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有關於廣東臺山水步鎮牛肉節的資料

有關於廣東臺山水步鎮牛肉節的資料

每年重陽節,臺山人都會迎來壹個熱鬧的傳統節日——水步牛肉節。自從去年水步鎮政府正式舉辦第壹屆大規模的牛肉節以來,這壹傳承了100多年的民間傳統開始逐步走上規模化和規範化的道路。  但是,規模化也好,規範化也好,水步牛肉節有待改進的地方還很多。不可否認,水步牛肉節是壹個很有價值的獨特品牌,但民間對其價值的認知和挖掘,還停留在簡單的層面。從今年的第二屆的舉辦情況來看,水步牛肉節可謂喜憂參半。  現場  各類商家聞風而動  10月22日,記者和幾位朋友來到水步山口圩,只見滿眼皆是竹木搭架起的簡易布篷,五顏六色的篷布和橫七豎八的結構,使場面顯得略為淩亂。牛肉節街市綿延七八百米,除牛肉外,水果、玩具、酒類、飲料等各種商品應有盡有。  在壹條小河邊,幾個人正在用繩子捆住壹頭牛的頭部,準備宰殺。不遠處,壹對四川夫婦蹲在地上饒有興致地觀看。男的告訴記者:“我們在臺山打工,很早就聽說有這樣壹個好玩的節日。”記者看到,山口圩的街上,三三兩兩的年輕人開著摩托車或小車,搭載各自的女友,不時悠哉遊哉地穿梭而過,似乎趕趕牛肉節的圩市也是件很浪漫的事。  在沿街而搭的檔口中,農村家庭常用的長條木凳和方桌壹字排開,儼然鄉間喜宴的現場,不過,現場的衛生狀況確實堪憂,不少城裏來的遊客看來看去,終究沒有敢走進去吃上壹頓。  壹個來自沖簍的肉檔老板告訴記者,他已經在此擺賣了5天。“這裏的老板來自臺山各地,牛是自己帶過來的。我的牛養了壹年,壹天賣3頭左右,高峰期可以賣5頭。”據他介紹,賣肉的檔口日租費為150元,老板們都覺得貴了壹點,不過,記者略為計算即知,按他的介紹,這裏的鮮牛肉售價每公斤50元,壹天賣3頭,5天賺個幾萬元沒問題。  在壹家飲食檔口,老板告訴記者,牛腩蘿蔔20元壹份,炒牛肉30元壹份,只有0.4公斤牛肉。記者看到,此時正值午飯時間,但該檔口食客不多,只有四五張臺有客人在吃飯。老板說,晚上人才多,20多桌可以全部坐滿。  壹個水步的本地老板說,他養了60多頭牛,今年第壹次參加牛肉節,10月21日才開始賣,第壹天賣了壹頭牛,第二天到午飯時,壹頭牛已經賣得七七八八,只剩下壹二十公斤牛肉。這位老板稱,相信後面幾天生意會更好。他告訴記者,以前沒那麽早開節,現在太早了。“太早不好,分散了人流,節日氣氛不夠熱鬧。”他甚至告訴記者:“我們也覺得在這裏吃不太衛生。”  在此設攤銷售的貴州醇酒廠廣州公司業務主管羅遠方告訴記者,他們的檔口約18平方米,1800元9天全包。“我們自九月初壹就過來了,想趁人流大帶動銷售,但最主要的目的是宣傳品牌。”據介紹,該公司去年第壹次前來參加牛肉節,因為感覺效果比較好,所以今年又來了。“我們從廣州來的,公司在江門有辦事處,去年在考察臺山市場時發現有這樣壹個牛肉節,所以嘗試著參加了。”去年,他們在水步牛肉節期間的銷售額有2萬多元。  隱憂  商業味道掩蓋了人文傳統  毋庸諱言,在水步牛肉節熱鬧的表象背後,還真實地存有壹些值得冷靜反思的東西,比如組織管理,比如環境衛生,比如文化內涵,等等。  記者在GOOGLE和百度搜索引擎裏查找“牛肉節”,在400多萬條搜索結果中,只發現世界上僅有美國牛肉節、臺灣臺南縣清燙牛肉節以及臺山水步牛肉節,而且,其中絕大部分搜索結果都是有關臺山水步牛肉節的。這說明牛肉節在全世界還不是壹個泛濫成災的毫無特色的民間節日,至少在中國內地,水步牛肉節具有唯壹性,這就是文化價值和市場價值所在,但正是因為水步牛肉節難得地具備了這種價值,對其呵護就顯得尤為重要。  按照壹些學者的說法,傳統節日遺產,是指人類在歷史上創造並以活態形式傳承至今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價值以及科學價值的傳統節慶活動。