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八大菜系妳數數北方菜占幾個?掐指壹數八大菜系,粵菜、川菜、魯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果真南方菜占了七個之多,北方菜只有魯菜壹根獨苗。為何八大菜系如此“偏袒”南方,難道北方菜真的上不得臺面?連大名鼎鼎的北京菜都沒入選。
試著分析壹下。菜系的形成受到氣候、水土、食材和烹飪技巧方面的影響,加上特有的地域文化,與其他菜系形成較大差別。從地理條件上來講,北方多平原,氣候相近,飲食差異不大;南方多山地丘陵,古代交通不便,各個地區容易形成自己的特點。北方長期以面食為主,餃子面條等,對菜需求不多;南方主食以米飯為主,需要大量配菜,否則難以下咽。北方食材較少,南方蔬菜品種遠超北方。北方長期以面食為主,餃子面條等,對菜講究不多;南方以稻米為主,需要大量配菜,否則難以下咽。例如吃面食多的山西人愛吃醋。因為古代山西蔬菜較少,人們為了增進消化,就大量吃醋。
為何魯菜作為北方菜唯壹入選八大菜系呢?小編認為山東是中國自然條件最好的省份了,有山有海,氣候宜人。山珍海味應有盡有,壹直以來魯菜因其巨大影響力排在八大菜系之首。齊魯文化源遠流長,對中華民族影響深遠,魯菜從傳播上來講,名頭最響。《亮劍》裏楚雲飛宴請李雲龍時也說:“我是山西人,但我不護短。山西菜上不了臺面,北方菜也就吃個魯菜。”,可見魯菜已然成為北方菜的代表,對宮廷菜和淮揚菜影響很大。文無第壹,武無第二。如果非要給八大菜系做個排名的話,川菜由於普遍性和流行性,全國人民無辣不歡,排在第壹爭議最小。瘦死駱駝比馬大,魯菜當排第二。粵菜生猛海鮮,花樣繁多,深受歡迎,排在第三位。四到八位分別是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和徽菜。
有的親對小編這個排名頗有微詞,拿出了國宴的例子。據公開報道,國宴以蘇菜(淮揚菜)為主,因其用料廣泛、刀工精細、烹調手法、味道清淡及外形雅致等特征適合絕大多數外國首腦的口味。雖然是這樣,但中國菜主要中國人吃,國宴不能作為主要參考。
北京菜發源於宮廷菜,而宮廷菜包羅全國著名菜品,尤其受魯菜影響巨大。明清兩代北京城內山東飯館最多。後來北洋政府時期,很多南方人來到北京從政,於是出現了許多淮揚菜館。也就是說,北京菜融入了更多的地方元素以適應源源不斷的進京官員和百姓。雖未入選八大菜系,但北京烤鴨、銅鍋涮肉、羊蠍子等經典菜品名氣卻很大。
還有壹個讓南方人呢比較疑惑的是,北方菜尤其是風靡全國的東北菜,為啥都這樣大份呢?讓人看還是讓人吃?吃不了浪費。而北方人去南方人家裏做客,南方人請客吃飯盤子小得多,菜的份量也少得多,但花色品種則比較豐富,北方人心裏犯嘀咕,請客都不讓人吃飽。仍是那個原因,壹方水土養壹方人。東北氣候寒冷,需要熱量多,因此食量較大,南方氣候溫暖,所需熱量小,所以食量較小,但也不是絕對的。還有就是北方人性格豪放,拿燉豬肘子來講,北方人沒有那麽精細,豬肘不切開,整體燉,只能用大盤裝,講究大塊吃肉,大塊喝酒。當年河北人武松上景陽岡下飯館:“老板,來三斤上好的牛肉”,喝了十八碗酒,多麽豪氣!
魯菜最近有重奪八大菜系排名之首的跡象,發源於山東濟南的“黃燜雞米飯”開遍全國各地大街小巷,比肯德基麥當勞厲害多了!南北差異,菜品自然不同。但北方菜不入流壹定不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