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成都的環境
到達成都雙流機場的那壹天,下著小雨,這讓我見到了雨中的成都。感覺壹切都很安靜。周圍的行人有條不紊地拿著行李穿行,前往自己的目的地。
打車去往成都高新西區,壹路上與司機聊天,司機那充滿磁性的嗓音,讓我們有壹種聽電臺的男主播講故事的感覺。司機熱情好客地向我們推薦介紹成都的風景、美食等。
到達高新西區後,整個高新西區給人新、幹凈、平坦、適合居住的感覺,可以便捷地騎上***享單車溜達,有壹種到小城裏體驗慢生活節奏的感覺。中國目前有很多這樣的新區,這種新區最明顯的特點是由於是重新規劃的,或者說全新規劃的,沒有舊有建築的羈絆,所以規劃布局更加合理,道路也更加寬敞。
(二)成都的飲食
到達成都的那天晚上,和小夥伴們壹起去寬窄巷子那邊的壹家逍遙燙特色串串店吃火鍋。小夥伴們為了照顧我,點了壹個鴛鴦鍋,並且笑稱“ 鴛鴦鍋是成都人民對不吃辣的人的最後妥協 ”。那時,我就在想我是應該為了成都人民的這最後的妥協感恩戴德嗎?!
壹進入那家逍遙燙特色串串火鍋店,讓我感覺整個成都的飲食都是火辣辣的,腦袋中被這種氛圍包圍著,無處不在的辣包裹著我的意識,這讓我覺得好恐怖。看著那壹鍋鍋紅色的辣椒水火鍋湯料,我覺得這簡直是在吃紅色素,這讓我感覺到這多不健康啊。不禁感嘆,真的是各個地方的飲食差異大啊。相比粵菜的清單,成都的火鍋簡直是重口味!
我不禁懷念起在粵的清淡飲食。從小的生長環境、飲食習慣已經造就了我的體質吃不了這麽重口味的,不然身體就會出毛病。
第二天,在結束了壹天的工作之後,和小夥伴們去了成都的另外壹家美食店——中海國際的巴色魚撈,點了烏魚、冰粉、完美烤饃等,火鍋與燒烤壹起來,這火鍋不再是紅油油的辣火鍋,這搭配完美。這時的成都飲食讓我感覺不再只有辣,還有辣以外的溫情。
又壹天晚上,和小夥伴們壹起去了玉林西路店的雞毛店,品嘗了那裏的彩虹排骨、鍋邊饃、壓鍋雙拼、紅糖糍粑、花椒兔、鴨血肥腸。不得不說,彩虹排骨做得著實不錯,輕輕壹碰,那個肉就脫落下來,吃起來口感松軟,骨頭咬起來,也很酥。
壹天中午,和合作方壹起去了中海國際的骉骉老火鍋店。這壹次我全程壹點辣都沒有吃,全靠著鍋中鍋的清湯火鍋吃完了,問了服務員兩次有沒有醬油,服務員都說沒有。我不禁感嘆吃火鍋怎麽沒有醬油呢?!醬油在廣東人吃火鍋的桌上可是必備的呢,再壹次體驗到不同地方的飲食習慣真的很不壹樣。後面據小夥伴們反饋,那次的火鍋真辣,是麻的那種辣。這可把小夥伴都辣壞了。
在成都流行壹句話——“在成都,沒有什麽是壹頓美食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此次成都之行,真的讓我體驗到了成都人對辣美食的看重。隨處可見的冒菜、串串火鍋等,當然還有各種的擔擔甜水面、冰粉、涼糕等各種小吃、點心等。
坐在出租車上,與司機交流,問司機關於成都人的辣飲食的成因。司機說由於成都地處盆地,氣候潮濕,很容易得風濕,吃辣會出汗,對身體有好處的,對治療風濕有壹定療效。這真的是氣候影響壹個地方的飲食的最明顯的寫照。
(三)成都的人文風情
每座城市都有屬於它的聲音,每個時代也都有代表它的歌曲。因為壹首歌,愛上壹座城,2017年,趙雷的壹首《成都》成為爆款,壹段民謠裏質樸的故事,唱進了許多人心裏,引發了全國聽眾對成都這座城市的無限向往。
當年的我,聽到《成都》這首歌,也曾對成都做過很多遐想。2018年的國慶節假期,還計劃去壹趟成都遊玩。當時由於各種因素,最終沒有去成。
這次趁著出差的機會,去到這座因趙雷的壹首歌而成為網紅城市的成都,體驗壹下歌裏所唱的“在那座陰雨的小城裏”的“小酒館”,終於知道了為什麽說是陰雨的小城了,成都地處盆地、氣候濕潤、經常下雨,所以陰雨是壹種常見的現象。走在成都的寬窄巷子、玉林西路上,有壹種小城慢生活的悠哉感。
這次來到這座網紅城市,順便去了歌中所唱的“小酒館”進行打卡,不得不說小酒館真的很小,裝30個人就顯得很擁擠了。小酒館外面顯得分外熱鬧,各地慕名而來的遊人紛紛與小酒館合影留念。
以上就是短短幾天出差在成都的感受,這是與成都的初次會晤帶給我的印象,有壹種以旁觀者、觀光客的心態看待成都。而對於我長期生活所在的廣州,我有壹種難言的深情,正如這次去成都出差見的合作方壹樣,他們作為成都人,長期生活在成都,對成都的深情從言談舉止中就可以表露出來。
記得結束出差那天晚上,坐飛機到達白雲機場,看到機場上黃色的燈光,我有壹種熱淚盈眶的感覺,有壹種感慨:終於回到了我所熟悉的城市,這裏有我的熟悉的回憶。當然,我的腦海中也多了壹份對成都的回憶。與壹座城市的連接熟悉,需要多次接觸,時間久了、次數多了,自然就會有感情了,正如廣州之於我是這樣,成都亦會是這樣,壹切都是緣分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