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萬峰林六日遊青島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青島有什麽特點?

萬峰林六日遊青島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青島有什麽特點?

1.白廟芋頭

白廟芋頭來自即墨市鰲山衛鎮西部的白廟山。嶗山獨特的天然山泉和富含微量元素的沙質壤土,使白廟地區出產的芋頭肉質潔白,品質優良,成為風味獨特的無公害農產品,在青島久負盛名。苗芋具有甜、軟、粘、滑四大口感特點,營養豐富。經有關部門鑒定,白廟芋頭幹蛋白質含量為14%,脂肪含量為2.43%。此外,還含有較多的鈣、磷、維生素B1、維生素、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同時,白廟芋頭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吃白廟的芋頭,活了壹年多,天天健康。白廟芋頭區白廟芋頭產於青島即墨市鰲山衛鎮。該鎮位於即墨市東部,東臨黃海鰲灣,南接嶗山區。轄區面積96.96平方公裏,人口5.3萬,耕地3.3萬畝。白塔羅位於鰲山衛鎮西部,北至溫泉,南至大龍路,東至西環路,西至龍山。轄孫家白廟、秋楠白廟、紅星等63個行政村。

2、金口玉芽芹菜

青島即墨市金口鎮海壩村具有獨特的海洋地理位置、土壤和氣候條件,自古就有種植芹菜的傳統。這裏出產的芹菜,外觀翠綠,植株挺拔,莖幹堅實脆爽,幼如玉,狀似玉樹,口感清爽爽口。海堤村充分利用這壹資源優勢,組織農民成立了以發展特色芹菜產業為重點的專業合作社,先後有120戶村民加入合作社,占全村總戶數的71%。各級市政府積極支持本村“壹村壹品”建設,每棟大棚補貼1萬元,冬季每棟大棚提供2萬元貼息貸款。如今,海堤村的芹菜不僅從過去的壹家壹戶發展到合作社、公司,也從單捆芹菜發展到分級加工包裝成箱。2010年,全村芹菜種植面積420多畝,占耕地面積的70%;芹菜畝產純收入達萬元以上,全村芹菜產業收入195萬元,占農業總收入的75%;全村人均純收入10800元,比全鎮高出25%。

3、即墨邊緣

清末即墨的修邊,小紐扣(又稱捏繡)、刺繡等手工工藝在即墨民間廣泛流傳。農村婦女刺繡鞋面、枕頭、婚紗、服飾等。做工精致,花樣繁多。1918年,黃瓦村(今石峰店鎮)的手工藝人陸通過英國商人在煙臺開辦的德仁洋行,引進了意大利手搖花邊底樣。試種成功後,他在即墨市北館投資創辦了裕民花屋,專門從事技藝的管理和傳播。隨著手搖花邊的流傳和發展,許多民間藝人在加工制作過程中不斷吸收小紐扣、刺繡等工藝特點和針法,逐漸形成了壹套獨具民族傳統特色和地方藝術風格的工藝針法。因為這種工藝針法是在即墨民間演變形成的,所以人們把這種針法制作的花邊稱為即墨手工花邊,也就是即墨邊的雛形。此後,工匠們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創新,逐漸發展形成了品種繁多、用途廣泛、外觀絢麗多彩的即墨包邊。

4.即墨老酒

即墨老酒在清代被稱為老幹榨,又稱黃酒。1932年,即墨有500多家米酒作坊,年產量50萬斤。1949年即墨解放後,縣人民政府在老酒館的基礎上建了即墨黃酒廠。為了區別於其他地區的黃酒,該廠將其黃酒正式註冊為即墨老酒。即墨老酒的主要原料是小米、麥曲和水。在釀造過程中,我們繼承並發揚了古代的六法,即黍須齊、蘗須彎、水泉須香、陶須好、烘須凈、火劑須得。所謂小米壹定要整齊,就是用的小米壹定要飽滿均勻,沒有雜質;分蘗時,也就是每年都要在幹凈、通風、透光、恒溫的房間裏制曲,使其產生豐富的糖化和發酵酶,壹年後按最佳使用。水壹定要香,就是用水質好,礦物質多的嶗山水;陶器必須是好的,即釀造過程中使用的容器必須是質量優良的陶器;燒酒必須幹凈,即使用的工具和容器必須經過嚴格的加熱、燙漂和消毒,防止汙染,保持酒的味道幹凈純正;劑壹定要火,就是蒸飯的溫度壹定要焦而不焦,棕紅有光澤,剛剛好。

