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餅的由來
近幾年,京城出現許多制售京東肉餅的小飯鋪。來半斤肉餅,加壹碗綠豆米粥或紫米粥,成為壹種風味快餐。京東肉餅源自民間,年代久遠。據說,明初永樂年間曾傳入宮中,成為壹種宮廷小吃。自此,身價倍增。制作方法日益精進。以通縣、順義壹帶最為有名。 京東肉餅是京式傳統面食。選新鮮瘦豬肉末500克,甜面醬50克,蔥末250克,香油、鹽、味精、姜末適量,拌勻打開成餡。將面粉1000克加700克溫水或涼水,攪拌揉成面餳,略放使之滋潤。制餅時,預將餅鐺燒熱。把餳好的面搓成條按扁,將肉餡放入包好。再把面劑口朝下搟成壹直徑50厘米左右圓 餅。搟時要先搟外圓,再搟中間,以免肉餅不均或擠出。將肉餅放在鐺上,適當翻轉,待兩面焦黃後刷油。這樣,個大皮薄餡勻,外焦裏嫩,鮮香可口的肉餅就可出鍋。吃京東肉餅,要先切成三角塊,可蘸蒜、醋,配小米粥而食。給予充分肯定。 將白面粉加入溫水和成面團;將牛肉剁成肉末放入大碗中,加入豆豉、黃醬等調味品拌成餡料。白面團餳後揪成大面劑,用手按扁後加入餡料,制成餅狀。餅鐺燒熱後刷壹層薄油,放入餅坯烙至兩面金黃、餡料成熟就成了。無論配腌蘿蔔條、腌黃瓜條,還是再熬點粥,皆可稱為家庭春季美食。 京東肉餅以牛羊肉為餡,每個大則約500克,小的也足有300克。京東肉餅為北京以東夏墊鎮(屬今大廠回族自治縣)楊景祿(別名大麻七)所創制。據傳1770年乾隆皇帝路過此地,曾品嘗過這種肉餅,對其色香味贊不絕口。從此京東肉餅生意大振,至今仍為很多北京人喜愛。 編輯本段材料 餡料:牛、羊肉 約300克--500克 小蔥或大蔥半斤,雞蛋1個。其他就依大家的喜好放吧! 原料:面粉 適量 溫水活成軟面團,醒30分鐘。 編輯本段制作方法 1、涼水和成很軟的面團,醒半小時後揉透。將面團桿成薄薄的壹張大圓皮。 京東肉餅 2、在皮上抹上肉餡:只抹3/4的皮子,1/4的皮是空白的。切壹刀(=半徑長度) 。 3、將面皮成了壹個1/4圓的“扇形” 。 4、封邊兒。 5、和壹般烙餅壹樣:多放些油,中小火烙(千萬不能火大了,否則外面糊了而裏面肉還沒熟!) ,壹面呈金黃色即可翻另壹面烙,快好時再淋壹些“醋水”( 水裏加少許醋)-----據說是這樣烙出來的餅皮比較酥脆香。 編輯本段註意事項 1,面軟才好吃。要用溫水,可以加點牛奶,會比較軟 京東肉餅 2,做餅坯的時候壹定要放足夠的散面,不然會到處粘。 3,註意小火,壹定要小火! 編輯本段京東肉餅的由來 京東肉餅發源於京東三河、大廠壹帶,是很早以前就有的大眾食品。為北京以東夏墊鎮(屬今大廠回 京東肉餅族自治縣)楊景祿(別名大麻七)所創制。據傳1770年乾隆皇帝路過此地,曾品嘗過這種肉餅,對其色香味贊不絕口。從此京東肉餅生意大振,至今仍為很多北京人喜愛。 編輯本段京東肉餅特點 京東肉餅特點是:以牛羊肉為餡,大則每個約500克,小的也足有300克。皮薄餡大、色澤金黃、肉嫩 京東肉餅無筋、典型的北方口味。 早先的京東肉餅皮厚(老師傅稱為"嘴唇子皮兒")、餡足(大多為牛羊肉餡)。吃了以後特別抗餓,故廣為勞動大眾所喜愛。 三河、大廠壹帶的肉餅名師(時任三河市委招待所廚師長)張傑老先生,歷經數十年研究的肉餅制作技藝,對原料進行了改良。如:面粉選用高筋富強粉,助鮮劑由原來的味精,改為日本進口核營苷酸(這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助鮮劑,不僅口感純正,而且對健康有益),肉餡由牛羊肉餡改為豬肉餡,在工藝上,將厚皮改薄皮,並用雙面恒溫電烤鐺鉻制。 特別值得壹提是:民間小餐館沒有單獨供應京東肉餅的,它們通常都是將肉餅和炒菜放在壹起混和經營,這樣就不可避免地要把好料用於炒菜,而把下腳料用於絞肉餅餡。