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自古備受文人青睞,是以名目繁多,有蓮花、芙蕖、水芝、芙蓉、水蕓、水華、水芙、水旦、水芙蓉、 澤芝、玉環、草芙蓉、六月春、中國蓮等稱呼。為什麽叫荷花呢?《本草綱目》有雲:“蓮莖上負荷葉,葉上負荷花”,是從外形來說的。嘿嘿,看我掉書包,這《說文解字》中還有“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的區別,是從生長階段來分的。若依照聖潔高雅的氣質,則又取名為君子花、淩波仙子、水宮仙子、玉環等雅號。如果細分到莖葉果實的話,那就更多了。莖通常稱為藕,但也有玉節、玉玲瓏、玉臂龍等名稱。葉子就講究多了,可分三種:以頂芽最初產生的葉,形小柄細,浮於水面,稱為錢葉,或叫荷錢;最早 從藕帶上長的葉略大,也浮於水面,叫浮葉;後來從藕帶上長的挺出水面的葉叫立葉。無 論是錢葉、浮葉或立葉,出水前均相對內卷成棱條狀。立葉依生長早晚,其大小、高矮、 順序表現出明顯的上升階梯和下降階梯。在新藕形成時抽出的立葉,比前張大而剛刺較短, 叫"後把葉",在其前方再出現壹張形小、柄短、葉背微紅的葉,叫"終止葉"。人們只要辨別出終止葉,就能找到泥中新藕的方位。最後這荷花的果實蓮子又可稱玉蛹、湖目,奇的是這蓮子千年不腐,便是如化石般的古董,若要栽培,也能發出新芽。
蓮花的歷史:
荷花學名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屬睡蓮科(Nymphaeaceae)蓮屬(Nelumbo)。
蓮屬(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種屬之壹。據古植物學家研究化石證實,壹億三千五百萬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許多水域地方都有蓮屬植物的分布。那時候,正植巨型爬行動物恐龍急劇減少的後期,它在地球上生長的時間比人類祖先的出現(200萬年前)早得多。前蘇聯A.H.克裏斯托弗維奇《古植物學》(1965)稱,蓮屬化石發現於北美北極地區和亞洲阿穆爾河流(即黑龍江)的白堊紀及歐洲和東亞(庫頁島)、日本的漸新世和中新世地層中。那年月,地球上氣溫比現在溫暖,蓮屬植物約有10~12種,五大洲均有分布。後冰期(Ice Age)來臨,全球氣溫下降,使得不少植物滅絕,另壹些植物被迫漂遷,完全打破了原來的地理分布狀況。遭此劫難,蓮屬植物幸存2種,分布範圍縮小了。分布在亞洲、大洋州北部者為中國蓮(Nelumbo nucifera),漂遷至北美洲的為美洲蓮(N.lutea)古植物學家還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發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萬年前)的蓮化石,和現代的中國蓮相似;在中國柴達木盆地發掘的1000萬年前荷葉化石,和現代中國蓮相似。70年代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部石油勘探開發規劃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區早第三紀孢粉》壹書記載:在遼寧省盤山、天津北大港、山東省墾利、廣饒及河北省滄州等地發現有兩種蓮的孢粉化石。第三紀熱帶植物地理區內的我國海南島瓊山長昌盆地地層中,也發現有蓮屬植物的化石。現我國黑龍江省扶遠、虎林、同江、尚誌等縣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蓮分布。以上說明蓮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銀杏(Ginkgo biloba)、中國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紅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屬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遺植物代表。
蓮花的名勝古跡:
壹、山嶽
黃山蓮花峰:在安徽省歙縣境內,因峰形酷似荷花而名
廬山蓮花峰:在江西九江市南。
華山蓮花峰:位於陜西省華陰市,為華山的中峰。
衡山蓮花峰:為湖南衡山之峰,層巒疊嶂,形似荷花,故名。
五夷山蓮花峰:位於福建崇安境內,上有蓮花洞。
蓮花峰:在廣西曲江之南。
蓮荷山:在福建連城東。
二、江河湖塘
蓮花海:新疆烏蘇境內壹湖舊名。夏天,湖中盛開白蓮似海,故名。
蓮花湖:據北魏酈道元《水經註》記載:唐城西北隅有壹湖泊,俗謂之唐池,蓮荷被水,為當時勝景。
