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豐富自己的作文素材

豐富自己的作文素材

如何做好作文素材梳理    高考直接涉及到、直接要大家討論社會熱點的可能性不大,但會考查考生的認識水平、思維能力、閱讀視野、情感態度、價值取向等,所以最重要的還是提高自身的認識水平、分析水平及社會關切度。這樣,無論遇到什麽樣的高考作文都不會“囊中羞澀”了。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高考前的這段時間裏,我覺得可以對過去的閱讀、觀察及頭腦中的有關積累做如下梳理——  壹是認真研究、熟悉至少壹個人物。這個人物,既可以是歷史人物,也可以是文學作品中的文學形象,也就是說既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虛構的。當然,如果是現實中的人物那就更好,特別是新近為大家所熟知的公眾人物,那更新鮮、醒目。比如,金晶。我們要研究她的性格、成長、重要事跡,記住她說過的經典的話、經典的行為,要從中有所啟示。  其次要有兩本書墊底。實在讀得少,課本熟悉了也行。比如我們如果把蘇軾選入高、初中的詩文匯集在壹塊兒,就可以大致把握住了他的壹生。再思索他的壹生、他的詩文對我們當代人有什麽啟示。比如《前赤壁賦》,它實際上展示了蘇軾拯救自我的壹次努力。文章通過主客問答,最後說服自己雖遭貶斥但擁有了“山間之清風、江上之明月”,重新發現了自我的價值,於是“相與枕藉,不知東方之既白”。這對我們現代人應該也是具有相當大的啟示意義的。如果實在都不熟悉,我勸妳踏踏實實看幾個電視專欄節目,也算是“亡羊補牢”之舉。比如東方臺的“可凡傾聽”,壹期壹個人物,我們如果認認真真地看幾期,記下了嘉賓的重要言論、重要事件特別是獨特的細節,再加上我們自己的理解、思考,完全可以成為我們考場上的新鮮素材。  同時,還要回顧、積貯至少三個生活細節,家庭壹個、校園壹個、社會壹個。光記住這些感人的瞬間還不夠,還需要反復玩味其中感人的“點”在哪裏,揣摩觸動妳的原因,挖出其中包裹的核心價值(歷史的、社會的、哲學的甚至是倫理的),反思自身與當下社會的麻木、無奈、缺失、困境及潛藏的危機,從而引出更深刻的東西來。比如,這幾天我們守望著四川大地震的點點滴滴,被壹個個細節感動著,但流淚之余、感慨之余,我們是不是思考得更深了壹些?好在我們讀到了這樣的文章——  《朱少華:壹次災難就是壹次人性的涅槃》  15日,汶川強震已進入第四天,德陽市東汽中學譚千秋老師的遺體被找到時,是“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的。通常災難來臨人會躲在課桌下,雙手護頭,而譚老師在那壹瞬作出如此反應讓人驚嘆和感動。正是這個特殊的“姿勢”令四名學生在他的身體和課桌的***同護衛下“死裏逃生”。而在災區,還湧現出了數不清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重慶市兩個***有55名遊客的旅遊團隊行進在距汶川50多公裏處,地震到來,龐大的隊伍在兩名不足1米6的小女子的指揮下迅速集中到了公路邊的平壩上。在傾盆大雨和大地的顫抖中,這支特殊的隊伍互相扶持、互相鼓勵。男人們找來壹片塑料膠袋,拆開攤平頂在頭上,大家圍成壹圈,女人和小孩在裏面。走走停停5個多小時後,這支隊伍終於見到了救援者。“壹起活下去是唯壹的信念,我們從彼此的依賴、信任、扶持中獲取動力。”  許多在平常生活中難以見到的情景,也是我們苦苦追求的人性光輝,都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沒有事先宣傳提倡,也不可能進行發動,但老師舍命保護學生,幼兒園的阿姨犧牲自己護著孩子,年長的護著年幼的,男人保護女人,這在地震災害到來之後幾乎成為天經地義的規則,那麽自然。而全國各地救助者的表現同樣讓人感動:全國各地踴躍捐款,獻血者幾乎把每壹處血站“擠爆”;成都數百位“的哥”自發前往都江堰搶救傷員;南京壹名約60歲的乞丐穿著打補丁的衣服,腳上壹雙破爛的涼鞋,手中還拿著壹個討飯碗,卻把乞討來的壹角兩角零錢換成百元鈔票塞進了募捐箱……這樣感天動地的場景,在這場大災難的背景下,發生在人們普遍感到社會“變冷了”的現實中。  近幾年來,社會很多人都感到我們的道德在“滑坡”,人性變得自私。現在看來,這種感覺其實是被壹些表象所蒙蔽了。我們的道德、我們的人性不僅沒有缺失,還異常的豐富,異常的火熱,它的蟄伏其實是在等待“時機”。而當社會最需要的時候,這種無限美好的品德和人性就會自然暴發出來,成為拯救生命、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現在這場災難恰恰檢驗和詮釋了這個規律。我們為在災難中失去的同胞痛哭,同時也為四川和全國各地的父老兄弟在災害中湧現出這麽高尚的品格而欣慰,更為我們的道德和人性在這場災害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考驗而自豪和驕傲。  壹次災難就是壹次人性的“涅槃”,也是壹次巨大的轉變和進步。現在抗震救災還在繼續,我們還在和死神爭分奪秒搶時間。在往後的日子裏,必將還會發現並湧現出的人性光輝,這就是我們的精神、信心和勇氣,有了這種精神、信心和勇氣,我們必將戰勝災害,奪取抗震救災的最後勝利。我們更希望在奪取抗震救災最後勝利的時候,人們能擦幹眼淚,把在這場災難中暴發出來的人性光輝繼續發揚,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因為,這不僅是國家的需要,社會的需要,更是我們每壹個個體最迫切的需要。  最後推薦四個重要話題:  ——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問題。包括:感恩、心理及身體健康、自我認識及其代際特征、教育及其影響、成長環境、理想信念等。比如“艷照門”事件的影響、早些年的“超女”。  ——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與自然的關系到底該如何梳理?動物、植物倫理,科學的雙刃劍,等等。2008春的雪災,“手足口病”的流行,緬甸的風暴潮,四川“5·12”地震,甚至包括喧囂壹時的“華南虎”事件。  ——傳統文化的繼承。首先要梳理的哪些是傳統,傳統中哪些需傳承,哪些需要拋棄?以及作為載體的傳統節日、書法、母語等的困境與發展。還有“國學熱”、文化普及娛樂化(如“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因為婚外情”)等。甚至傳統建築如古老村落、歷史街區的保護等話題都最好有自己的壹些思考。  ——“和諧”。在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的沖突下我們如何與異質文化、潮流文化、主流文化相處?這就是個“融入”的問題。姚明就把自己比喻成壹粒沙,因為進入了NBA這片大海便被融合成了壹滴水。他的話很精彩:“把壹粒沙投入大海不等於把壹滴水滴入沙漠,因為前者是融入,後者則是消失。”在我看來舉奧運、世博都應該是古老的中華民族主動“融入”世界的努力。除了外部和諧之外,還要關註內部和諧,要關註弱勢群體、社會低層人的生存狀態。向他們投去的眼光,也是凈化妳的心靈、提高妳的精神境界的壹條很好的路徑。  高考作文命題的形式和內容,是誰也無法預測的,我們所能做的只有豐富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在做了以上這些梳理之後,我建議妳再做幾次“壹題多做、壹材多用”的訓練,我以為妳就可以從容、瀟灑地走向考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