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提問:現在買山東煎餅吃,都會加根腸。查了壹下,火腿腸起源於日本和歐美,1987年中國第壹根火腿腸才在洛陽誕生。但是山東煎餅歷史很長了,在有火腿腸之前,煎餅裏面放什麽呢?
山東煎餅存在兩千余年了,最早可以上溯至春秋時期。齊桓公在征伐四海的過程中,為解決士兵的軍糧問題發明了煎餅,因為煎餅方便攜帶,不易黴壞,而且食用簡單快速,非常適合作為軍糧。此後,這種食物就在山東大地廣泛流傳開來,直到現在也是很多山東人為之喜歡的食品。
山東煎餅存在兩千余年了
如今在壹些飯店裏,被切成四方塊的山東煎餅裏會夾上數片火腿腸,壹些街頭的攤點卷上壹根大蔥和菜葉後,也會夾幾片火腿腸或灑上火腿粒。夾灑火腿腸的歷史在山東不超過10年,對此有網友稱:這屬於?很不專業?、?很不山東?的吃法。
那麽,煎餅在火腿腸沒有發明之前,裏面都是卷什麽呢?大蔥啊!這還用說,煎餅卷大蔥嘛。那麽,除了大蔥呢?今天就來說說山東煎餅卷什麽的那些事兒。
山東煎餅按所卷的配料不同,大體可分三類:菜煎餅;肉煎餅;素煎餅。
菜煎餅主要選用時令蔬菜
1、菜煎餅裏可以卷雞蛋、豆腐、粉條、韭菜、土豆絲、胡蘿蔔絲、南瓜絲、青椒、辣椒等。當然不是每次都夾放這些,而是根據季節,選用主要的時令蔬菜,說白了就是有什麽蔬菜就放什麽,沒有特別的講究。
2、肉煎餅裏主要卷豬頭肉,事先煮好肉,油汪汪地拎出鍋來,切成條卷進煎餅裏。還可以卷牛羊肉、魚肉等,不過對於多數人家來說,是以豬頭肉為主。在魯西南壹些地方,至今還保存著煎餅卷油渣的傳統,所謂?油渣?就是肥豬肉煉油後的肉渣。
3、素煎餅就是什麽都不卷,就那麽幹吃幹嚼。也許有人說了,啥都不卷能咽下去嗎?吃過素煎餅的人都知道,把素煎餅壹片片撕開,在嘴裏壹咬嘎嘣脆,感覺如同在吃某種點心。如果放置時間長不脆生了,就壹條條撕著吃吧,細細品味,糧食的香味都在裏面。
肉煎餅更是壹大美味
現在人們最熟知的莫過於煎餅卷大蔥,其實僅是煎餅吃法裏的冰山壹角。古人曾記載煎餅的壹種吃法:?或拭鵝脂,或假豚膏,三五重疊,炙烤?。是說可以塗抹鵝油或者豬油,反復多次烤制,想必這樣的吃法也是什麽都不需要卷了。
1000個山東人就有10000種煎餅的吃法,比如有的人就愛丟進粥裏泡著吃;有的人把炒好的菜每盤夾幾筷子卷進去吃;有的人只願意卷壹根黃瓜吃,而且要事先拍碎;有的人事先把肉菜等切成餃子餡壹樣,炒熟了再卷進煎餅裏?五花八門,不壹而足。
所以,沒有火腿腸的時候,山東煎餅是包卷天下的,只要能吃的都可以卷。就是這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