5.海堤村的芹菜

青島即墨市金口鎮海壩村有169戶556人,耕地面積600畝。該村重點發展特色芹菜產業。2010年芹菜種植面積420多畝,占耕地的70%。芹菜種植戶達到105戶,占全村總戶數的62%。全村農業總收入260萬元,芹菜產業收入195萬元,占農業總收入的75%。芹菜畝純收入達1萬多元,全村人均純收入1.08萬元,高出全鎮25%。海堤村自古就有種植芹菜的傳統。海堤村芹菜的優良品質,得益於村莊周邊獨特的海洋地理位置、土壤和氣候條件。這裏出產的芹菜,外觀翠綠,植株直立,莖幹堅實脆爽,看起來嫩如玉石,看起來玉樹臨風,口感清爽爽口。2010年被評為青島市著名品牌。然後海堤村依托金口玉芽品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標準化基地建設為主線,擴大基地規模,促進了村裏芹菜生產向標準化、規模化發展,提高了土地產出效率,增加了農民收入。

6.臥螺子缸

臥螺子崗龍山街道南臥螺子村南山北坡有壹層自西向東延伸的粘土層,傳統手工藝。它大約有6米寬,10米深,它的粘土很細,又粘又硬。捏成塊狀,在太陽下也不會開裂,水泡也不會破。明代,當地人用這種細泥制作碗、壺、盆等器皿,深受使用者喜愛。然後這些粘土被用來制作不同大小的罐子來儲存谷物和水。這種圓柱體質地堅硬,表面有光澤,與石頭叮當作響。它的水是不可滲透的,它的糧食儲存不會發黴。1981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臥螺子缸的生產達到頂峰,參與生產和銷售的戶數和勞動力達到全村的80%。產品銷往膠東半島和東北三省各地。到2002年,該窯已被關閉。

7.歐洲大鳥籠

大鳥籠第七鎮大歐各莊村的鳥籠制作始於明代,以工藝復雜、造型美觀、品質優良、具有獨特的欣賞和收藏價值而在國內久負盛名。清朝順治年間,歐洲大鳥籠進入北京市場,受到京城的兒子孫子和富家子弟的賞識,爭相購買。歐洲大鳥籠壹時成名。流行的簸箕、毛子港的興起、歐洲大籠進入北

膠州灣雜色蛤蜊,學名菲律賓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屬於軟體動物門、雙殼綱和蛤蜊科。膠州灣雜色蛤不是真正的雜色蛤。真正的雜色蛤雖然形態上與膠州灣雜色蛤相似,但口感較差。755-79000這本書介紹了菲律賓雜色蛤的習性和分布:它們喜歡生活在淡水流入的平靜內灣的多沙和沙質海底。垂直分布,從潮間帶到海底10米深。廣泛分布於黃海、渤海沿岸,南可達廣東雷州半島。雖然分布很廣,但這種產於膠州灣的文蛤品質最好。由於大沽河和洋河分別從膠州灣城市的左右兩側流入膠州灣,地處兩河入海口之間的膠州海域水質最適合文蛤生長,食物豐富,所以出產的文蛤品質絕對上乘。其皮薄肉厚,肉質細嫩,味道微甜可口。它既不像魚也不像蝦,獨特到壹吃就忘不了,百吃不厭。

9.即墨煎包

即墨鍋貼是山東青島即墨市的特色小吃。即墨鍋貼制作工藝精湛,面皮軟硬適中,金黃色,晶瑩剔透,香脆鮮軟,深受食客贊賞。即墨傳統上以吃煎餃聞名,俗稱火爐餃子,在舊社會也被稱為鍋鍋籠和煎餃。它最初是由即墨市胡加村的胡姓祖先創造的,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郭煎包出名後,即墨市的餐飲業競相學習胡家傳的技藝。胡氏家族倒閉了,也就是董在城南的,繼續經營。至今,水餃的制作技藝已廣為流傳,虢國的籠竈遍布全縣城鄉。到清末民初,即墨的虢國籠竈進入全盛時期。1953年秋,在青島城鄉物資交流會上,即墨飲食企業應邀參加。會上,即墨的爐包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贊賞,爭相品鑒。如今,即墨的竈臺包雖然不是用鍋鍋籠鋪成的,卻以其制作工藝和獨特風味而聞名。1985年被山東省商務廳列為著名地方食品之壹。即墨煎餃的主要原料是精粉、瘦肉、蔬菜、海鮮、植物油和各種調料。

10.虎頭鞋和帽子

虎頭鞋虎頭帽宜豐店鎮大沽河沿岸流傳的虎頭鞋、虎頭帽、布老虎等手工藝品歷史悠久。經過多年的演變,雖然這些手工藝品的材料和色彩發生了壹些變化,但其原始和原始的品質仍然保留了下來。虎頭鞋、虎頭帽、布老虎都是手工縫制,用各種布條、麥麩、紐扣、線等日常常用原料制作而成。這些器具是剪刀、針等。這些手工藝品既有觀賞價值,又有實用價值。其中,虎頭鞋和虎頭帽有不同的顏色和款式,供男生和女生表達不同的意思。壹般男紅女綠,意為“紅官綠夫人”。在黑暗中,男生成長無病無災,女生成長為皇後。布料可以用作家居用品和兒童枕頭。既美觀又舒適,給父母對孩子成長的美好祝願。它只存在於這個鎮的毛公泊村和孫嘉村,只有少數老年婦女掌握了這種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