉是用大米和水磨漿,瀝水後分成壹坨坨,曬幹包裝備用。冬粉糍粑比較粘滑,是做糖油粑粑的上等材料,而面粉糍粑比較松軟,香香甜甜,也是油茶中十分受歡迎的品種。油茶的品類當然不僅限於這幾種,但這幾種比較有代表性,壹般的人家,都會準備。

中國人的飲食相當註意食物的相生相克和營養搭配,“油茶水”作為壹種民間美食,尤其講究。油茶,做為油炸食品,免不了會有些油膩,單吃油茶,雖然抵饑解饞,但畢竟難以消化吸收,而且容易上火。於是,老祖宗發明了“油茶水”。茶,是高山茶,摘本土特有的高山茶,洗凈蒸熟,揉搓結塊,曬至半幹,用稻殼煙熏至全幹,置於細竹篾做的小口寬肚籃子裏備用。做油茶水時,先準備壹壺燒開的水,再把專用煮茶鐵鍋(比較厚實)架火上,鍋紅放油,壹定要用豬油或者雞油,以免產生泡泡。把老姜敲爛和高山茶、鹽同時放入(也可以放點大蒜),翻炒片刻,把正在沸騰的開水沖入鍋中,咕嘟咕嘟沸騰分把鐘,油茶水的特有香味便四方散發開了。裝油茶水的茶缽也是特制的,寬口有嘴,粗陶,(現在有不少是鋁制的)有把手,上面有壹個細竹篾做的濾茶網。煮好的油茶水通過濾茶網倒入油茶缽中,砌壹碗,滿屋飄香,聞壹聞,提神醒腦,口感濃香微辣,油而不膩,有驅寒去熱,抵饑解渴,消除油膩,促進消化之功效。配合豐富的油茶小吃,泡或不泡著吃,任性而為,實是人間壹大美事。

年前農歷二十八,在廣東順德發展事業的肖敏女士回到老家,邀我去她家吃她媽媽做的“油茶水”,雖未成行,但看了她發的油茶水圖片,便已經口水直流了。肖女士說,她的媽媽是嘉禾人,做的壹手好的油茶水。每年和姐妹們從順德歸來,媽媽總要準備壹頓豐盛的油茶水招待孩子們。而孩子們在外拼搏,每當想起媽媽,便會不自覺地想起媽媽親手做的油茶。唉,我的媽媽,她是塘村人,也做的壹手好油茶水,可惜,她已不在。媽媽的味道,只有在夢裏才會偶爾相遇了。壹碗油茶水,讓我又想起了媽媽。

前段時間,我的朋友雷總特意登門聊天,說有意把家鄉油茶水這壹民間美食推向市場。他從營養、美味、情懷、夢想等等入手和我娓娓道來,讓我感覺到雷總對家鄉文化家鄉美食的濃濃深情。我很榮幸有雷總這樣有夢想有情懷的朋友,所以很開心地答應為他出謀劃策,***創***享。無獨有偶,同樣念家的眾合鑄業黃總,也總是想把家鄉最好的最有特色的東西介紹給朋友。在他主導規劃的“車頭文創園”區,為了讓那些出門闖蕩縱橫四海的老鄉有壹個綜合體驗鄉音、鄉情、鄉俗、鄉韻的好所在,特意設置了壹條“特色飲食壹條街”,油茶水必將以其特有的文化氣息和獨特美味讓家鄉人更戀家,讓來此旅遊的外鄉人更喜歡油茶水!是啊,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唯有家鄉的,才是最好的!肖女士、雷總、黃總都是從農村走出的成功人士,他們對於油茶水的深深眷念,除了油茶本身的美味,難道不正是在外闖蕩的遊子們對家鄉這片土地的不眠不休的熱愛嗎?

家鄉油茶水,讓人更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