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動畫詮釋中國元素
我認為這只是展示了中國元素的皮毛。中國元素有很多亮點,都可以在動畫中大放異彩。如何在創作中將兩者結合起來,需要多種因素的配合。我想強調耐心——如果妳找不到亮點,妳可以馬上做,幾個晚上把書趕出來,幾個星期拍壹部電影。講好、講透“中國故事”很難。像《功夫熊貓》壹樣,據說它花了65,438+05年來準備,400多人花了20,000多個工作周。就連阿寶和“五俠”吃飯時碗裏的面條數量以及針灸時插在阿寶背上的針數都壹清二楚...我不是說有速度就沒有精品,但大多數以速度取勝的創作都缺乏細節和生動性。——劉穎廣東不能因為長城出現在動畫作品中,就簡單地認為長城加入了中國元素。妳必須展示長城的起源、功能、意義或背後的故事。這樣,長城就不會只是壹個“背景”,讓人看到後感到模糊不清。中國地大物博,地域特色十分鮮明。我認為動畫作品更能表現出地域特色。比如《中國小當家》(日本)對川菜和烹飪的神化和誇張,讓觀眾在熟悉中獲得新鮮感和神秘感。比如《大聖》中的子龍在中國江西廬山修行,他最著名的絕招“廬山真面目龍霸”讓我在小時候就知道了這個地方。現在,對於動畫和中國元素的結合,我們的評價標準似乎取決於作品。例如,如果中國的壹座古建築,如長城,出現在外國人拍攝的電影中,我們認為它具有中國元素。事實上,國產動畫中的中國元素更多,但我們有時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而忽略了它,或者我們期望過高而失望。國產動畫雖然有壹頂“國產”的帽子,但它無法在壹部電影中展現中國的所有元素。——河北王彭年動畫需要中國元素是因為動畫可以為中國文化的傳播服務,而不是將中國元素作為動畫作品營銷的噱頭。這是國產動畫和國外動畫的壹大區別。在我看來,中國文化是壹種思想和精神的傳承,體現在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壹些基本原則中,體現在我們的審美傾向和價值觀中。它可以將我們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區分開來,並給我們壹種歸屬感和自豪感。以“《功夫熊貓》”為例。盡管影片中的場景和動作充滿了中國味,但主角仍然是非中國人,他的表情隱約有好萊塢電影明星的影子。——如何將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與徐飛新興的動漫產業相結合,展現文化的力量和動漫產業的活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壹個重要課題。下面我們分別討論。第壹,選題與動漫產品的故事內容和文化氛圍直接相關,而動漫產品的名稱往往與選題直接相關。例如,我們壹看到《白雪公主》這個名字,就知道這是壹個具有歐美文化背景的故事。因此,選題是推動動漫產業與民族文化結合的最重要環節。第二,編劇選題後,動畫產品的民族化要靠編劇去提煉。如何將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的選題提煉為便於畫家和導演制作、充分體現選題初衷的劇本,對動畫產品的編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三、表現手段在制作動畫作品時,借鑒中國傳統藝術形式是彰顯中國特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吸引國內外動畫消費者的法寶。事實上,從中國動畫產業發展的早期開始,中國動畫工作者就在這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成功的嘗試。幾十年來,在中國漫畫中,有各種各樣的漫畫,如水墨漫畫、剪紙、皮膜、拉毛漫畫、貼紙漫畫、木偶電影、泥塑和木偶電影。四。形象設計形象設計直接反映了動漫產品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對受眾具有直接的吸引力。動畫形象的設計關系到動畫產品的正版和播出市場,也關系到衍生產品的銷售市場。為了使具有中國文化氣息的動畫產品在市場上獲得更大的份額,我們必須在這壹環節上付出更多的努力。五、配音和配樂在配音方面,建議最好不要讓大人用聲音給孩子配音;在音樂方面,中國的民族文化中有許多寶貴的資源,如竹絲民樂、地方戲曲等。我們應該對中國音樂與動畫產品的結合給予足夠的重視。試想壹下,如果我們的動畫片由其他國家翻譯,配音自然會變成外語,但電影中的背景音樂和歌曲仍然會保留下來。此時,動畫語言和音樂可以充分發揮其無邊界和跨年齡的特點,並展示中國動畫產品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