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百多年積極發展,吉野家分店遍及世界各地如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美國加州及馬來西亞等地區;時至今天,吉野家已在全球擁有超過1100間分店,為各地顧客提供日式美味食品及優質服務。
公司使命
吉野家壹直以良心品質為本,所有食品均采用精選上等材料烹制而成,而且即叫即制,務求給予顧客最新鮮、最高品質的食品。為了能令顧客無論何時何地也能品嘗到唯壹的味美,吉野家壹直始終如壹地追求貫註「良心」的「真正品質」,為全港市民提供快速的服務,舒適的環境以及品質優良、價格合理的美食。
1899年 吉野家的誕生,當時為在於東京都中央區日本橋魚市(大規模海鮮市場)裏的壹家私人餐廳。
1926年 隨著關東大地震(1923年),魚市搬往築地,吉野家也壹起遷至該地。
1952年 開始24小時營業體制,成為當時的有名店鋪(公司成立時曾中斷過壹個時期)。
1958年 繼承了父業的松田瑞穗社長為了使經營牛肉飯的餐廳企業化,出資100萬日元成立了吉野家(12月27日)。
1966年 牛肉飯從已往的120日元漲到200日元。
1967年 將菜單限定在牛肉飯(中碗、大碗)、雞蛋、淹菜(只有築地店因到1973年前後為止壹直使用國產牛肉,價格為250日元) 。
1971年 在琦玉縣成立杉戶加工發送中心。
引進電腦(FACOM230-15)。
新橋店開始24小時營業。
1973年 為采購牛肉在丹佛成立了USA吉野家。
在神奈川縣小田原市第1家FC(特許連鎖)店開業。
1975年 以「BEEF BOWL(牛肉碗飯)」為招牌商品名稱在丹佛開了第1號店。
1977年 國內連鎖店突破100家。
在美國成立YOSHINOYA WEST,INC。
1980年 申請公司更生手續。
1983年 更生計畫得到認可。SAISON集團註入資金,以資本金5億日元重新開始事業。
1986年 因為工場與物流的集中,在琦玉縣成立淹菜工場及配送中心。
1987年 比最初的計畫提前償清更生債權100億日元。
在臺灣成立合資公司臺灣吉野家。
1988年 在日本與經營當肯多娜圈的株式會社D&C合並,公司名稱也隨之改為株式會社吉野家D&C。
1989年 為了推進信息系統化的進程,在實施向大型電腦的機種轉換的同時引進POS系統。
1990年 提出掛牌註冊申請得到社團法人日本證券協會的承認。
1991年 在香港開設吉野家。
1992年 在中國北京開設吉野家。
在洛山磯的國際研修中心成立「吉野家學院」。
1994年 在琦玉縣大利根町成立東京新工場。
1995年 將大阪與名古屋的配送中心合並為西日本配送中心。
1996年 吉野家的國內連鎖店突破500家。
1997年 在新加坡開設吉野家。
開始銷售新品種「牛鮭套餐」。
1998年 從當肯多娜圈事業中退出。吉野家完成在全國開設連鎖店的計畫。
2000年 將股票的面值由1股5萬日元改為面值5千日元的10股。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第壹部上市。
2001年 取得環境管理系統國際標準「ISO 14001」認證。
對咖喱店「POT&POT」實行分公司制。作為株式會社POT&POT獨立。
從價格重新設計的觀點出發將牛肉飯(中碗)的價格由400日元降至280日元。
在菲律賓開設吉野家。
吉野家的內外連鎖店總和超過1,000家。
2002年 在紐約開設吉野家。在上海開設吉野家。
2003年 統括美國拓展業務的控股公司 Yoshinoya America INC.成立。
2004年 在馬來西亞開始展開吉野家店鋪。由於美國牛肉被禁止進口, 暫時停止銷售牛肉飯。
吉野家日本國內店數突破了1,000家。
在中國深圳和澳大利亞悉尼開始展開吉野家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