正宗的京東肉餅專業經營夾餡面食,不經營炒菜。壹律用剔除了筋頭巴腦之後的整豬絞餡,所以像裏脊肉、前後臀尖這類好料全都絞在餡中。 提示:食用時,可配辣椒提味、沾米醋解膩。 編輯本段食材營養 羊肉的營養價值 羊肉是我國人民食用的主要肉類之壹,羊肉較豬肉的肉質要細嫩,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膽固醇含量都要少。冬季食用,可收到進補和防寒的雙重效果。 羊肉歷來被當作冬季進補的重要食品之壹。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禦寒能力。羊 京東肉餅肉還可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幫助消化。中醫認為,羊肉還有補腎壯陽的作用,男士適合經常食用。壹般人都可以良用。尤其適用於體虛胃寒者。 羊肉特別是山羊肉膻味較大,煮制時放個山楂或加壹些蘿蔔、綠豆,炒制時放蔥、姜、孜然等佐料可以祛除膻味。吃涮肉時不可為了貪圖肉嫩而不涮透。夏秋季節氣候熱燥,不宜吃羊肉。羊肉屬大熱之品,凡有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咳吐黃痰等上火癥狀者都不宜食用。患有肝病、高血壓、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還有發熱期間都不宜食用。 牛肉的營養價值 1. 牛肉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該季節的補益佳品; 2. 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於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3. 水牛肉能安胎補神,黃牛肉能安中益氣、健脾養胃、強筋壯骨。 豬肉是目前人們餐桌上重要的動物性食品之壹。因為豬肉纖維較為細軟,結締組織較少,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因此,經過烹調加工後肉味物別鮮美。 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豬肉如果調煮得宜,它亦可成為“長壽之藥”。豬肉經長時間燉煮後,脂肪會減少30%—50%,不飽和脂肪酸增加,而膽固醇含量會大大降低。 編輯本段菜系介紹 北京菜又稱京菜。主要指宮廷菜(以仿膳飯莊為代表)、宮廷菜(以譚家菜為代表)、清真菜和地方風味菜。北京地方風味菜由魯菜轉化而來,受其他菜系影響(粵、州、湘、魯、蘇、閩、浙、皖為中八大菜系),品種、口味都有變化。烤鴨、涮羊肉、烤肉是北京特有的三大名萊。八大菜系在北京都有名餐館。較有名的還有孔膳堂經營的孔府菜。 北京小吃俗稱“碰頭食”或“菜茶”,融合了漢、回、蒙、滿等多民族風味小吃以及明、清宮廷小吃而形成,品種多,風味獨特。北京小吃大約二、三百種。包括佐餐下酒小菜(如白水羊頭、爆肚、白魁燒羊頭、芥末墩子等)、宴席上所用面點(如小窩頭、肉末燒餅、羊眼兒包子、五福壽桃、麻茸包等)以及作零食或早點、夜霄的多種小食品(如艾窩窩、驢打滾等)。其中最具京味特點的有豆汁、灌腸、炒肝、麻豆腐、炸醬面等。壹些老字號專營其特色品種,為仿膳飯莊的小窩窩、肉末燒餅、豌豆黃、蕓豆卷,豐澤園飯莊的銀絲卷,東來順飯莊的奶油炸糕,合義齋飯館的大灌腸,同和居的烤饅頭,北京飯莊的麻茸包,大順齋點廠的糖火燒等,其它各類小吃在北京各小吃店及夜市的飲食攤上均有售。謝謝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