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在西安,有壹種生活叫“安定門”

在西安,有壹種生活叫“安定門”

這裏在城墻根下,充滿著歲月沈澱的 歷史 韻味。

這裏街巷連著街巷,隱藏著老西安人最真實生動的生活。

這裏算不上 旅遊 區,卻讓妳走走停停壹兩天都不會厭倦。

這裏還有著本地人喜歡的各類 美食 。

這裏便是 西安“安定門”

壹個本地人習以為常、外地人並不了解的地方。

安定門,也就是西安人所熟悉的 “西門” ,西安城墻18座城門的壹座。

隋唐時,它是長安皇城西面的中門“順義門”。明洪武年間擴建西安府城時,這座城門沿用下來,改名為“安定門”。

安定門是規模可媲美西安南門的壹座城門,保留有完好的 甕城、箭樓和城樓 。每天都有無數的車子和行人從安定門兩側的城門洞通過,車水馬龍,忙忙碌碌。

安定門不僅是壹個城門,更是西安少有的還保留著老城味道的片區。

因為地處西安城墻景區,所以這裏風景優美而充滿古典韻味。又因為安定門內是老居民區,有無數條老巷子,所以它有又散發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很接地氣。

黃小黃最近 在安定門附近住了兩晚上,白天有點空暇時間便去街道漫遊,竟然被這裏迷住了, 有不少新發現。

這還挺神奇的,要知道,我已經是長安城的老居民了。

我把在 安定門生活的樂趣梳理為6條 ,來看看妳有沒有興趣吧:

1、零距離登城墻

從安定門可以登城墻,這裏也設了檢票口,因為知名度低,來這裏的遊客相對較少,能以比較從容安閑的姿態靜心感受城墻的巍峨。

妳知道嗎,西安城樓上的“安定門”是陜西首任都督張鳳翙寫的。

西門甕城的老槐樹下還有壹口老井,那就是過去西安城內最有名的甜水井——“西門大井”。

2、逛環城公園

環城公園很漂亮,很好玩,以至於很多人會忽略在古代時,這個由護城河與城墻組成的區域其實是城防系統的重要部分。

今天,這裏左有城墻高大巍峨,右有護城河碧波蕩漾,小橋流水,樹木蔥蘢,退休老人們沒事在這裏打打乒乓球、健身、餵魚、看鴨子、唱秦腔,比年輕人宅在家裏刷手機有滋有味得多。

3、走走南馬道巷和北馬道巷

西安城墻外是環城公園,城墻裏是“順城巷”,而不同區域的順城巷有不同名字。在安定門,北邊的順城巷叫 “北馬道巷” ,南邊的順城巷叫 “南馬道巷 ”。名字也很好理解,明清時,這裏是駐城官兵跑馬的巷子。

南、北馬道巷名字好聽,但沒有多大意思了,因為已經成了車行道。不過有了城墻這個大背景,很適合文藝青年拍美美的旅行大片。

4、逛小巷子

這是黃小黃最喜歡的環節,小巷子的內容是最豐富的,因為這裏開滿了各種小商店,住滿了人家。

安定門附近,尤其是城墻裏面,是西安的老居民區, 南有駱駝巷、夏家什字、柴家什字、東梆子市街、西梆子市街、菜坑岸等。北有東舉院巷、西舉園巷、早慈巷、香米園等。

黃小黃這兩天住在安定門內的北邊區域,臨近回坊,這裏的“老西安味道”尤其濃厚。七拐八彎穿過西舉院巷、東舉院巷,鉆進了壹條 新寺巷 ,突然間別有洞天,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擠擠的樓房,窄窄的街道,老房老院門,巷子裏曬太陽的街坊……這不就是老西安嗎?透著壹股慢悠悠的味道,誰能想到這裏竟然是西安的核心區呢?

5、品 美食

享受 美食 是人生最必要的幸福之壹。 安定門的小巷子裏,藏著很多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 美食 ——當然,外地人也很有可能吃不慣。

黃小黃挑自己知道的說。 夏家什字 是壹條 美食 街,黃小黃曾在這裏吃過壹次泡饃,味道非常經典。

南馬道巷有壹家陜菜館 ,經營陜西幾乎要失傳的官府菜,比街頭館子貴壹點兒,逢年過節偶爾吃壹頓也吃得起。

早慈巷深處,有壹家泡饃館 ,孤孤單單地開在偏僻地方,壹到飯點卻擁滿了食客。

食客們坐在人行道上的低矮塑料凳子上,電動車停在壹旁,邊掰饃邊聊著天,路邊的樹上掛著幾個鳥籠, 只是看看都感受到了安閑的幸福。

東舉院巷裏,有壹家尤素福餃子 ,清真的,六種餡料——牛肉韭黃、牛肉蓮菜、牛肉蘿蔔、牛肉韭菜、牛肉芹菜、牛肉茴香都特別鮮美。每天最晚只經營到晚上七八點,去晚了就吃不到了。

6、探秘 歷史

走在安定門附近, 隨時都有可能和 歷史 來壹場偶遇。

黃小黃在安定門的地下通道附近,無意間發現壹塊石碑,上面刻著大大的“唐”字,走近壹看—— 是唐大理寺遺址的碑 ,大理寺為唐代中央政府的審判機構,相當於現在的最高人民法院吧。

在兒童公園門前,有壹條巷子叫“貢院門”,原來這裏就是“陜西貢院”的舊址,貢院門因正對貢院大門而得名。

也難怪,兒童公園裏有許多老石雕,公園外的巷子壹邊叫“東舉院巷”,壹邊叫“西舉院巷”。

安定門,不僅僅是壹個門, 更是壹種充滿老西安煙火紅塵味的生活 ,有時間了來轉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