傳統節日在傳承壹個民族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文學藝術、傳統道德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以這個定義來衡量,水步牛肉節甚至都可以視作壹項傳統的節日遺產了,然而,正如前文所言,組織管理上的粗泛,環境衛生上的滯後,文化內涵上的冷落,已經成為水步牛肉節的硬傷。  當然,作為壹項民間活動,摻雜了太多的政府行為顯然會弱化其民間韻味,但這並不意味政府就無可作為,比如,政府可以在宣傳推廣方面精心策劃。至於環境衛生,這更是有待政府監督才可完善的;在壹片叫好聲中,抨擊水步牛肉節市場環境衛生的言論也不難聽聞,這樣的認知如果放任蔓延,必將毀掉水步牛肉節。  其實,水步牛肉節最應註意的問題,是文化內涵頗受冷落的問題。該節的起源,原本和中國的傳統人文道德——敬老緊密相關,但發展到現今,已經過分商業化,成為純粹的市場促銷了。  對於壹個人而言,虛有其表而缺乏內涵,則其魅力難以持久;對於水步牛肉節來說,片面追求商業利潤,漠視人文傳統的淡去,這個節日就將有形無神,行而不遠。  建言  多方參與***築牛肉節品牌  作為壹項傳統民間節日,水步牛肉節在當地人眼中代表著自身的文化傳統,代表著美好遙遠的過去;在外來遊客的眼裏,它又是壹種特殊的旅遊產品,是壹種文化消費品。從這個角度來說,發揚光大水步牛肉節,壹方面是為了留住傳統,確保傳統的文化記憶得以代代相承,另壹方面也是為了合理地利用傳統,讓傳統服務於現實。這是壹個綜合性的文化工程,絕不是放任民間自由發展即可成就的,因此,各種社會力量均須參與其中。  政府部門大有可為。政府的幹預可以有多種形式,把節日定為法定假日可以說是最為適中的壹種。這樣,壹方面可以為人們過節慶祝提供時間保證,另壹方面又把節日的具體實施放手給民間,從而避免了過多幹預之嫌。  此外,為了保持水步牛肉節的地方性和鄉土特色,政府應註意和民間組織聯袂操辦,以避免搞形式主義和機械化,把節日辦得有聲有色。  政府的長處是組織管理,但搞好壹個文化性極強的傳統活動,僅有組織管理肯定不夠,它還必須有專業人士的參與。文化學專家、民俗學家和精通地方文化的當地人士,有責任、有義務參與到水步牛肉節的策劃和設計中來,對節日的內容、程式和風格進行安排和調控,以保證節日的文化含量和文化效應。  還有壹點很重要——媒體的宣傳不可忽視。媒體的渲染不僅能提高節日的公***性和公開性,而且還能起到引導過節方式的作用。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報道,對於水步牛肉節來說,最終都是壹種促進,都是壹種彰顯。  參照  放眼全球 為我所用  伴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傳統與現代越來越脫節,在現代商業文明的猛烈沖擊下,文化危機感成為壹種越來越普遍的***識。與水步牛肉節相仿的是,世界各地人民在文化危機感的驅動下,拼命地挖掘節日遺產、復興傳統文化。在歐洲的傳統復興運動中特別受到青睞的,其實並不是正統的宗教性節日,而是壹些經過加工改造後的、帶有地方鄉土特色的傳統節日,比如歐洲各國的狂歡節、德國的啤酒節和聖-馬丁節(St.Matin)等。行文至此,作為臺山人,我們應受到啟發和鼓舞:水步牛肉節完全具備聞名於世的潛質。  以上是理論上的參照,在實際操作層面上,水步牛肉節同樣可以放眼全球,學習、吸收其他地方的壹些做法,比如臺灣臺南縣的清燙牛肉節,就很值得水步人借鑒。  清燙牛肉節是臺南縣壹年壹度的大型產業文化活動,該節1993年於臺南虎頭埤舉辦,廣獲好評;接下來1994年至1996年連續3年,該節與善化啤酒廠合辦“清燙牛肉啤酒節”,清涼、獨特研發的芒果啤酒配上新鮮可口的清燙牛肉,不僅是老饕們的最愛,更已成為臺灣地道的美食經典。  