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地區的芝麻糖,有長圓筒形,條形,平板形,顏色為乳白,體亮晶明,香甜酥脆,味道純正可口,營養豐富,並有和胃順氣、止咳和醫治便秘等作用,已有500余年的歷史。
山東美食——芝麻糖:山東省菏澤市曹縣韓集大劉莊芝麻糖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香脆可口,綠色營養,集五谷(小麥、小米、大米、黍子、芝麻)之精華,進多重發酵手工制作的傳統休閑食品,至今還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明洪武二年(1369年),劉氏祖伯仲二人自山西平陽府洪洞縣老鸛窩遷魯,定居曹邑西北韓集東北二裏許,因系長門,故稱大劉莊。
大劉莊麻糖粗細均勻,芝麻沾滿不露皮,每根麻糖中間都有129個小孔,兩端封口不通氣,食之酥脆,香甜適口,以香、甜、酥、脆四大特點久負盛名。青晨食品的經理劉洪平談及大劉莊生產麻糖歷史,村裏老者說,他們前十多輩子都加工麻糖,是祖傳手藝,誰也搞不清具體從哪個年代開始的,傳說起源於明朝正德年間,已有四、五百年歷史,因其味美可口,香酥脆甜,清朝順治年間,成為貢品,得到皇上賞賜。
大劉莊麻糖主要原料是精選大米、小米、大麥、芝麻,選料嚴格,制作精良,工藝繁多,循序有章,每道工序都要恰到好處,把握好火候。時在冬月,始做麻糖:第壹步是熬糖稀,先將精選大麥用溫水浸泡壹個星期時間,溫度控制在26-27℃,泡出大麥芽,用石碾碾成芽漿,再精選大米(或小米),把大米像蒸幹飯壹樣蒸熟,然後混合大麥芽漿摻好拌勻,裝進大缸,用沸水潑澆進行發酵,兩個小時後,即可淋出糖漿,再進行熬制,即成糖稀;第二步是制作半成品,將糖稀再進行熬制,使之變稠,制成糖飴,冷卻到壹定溫度,再加工,成為半成品;第三步加工成品。將半成品在30℃高溫加工房內進行摔打、抽拔、制孔,每根麻糖要求129孔,然後沾滿精選脫皮芝麻,擰成麻花狀,稍微冷卻涼溫成為成品麻糖。
拿起壹根做好的麻糖,放到嘴裏不用咬嚼,就會感到已經粉碎,仔細品嘗,感到滿嘴生香,有時吃不好就會往地上掉渣的,必須用手捂著吃,大劉莊麻糖與其他市面上所銷售的絕對兩個概念,從養生說來講,利生益壽,涵養心田,健脾克食。
因做工講究,程序復雜,溫度要求高,大劉莊麻糖壹年只能生產四個來月,產量100噸左右,供不應求,在菏澤享有名氣,不少外地人專程來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