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課壹節課45分鐘,壹周2節課,每節課是不同的主題,有5-7個環節組成。
課程包含:走線、唱名、音樂律動、手指謠、杜曼閃卡、繪本故事、教具操作、創意手工/美術、Diy美食、感統運動、樂高積木、戶外森林等。
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還有每節課的主題,我們老師會作相應的調整。早教不是讓寶寶提前學習知識,而是從小鍛煉寶寶的性格和能力。
內容設置是基於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發展指標,以開發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活潑開朗的性格為主。比如說認知、語言、大運動、精細動作、社交能力、專註力、思維能力等。
認知能力包括認識動物、顏色、形狀、世界萬物…
語言能力:語言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孩子會說話,而是要看孩子說話時否具備“邏輯性”和“豐富性”。
在早教課堂上,我們安排了“繪本故事”的環節,專門給孩子做語言訓練。在做語言輸入的同時培養了認知能力。
閃卡環節:鍛煉寶寶專註力和右腦快速記憶能力,開發寶寶右腦發育的。
運動能力的培養:蹦、跳、鉆、爬、滾、走等身體運動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孩子運動能力越強,身體協調性越好,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也越強,將來學習能力也會越強。
這是給寶寶做觸覺訓練,對膽小靦腆怕生的剖腹產寶寶特別好。
我們會通過感統大運動、戶外森林課程來鍛煉孩子的運動能力。
每年春天和秋天。我們都會組織不同主題的戶外森林課程,家長和小朋友都很開心,帶著寶寶各種體驗、各種玩、親近大自然。
手部精細動作訓練:
孩子的智慧在手指尖上,手動的越多,小手越靈活,大腦發育越好。將來上小學寫作業也越高效。
教具操作、手工粘貼、塗鴉美術、樂高積木、DIY美食這些環節都是鍛煉寶寶的觀察力、動手能力、聽指令的能力。
美食課:帶著寶寶做披薩、做蛋撻、做冰糖葫蘆、做爆米花、做咖喱飯
創意手工:
創意美術:
社交能力的培養:
寶寶生下來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當中,在熟悉的環境和有限的幾位家人相處。時間久了,孩子到外面接觸陌生環境、陌生人就會產生恐懼,將來上幼兒園就會產生嚴重的分離焦慮,哭鬧不止。
所以,我們要盡可能多帶孩子出門,給寶寶創造集體活動的機會,可能壹開始寶寶會有些不適應,但只要堅持下去,寶寶就會變得越來越勇敢和自信。
每節課我們都會安排 互動問好、音樂律動、集體遊戲等環節鍛煉孩子聽、說以及分享和合作的能力。
我們會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提高課程難易度,壹般到2.5-3周這個階段我們就給孩子安排幼兒園過渡班。
這群寶寶都是壹周左右來書館上課的,現在能力特別棒,有的班級都能獨立上課了。
有家長說,在七彩花就是帶著孩子吃喝玩樂[偷笑]
事實上,早教就是帶著孩子玩。在玩的過程中鍛煉性格和能力。玩得越多,越會玩的寶寶,以後上學學習能力越強。
除此之外,我們兩個館還有兩萬多冊兒童書,在書館報課程,免費借書。
大家可以把繪本借回家陪孩子***讀,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真正的早教離不開家長的高質量陪伴。
這個小姑娘叫朵朵,現在三周半,剛上幼兒園小班,兩歲左右來書館借書,媽媽堅持每周帶她來借書陪她回家***讀。現在語言能力突飛猛進,還能自己創編故事。
我家女兒壹周壹個月,從八個月開始給每天堅持給她講故事,現在每天都主動看書,拿繪本讓家裏人給她講,已經有閱讀興趣了。
這個班級的寶寶是壹周多來書館上課的,已經上了壹年多,現在寶貝們上課的狀態非常好,各方面能力都顯著提高。
有的家長可能會想,這麽小的寶寶帶出來上課“有用”嗎?其實上早教是有用的,只是這種效果是“後顯性”的,不是我們當下能夠立馬看見的,而且這種能力的培養也是需要累積的,量變引起質變。
科學研究發現:0-6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其中0-3歲又是大腦發育最快的黃金期,在這個階段給寶寶做豐富的感官輸入,是真的能夠促進大腦神經元的鏈接,提高寶寶智商的。
現在這個社會和我們小時候不壹樣,孩子上幼兒園/上小學時,起跑線已經不在同壹條線上了,所以,投資孩子教育壹定要趁早,回報率還要高。
除此之外,我每周還有壹節線上父母課堂,帶領大家***讀育兒書籍,壹群寶媽結伴成長、抱團育兒,做成長型的父母,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可以說,在七彩花,只要妳願意付出時間陪伴孩子成長,受益的不僅是妳的孩子,還有妳的家庭。[愉快]
但大家初次帶寶寶上課壹定要有個思想準備,寶寶剛接觸陌生環境,表現不會特別好,有的寶寶甚至會出現哭鬧、害怕的情緒。
也不會表現出有多麽喜歡聽故事,也會出現不願意參與老師互動,有的寶寶還不願意進教室,上壹半跑出來的都有。
這種現象很正常,只是說明寶寶出來的少,對陌生環境、陌生人有些不適應。越是這樣,越是需要帶出來鍛煉,否則寶寶越大,越是粘人不合群。
興趣和能力的培養是壹個過程,壹定要用心陪伴,靜待花開。
只要家長願意配合老師,願意耐心陪伴孩子,寶寶的能力都會越來越強,性格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