臺南縣為養牛大縣,且善化肉品市場擁有南部地區最現代化的合法肉牛屠宰場,先天優勢造就該縣特色小吃清燙牛肉,為臺北等市、縣觀光客向往的小吃。“方便觀光客壹到臺南縣就能吃到該縣特色小吃清燙牛肉,並為清燙牛肉業者作壹系列行銷廣告,吸引觀光客至該縣消費品嘗,為業者帶來商機”,這是臺南縣清燙牛肉節活動的主要目的。  為宣揚清燙牛肉飲食文化,臺南縣規定業主必須取得證照,符合衛生標準,進而期待品質規格化。為達到這壹要求,縣政府有幾項措施與活動同時推出:開展清燙牛肉優良店家評選及牛肉大餐、清燙牛肉創意料理展示。  多路人馬  “護航”牛肉節  “每年的水步牛肉節都會迎來巨大的人流量,為了確保牛肉節安全有序地進行,水步鎮委、鎮政府臨時組建了安全生產、交通安全、食品及衛生安全等多個保障小組。”水步鎮黨委委員、分管社會綜治辦工作的關海建對記者說。  關海建介紹,近年來,水步牛肉節通過口碑相傳,已經越來越被人所知曉,重陽節期間,除了大量臺山本地人到水步來吃牛肉、買牛肉之外,珠三角地區的很多人也紛紛慕名前來。以往的牛肉節僅僅舉辦兩三天,而今年的牛肉節則拉得很長,從農歷九月初壹至初九。“牛肉節剛開始的幾天,人流量還不算大,每天最多兩三萬人,但是初六至初九這幾天,人流量就明顯增加,如果不實行交通管制,肯定會出現混亂。”關海建說。為此,水步鎮聯合交警部門在人流量高峰期實施了交通管制,所有參加牛肉節的車輛壹律不能開到現場,必須提前停好車,徒步進入。  由於牛肉節舉辦地是臨時搭建起來的壹塊場地,所有飲食檔口也都是臨時的,用電用氣問題必須妥善解決好。供電部門為牛肉節提供了專用的電線,安監部門也統壹檢查了煤氣瓶的放置和安全使用問題等。  據了解,水步牛肉節的壹大特色就是現場宰牛,送到這裏的牛有來自臺山本地的,也有珠三角其他地區的。為了保證牛肉安全,水步鎮還組織了畜牧站、衛生院的工作人員對每頭牛進行檢驗檢疫,健康的牛才能進行屠宰。  巨大的人流量和10多個臨時飲食檔口,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垃圾。如何妥善處理這些垃圾,也成為壹個重要問題。關海建介紹,水步鎮專門抽調了環衛工人,每天及時將垃圾清理運走,並及時處理。  據介紹,隨著牛肉節的品牌越來越大,每年這個時間前往水步的人流量都在不斷增加,很多人從中看出了不少商機,開始在前往牛肉節現場的路上擺賣各類商品。關海建介紹,隨著牛肉節越做越大,政府也希望逐步將其規範,不斷擦亮這個重要的民間習俗活動的品牌。============================================水步牛肉節的由來  水步牛肉節原本屬純粹的民間節日,後經媒體連續多年的跟蹤報道,水步鎮山口墟重陽牛肉節聲名鵲起。去年10月1-7日,水步鎮正式舉行大規模的首屆中國水步牛肉節,以打響牛肉美食品牌。  在首屆牛肉節期間,水步鎮政府將牛肉節進行重新策劃,統壹包裝,舉行首屆山口墟牛肉節,旨在將重陽節吃牛肉這個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推廣到全省、全國乃至世界。  水步鎮山口墟是牛肉節故事發祥地,距今已經有110多年歷史。相傳清光緒乙末年,水步橫水族人在龍國村側興建北帝廟,重陽節這天在山中墟宰壹頭牛為工匠加菜,剩下的牛肉則由眾人自由購之。有壹大江鎮沙浦人蔡氏買了壹兩公斤牛肉回家,其母適患重病,危在旦夕,拼死吃了幾塊牛肉,吃後病癥減輕,不久就好了。  此奇事遠近相傳。次年九月初九興墟,專賣牛肉。且買得牛肉者,還提著從北帝廟院子正門入側門出才回家,以求消災避禍。從此之後,九月初九牛肉節成為地方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