蓮湖:據《水經註·淮水》記載:淮水東與申陂水匯合後,又分為幾流,壹流其東南分南入蓮湖,其水再匯往於淮。
蓮塘河:廣東陽江北白馬山,合漠陽江入海。
紫蓮塘:《德興縣誌》載:馬鞍山下有紫蓮塘,因開紫蓮而名。
瑞蓮池:據《化州誌》載:化州官府後有瑞蓮池,嘉靖己酉(1525年)池中有三枝開並蒂蓮。戊子(1528年)有七枝開並蒂蓮,故取名瑞蓮池。
金蓮池:據《偃師縣誌》載,西南40裏,有池廣丈余,深五尺,唐代終南山王主禪師尋其友張神童至此,有金蓮七朵生於池內,故取名金蓮池。
荷花澱:據《保定縣誌》載,縣西有荷花,夏日盛開,香聞十裏,遊賞其間涼風四面,爽氣親人。
芙蓉池:據《湖州誌府》載,府城東白蘋州上有池,池內多生千葉蓮花,故取名芙蓉池。
蓮花池:據《重慶府誌》載,"江津縣東二裏有蓮花池,廣約三十裏,池中蓮花,紅白相雜,生動可愛。"又《元江府誌》載:"青龍山下有壹大池塘,周圍三百余仗,每逢暑夏,池中青、白紅荷盛開,故名。"
三、亭橋建築
藕花居:位於杭州凈慈寺北。據《西湖誌·園亭》載,明洪武僧廣衍建,為南屏八景之壹。
玉蓮堂:據《西湖誌·古跡》載,在錢塘門外,景定三年(1262年)安撫魏克愚徒於此。
瑞蓮亭:據《順慶府誌》載,蓮州府署南石佛寺左,有壹亭,亭邊有池常生並蒂蓮瑞蓮,絢爛多彩,異香數裏不散,故名瑞蓮亭。還有君子亭、蓮巢亭、荷橋、蓮莊、蓮城堂。此外,古人常把大臣的官邸稱作蓮花池。
四、以荷花為"市花"的名城都市
山東濟南市:80年代,荷花被譽為濟南市"市花"後,大明湖更是煥發了生機:垂柳披拂,荷花掩映,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山東濟寧市:濟寧市荷花栽培約有二千年的歷史。現今濟寧市的荷花新品種已達60余種。
河南許昌市:80年代荷花被譽為許昌市"市花",更促進了荷花文化的繁榮發展
湖北孝感市:自古以來孝感城野荷遍地,尤以城西蓮花湖為最盛。今日孝感市區便是蓮花池之壹隅。湖邊有"荷花墩",城內有荷花池,"泮沼荷香"已成為孝感八景之壹。
湖北洪湖市:以洪湖聞名的湖北洪湖市,水域面積758平方公裏,荷花到處盛開,使之成為荷花的海洋。1987年,洪湖撤縣立市,1991年市人大通過決定以荷花為"市花"。
廣東肇慶市:種植荷花近千年的廣東肇慶市,以瀝湖七星湖的荷花最為著名。荷花已成為肇慶人民最喜愛的花卉之壹。
蓮花與佛教的關系:
佛教兩大宗之壹的大乘佛教,都用荷花做佛教座,佛教認為荷花從汙泥中長出,卻不被淤泥汙染,又非常香潔,表示佛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又從生死煩惱中開脫,故有“蓮花藏世界”之說。按佛教解釋,蓮花是“報身佛所居之凈土”。
蓮 詩詞:
<<憶蓮>>
江南風景秀
最憶在碧蓮
娥娜似仙子
清風送香遠
<<訪蓮>>
友人致電來,
邀我遊苑址。
斜風雨數點,
新月柳幾枝。
行到近春園,
立觀荷花池。
蓮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癡。
<<種蓮>>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風帶露沾儂身
待到花開如滿月
覽勝誰記種蓮人
<<對蓮>>
古柳垂堤風淡淡,
新荷漫沼葉田田。
白羽頻揮閑士坐,
烏紗半墜醉翁眠。
遊夢揮戈能斷日,
覺來持管莫窺天。
堪笑榮華枕中客,
對蓮余做世外仙。
<<采蓮>>
燕園不可采蓮
蓮葉空自田田
無魚戲在蓮中
我亦難入蓮間
<<畫蓮>>
朱顏碧墨放池畔
舞袖揮毫對玉蓮
盡態極妍宛若生
壹脈幽香把君難
<<賞蓮>>
炎夏雨後月,
春歸花寂寞;
滿塘素紅碧,
風起玉珠落。
<<詠蓮>>
池塘壹夜風雨,
開起萬朵紅玉;
憐君自來高格,
愛蓮誰若敦頤。
<<問蓮>>
花中君子來哪方
婷婷玉立展嬌容
暖日和風香不盡
伸枝展葉碧無窮
縱使清涼遮炎夏
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願纖塵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贊蓮>>
陸上百花競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與桃李爭春風
七月流火送清涼
<<夢蓮>>
京北秋來風景異,
天高雲淡雁迷離;
踏破鐵嶺無覓處,
尋遍荷塘空水遺;
無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勝雪傾心起;
何故幽嘆無緣見,
夏風十裏壹潭碧。
<<殘蓮>>
蕭瑟秋風百花亡
枯枝落葉隨波蕩
暫謝鉛華養生機
壹朝春雨碧滿塘
愛 蓮 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只能提供這麽多了,真是累死我了,希望能對妳有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