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妳知道嗎,吃潮汕牛肉火鍋,要三起三落!

妳知道嗎,吃潮汕牛肉火鍋,要三起三落!

如果說這幾年什麽火鍋最出風頭,我想只有 潮汕牛肉火鍋 了。

跟火紅麻辣的四川火鍋相比,潮汕牛肉火鍋實在是“素顏”到家。

十足的清湯掛面,壹鍋子清湯,清壹色牛肉,再簡單不過。

但吃起來,卻讓人記憶難忘,欲罷不能。

牛肉那種鮮嫩緊實感,會在口腔中打轉許久,那股濃厚的牛味,狂奔在味蕾之上,讓人不禁閉上眼,享受起這種少有的滿足感。

這就是潮汕牛肉火鍋,壹股原汁原味的新鮮牛肉味兒!

也正是這股牛味,近幾年讓潮汕牛肉火鍋,火遍中國各大城市。

每當夜幕降下,壹家家潮汕牛肉火鍋店,門前密密麻麻坐滿排隊的人。

透過玻璃,看那切肉櫃臺,師傅嫻熟又快速的動作,盤子進進出出,這生意真是好到爆了。

鄭小獺我常常在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鍋店請客,連我那些壹向對食材挑剔的朋友,都忍不住說,地道、夠味!

那麽,潮汕牛肉火鍋美味的奧秘在哪裏,什麽樣的才是最正宗,怎麽吃才最美味?

讓我們來壹探究竟吧!

講到潮汕牛肉火鍋,不得不從潮汕人講起。

潮汕人會吃,懂得吃,在國內是出了名的。

潮汕,是潮州、揭陽、汕頭幾個地級市的統稱,位於廣東東邊,與福建接壤。

因為地理位置靠海,商業氛圍濃重,歷史上還有海外經商的傳統。

國內很多著名商人,華人首富李嘉誠,前中國首富國美電器的黃光裕,收購萬科大鬧A股的姚振華,都是潮汕人。

人嘛,有錢後,就會很講究吃挑剔吃,更何況是經商逾百年的潮汕人。

為了滿足口味刁鉆的潮汕人,潮汕菜對食材的要求非常苛刻。

追求食物的原汁原味,連煮個牛肉火鍋,都要註重牛肉的本真味道,壹定要新鮮,而且,還要刀工精細,做法精致。

所以,潮汕菜深受吃貨們的喜歡,潮汕也成為國內的美食聖地。

但妳又會很困惑,“鄭小獺,潮汕菜這麽好,但為什麽在國內不溫不火?”

還不是到了外地,食材的質量沒法控制。

於是,潮汕菜在外地很難復制,也就始終火不起來。

但潮汕牛肉火鍋是個例外。

它不需要挑剔廚師手藝,做法簡單,容易復制,只要保證優質新鮮牛肉的供應,就可確保潮汕牛肉火鍋的地道。

近幾年,人們也是吃膩了各種重口味重調料的火鍋,“審美”有了疲勞,想換清淡口味。

再加上,潮汕牛肉火鍋在食材和做法上,也都符合現代人對營養健康的標準。

於是,追求新鮮原味的潮汕牛肉火鍋,脫穎而出,又在民間資本壹哄而上的過程中,在各大城市,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潮汕牛肉火鍋,也從壹個小眾偏冷的火鍋,壹躍成為人們舌尖上的新寵,與四川麻辣火鍋、老北京銅火鍋並駕齊驅。

潮汕牛肉火鍋吃的就是,新鮮牛味兒!

不管是不同部位的牛肉,還是牛雜、牛肉丸,往湯裏就這麽壹煮壹涮,就有實實在在的牛肉味兒。

這種鮮嫩豐富的質感,持久美妙的肉香,真當會讓人產生壹種,滿足後的幸福感。

這些美味的產生,離不開潮汕牛肉火鍋對牛肉食材的重視。

跟很多人想的不壹樣,潮汕人喜歡吃牛肉,但當地並不產牛。

潮汕當地的牛肉火鍋,所用的活牛,都是從雲南貴州運來,換而言之,潮汕人吃的是雲貴高原的黃牛。

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鍋,講究“鮮切”。

從活牛宰割,到分送各家火鍋店,最後上桌食用,時間都要控制在6個小時之內,這樣的牛肉才最新鮮。

有些潮汕本地的牛肉火鍋,在牛直接宰殺後,就上桌食用。

這時的牛肉,甚至還會抽搐(神經末端未死),但不得不說,這種宰割後兩三個小時內的牛肉,是最鮮嫩的。

同時,用來做火鍋的黃牛,年齡在兩三歲,太老、太嫩,對口感都有影響。

公牛、母牛,倒無所謂,不過有些火鍋店也會加以區分,公牛肉硬壹些,用來做牛肉丸,母牛、閹牛柔嫩些,用來涮火鍋。

妳享受著美味的牛肉,但妳可能不知道,妳口中這種用來涮的牛肉,只占壹頭牛的35%左右。

其他的肉質,對於潮汕牛肉火鍋來說,都是不合格。

如果我對面坐著的是,壹個挑食的姑娘,吃火鍋時又動不動喊減肥。

我估計會像唐僧似的念叨,“好好珍惜每壹口牛肉吧,都是牛肉中的精華!”

