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 蘇軾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
宋詞精選 , 中秋節 , 月亮離別 譯文及註釋譯文
夜幕降臨,雲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
我這壹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雲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譯文二 晚間雲霧全都收盡,高空中溢出壹片清寒。銀河悄然無聲,天上緩緩移動著白玉圓盤。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終這樣美好,明年的明月將在什麽地方賞觀? 賞析
這首小詞,題為“中秋月”,自然是寫“人月圓”的喜悅;調寄《陽關曲》,則又涉及別情。記述的是作者與其胞弟蘇轍久別重逢,***賞中秋月的賞心樂事,同時也抒發了聚後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並不直接從月光下筆,而從“暮雲”說起,用筆富於波折。明月先被雲遮,壹旦“暮雲收盡”,轉覺清光更多。句中並無“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積水空明的感覺。
月明星稀,銀河也顯得非常淡遠。“銀漢無聲”並不只是簡單的寫實,它似乎說銀河本來應該有聲的,但由於遙遠,也就“無聲”了,天宇空闊的感覺便由此傳出。此夜明月顯得格外圓,恰如壹面“白玉盤”似的。語本李白《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此處用“玉盤”的比喻寫出月兒冰清玉潔的美感,而“轉”字不但賦予它神奇的動感,而且暗示它的圓。兩句並沒有寫賞月的人,但全是賞心悅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明月圓,更值兄弟團聚,難怪詞人要贊嘆“此生此夜”之“好”了。從這層意思說,“此生此夜不長好”大有佳會難得,當盡情遊樂,不負今宵之意。不過,恰如明月是暫滿還虧壹樣,人生也是會難別易的。兄弟分離即,又不能不令詞人慨嘆“此生此夜”之短。從這層意思說,“此生此夜不長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別情。說“明月明年何處看”,當然含有“未必明年此會同”的意思,是抒“離擾”。同時,“何處看”不僅就對方發問,也是對自己發問,實寓行蹤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銜接,對仗天成。“此生此夜”與“明月明年”作對,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與“明年”之“明”義異而字同,借來與二“此”字對仗,實是妙手偶得。疊字唱答,再加上“不長好”、“何處看”壹否定壹疑問作唱答,便產生出悠悠不盡的情韻。
創作背景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壹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壹;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壹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蘇軾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爭忍有離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宋代·林逋《相思令·吳山青》相思令·吳山青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爭忍有離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 宋詞三百首 , 宋詞精選 , 婉約送別依依宮柳拂宮墻,樓殿無人春晝長。燕子歸來依舊忙。憶君王,月破黃昏人斷腸。——宋代·謝克家《憶君王·依依宮柳拂宮墻》
憶君王·依依宮柳拂宮墻
依依宮柳拂宮墻,樓殿無人春晝長。燕子歸來依舊忙。憶君王,月破黃昏人斷腸。 宋詞精選 , 寫景懷念夜雨滴空階,孤館夢回,情緒蕭索。壹片閑愁,想丹青難貌。秋漸老、蛩聲正苦,夜將闌、燈花鏇落。最無端處,總把良宵,只恁孤眠卻。佳人應怪我,別後寡信輕諾。記得當初,翦香雲為約。甚時向、幽閨深處,按新詞、流霞***酌。再同歡笑,肯把金玉珠珍博。——宋代·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階》尾犯·夜雨滴空階
夜雨滴空階,孤館夢回,情緒蕭索。壹片閑愁,想丹青難貌。秋漸老、蛩聲正苦,夜將闌、燈花鏇落。最無端處,總把良宵,只恁孤眠卻。佳人應怪我,別後寡信輕諾。記得當初,翦香雲為約。甚時向、幽閨深處,按新詞、流霞***酌。再同歡笑,肯把金玉珠珍博。 宋詞精選 , 孤獨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