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巴沙魚是什麽魚?
巴沙魚屬鯰形目魚類,是湄公河流域中壹種特有的優質經濟魚類,越南音譯為“卡巴沙”,意思是“三塊脂肪魚”,因為該魚在生長過程中,腹腔內積累有三塊較大的油脂,約占體重的58%。巴沙魚生長周期較短,容易飼養,體重可達15公斤左右,產量高,市場價格也普遍偏低。與此同時,因其肉質細嫩,魚刺極少,味道鮮美,方便食用而經常出現在日常餐館和家常菜之中。
二、巴沙魚到底能不能吃?
這些年,美食坐家經常聽到壹些朋友說,巴鯊魚是不適合人類食用的。他們之所以說巴鯊魚不能吃,是因為該魚多出產在東南亞的熱帶地區,它在宰殺以後會經過速凍處理(俗稱包冰),而且當地人並能延長它的保質期,會加入壹些防腐劑和添加劑(俗稱泡藥),這些物質對人體有害,即使是新鮮的巴沙魚體內也含有較多的寄生蟲,人們吃了這種魚以後,會讓身體內出現寄生蟲,引起腹痛腹瀉等不良癥狀。對於“泡藥”這個概念,我們大可不必談虎色變,所謂的泡藥其實是指對魚肉進行的壹種常態保水處理程序,它會使得魚肉看上去更加白嫩且水分飽滿,口感也會更加嫩滑。至於“包冰”,是為了保護巴鯊魚表面的水分不易蒸發,減少其營養價值和商品價值的損失,方便運輸的目的。另外,大家在吃巴鯊魚時,也不用過多的為它體內的寄生蟲而擔心,因為這些寄生蟲怕高溫,只要經高溫烹煮就能讓其失去活性,完全可以放心吃。
三、吃巴鯊魚到底有沒有危害?
美食坐家多年的實踐證明,只要吃那些質量好的巴沙魚,對身體是沒有什麽危害的,但如果購買到那些處理不當或者腐爛變質以及含有過量防腐劑的巴沙魚,在食用以後,就會對身體產生壹定的危害,如出現惡心、嘔吐、皮膚丘疹等癥狀。正常情況下,適當吃巴鯊魚不僅對身體沒有危害,還可讓人體吸收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和多種礦物質,能滋補強身,對防止視力下降和貧血等都有壹定輔助作用。
四、巴沙魚到底有沒有刺?
吃過巴鯊魚的人都知道它是壹種沒有刺和魚皮的單純魚肉,但完整的巴沙魚其實還是有刺的,只是它細小的刺很少,所以比較適合日常食用。壹般國內賣的巴沙魚常見的就是巴沙魚片,那是提前經過處理後片成魚片的,所以常見的都是冰凍的,無刺的巴沙魚。
五、巴沙魚到底是不是龍利魚?
有人認為,巴鯊魚就是龍利魚,其實龍利魚是鰈形目舌鰨屬的壹種魚類,生長於深海之中,屬於壹種優質海魚,它的營養價值比巴鯊魚高,因此它的市場價格也更高。但因為二者口感相似,處理後形態也無過多差異,很容易被不良商家進行概念的混淆,以次充好。從外形上看,龍利魚的體型呈扁平狀,而巴沙魚的體形較為寬大。
六、怎樣挑選巴沙魚?
如果是整魚,挑選時可用手指去擠壓魚身,若按下部位能馬上回彈,說明這魚新鮮,若緩慢反彈或按處出現凹點,則不新鮮。如果是去皮凍魚,挑選時可先觀察魚身的顏色,以白色或粉色的為佳;再觀察魚身的紋理,紋理應清晰,無明顯萎縮和幹癟的魚肉,這才是好的凍魚。
七、巴沙魚怎麽做更好吃?
1、香煎巴沙魚:
①冷凍巴沙魚放在常溫下自然解凍。解凍的魚肉如果有點大塊,可從中間切壹兩刀,便於之後的操作。表面水分用廚房紙巾擦幹,撒少許鹽和胡椒粉腌8~10分鐘。
②將蔥、姜、蒜和青紅椒各適量都切成碎末,備用。
③做醬汁,生粉、蠔油、白糖、黑椒粉和水各適量,攪拌均勻,備用。
④不粘鍋燒熱,倒入適量菜籽油煎熟,放入巴沙魚魚片煎炸,煎炸至兩面金黃即可盛入盤中,擺好。用鍋中剩下的油,將之前切好的蔥姜蒜和青紅椒末倒入鍋中翻炒,炒到香味出來,倒入調好的醬汁,繼續翻炒,等鍋中開始冒泡的時候即可關火。然後把醬汁淋在煎炸好的魚上即成。
2、清蒸巴沙魚:
①巴沙魚切片,加料酒、鹽、姜、蔥各適量腌漬10分鐘左右。
②生姜切片之後切絲,在盤底先放壹些,把魚片放盤裏,魚片上再放姜絲。
③蒸鍋水燒開後,將魚片連盤放入鍋裏,大火加蓋蒸5分鐘左右。
④魚蒸好後把魚上面的姜絲拿掉,重新放上鮮姜絲,倒入適量蒸魚醬油。
⑤鍋裏放油煎熟,倒入蒜蓉,炒到金黃,然後把熱油和金黃的蒜蓉澆在魚肉上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