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鍋店,還會挑選那些吃山草長大的山地牛,這跟那種吃飼料養成的牛,口感上完全不是壹個檔次。

而且,跟其他火鍋不同,潮汕牛肉因為不是冷凍的,不能用冷凍刨片方式,只能用手工切肉。

這就很考驗廚師的刀工手藝,刀工的好壞,太厚、太薄、切不到位,直接影響著牛肉的味道。

有些廚師手藝差,切的牛肉還會讓人,嚼都嚼不動。

潮汕牛肉火鍋的鍋底,就是簡單的清水湯底。

不過,也不普通,是用牛骨和南姜熬制。

有些鍋底還會加入幾塊白蘿蔔,放上幾個牛肉丸。

當然,還有壹種是牛雜鍋底,我比較喜歡。

讓很多喜歡辣味的朋友失望的是,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鍋是沒有辣味的,原因也很簡單,要突出牛肉的鮮味。

潮汕牛肉火鍋,誕生到現在,也不過壹百年。

最早的做法是牛肉爐,用沙茶醬作為鍋底,再用火慢煮牛肉,口味濃重,在當時相當流行。

到了1980年代,由於卡式爐的應用,再把沙茶醬放入鍋裏,容易糊底粘鍋,才形成了現在的清湯鍋底。

作為壹個資深吃貨,尤其對於潮汕牛肉火鍋,這種講究的美食來說,更要像個潮汕人,用潮汕地道吃法來吃。

先喝湯再涮肉。

等湯沸騰開來後,舀上壹碗清湯,加上些芹菜,特別是牛雜湯,喝起來別有壹番風味,(芹菜可不要丟進鍋中,會影響牛肉風味)。

喝完湯後,將火候調制小火,保持微沸狀態就好,因為牛肉要鮮嫩,大火沸騰,容易導致肉質過熟。

然後,遵循三條原則:

先牛肉後蔬菜。

先瘦肉後肥肉。

先耐煮後易熟。

吃潮汕牛肉火鍋,通常先吃的是牛肉,後面再吃蔬菜。

而且,跟四川火鍋不壹樣,潮汕人的吃法是,不會點太多配菜,最多也就只有三四樣,以免喧賓奪主。

不過,外地的潮汕牛肉火鍋,為了適應當地人吃法,會有許多配菜。

先瘦後肥。

妳也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先從嫩肉、牛舌開始,到三花趾、五花趾,再是匙柄、匙皮,然後,吊龍、脖仁,最後,肥胼、胸口朥。

潮汕人喜歡把涮牛肉,叫做“焯”牛肉,就是“稍微放壹下就拿出來”的意思。

這裏就有個講究,“焯”牛肉的專業做法是,“三起三落”。

在鍋底保持不沸騰狀態下,用撈勺盛著牛肉,10秒左右時間裏,(牛肉各部位時間不壹樣),在鍋內起落各三次,這樣三起三落後,牛肉會熟到“最鮮嫩”程度。

先耐煮後易熟,比如蘿蔔、牛筋之類不容易熟的,先放先煮,蔬菜這類容易熟的,就放在最後煮。

看,吃個潮汕牛肉火鍋,夠有學問吧!

當然,吃潮汕牛肉火鍋,恰到好處的蘸料,是不可缺少的。

有兩種最地道搭配的蘸料,沙茶醬和普寧豆醬。

沙茶醬是最正宗的選擇。

沙茶醬是印尼沙爹醬的中國版本,經過潮汕人改良後的做法。

很多潮汕牛肉火鍋店,都會有自己調配的沙茶醬,鮮味十足,甜味多辣味少,與牛肉搭配壹起,相得益彰。

普寧豆醬,是潮汕地區的特色醬料,大豆發酵而成,鮮鹹帶甜,風味獨特。

當然,妳還會發現,潮汕牛肉火鍋店裏,還很少出現辛辣的蘸料,大多是清淡類型的。

目的嘛,自然也是為了突出,牛肉的本真風味啦。

不過,XO醬,反而不是最好的選擇。

(關於XO醬,詳見《 妳吃的火鍋調料“XO醬”,真加了“XO酒”嗎? 》)

其實,壹家潮汕牛肉火鍋店的好壞,關鍵是它的牛肉供應鏈。

牛肉不能冷凍,更不能腌制,從宰殺到上桌必須在六小時之內,這很考驗店家的能力。

於是,妳也會看到,有些城市的潮汕牛肉火鍋店,因為牛肉不新鮮,做著做著就倒閉了。

但還有些火鍋店,為了保證牛肉新鮮,直接在郊外養牛或屠宰,然後,趕在飯點前,急匆匆地將剛宰殺的牛肉送到店裏。

所以,鄭小獺我有時不得不感嘆,決定食物美味的,竟然還是運輸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