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初二物理學什麽知識點

初二物理學什麽知識點

第壹章 聲現象

1.聲音的產生: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生。

2.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真空不傳聲。

(2)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快。

(3)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3.聲音的特性:音調、響度、音色。

(1)音調:音調跟發聲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系。物體振動得快,音調就高;振動得慢,音調就低。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

(3)音色: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第二章 光現象

1.光的直線傳播規律: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108m/s。

3.光的反射:

(1)概念:光射到任何物體表面上,總有壹部分光會被物體表面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2)幾個名詞:

①入射角:入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叫做入射角。

②反射角:反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叫做反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壹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4)反射的種類:鏡面反射、漫反射。

①鏡面反射:在光滑的鏡面上發生的反射叫做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發生鏡面反射時,反射光線仍為平行光線,只是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由於反射光線都在同壹個方向上,因此從這壹方向看很刺眼,而從別的方向上卻看不到反射光線。

②漫反射:在粗糙表面上發生的反射叫做漫反射。平行光線發生漫反射後,反射光線就不再平行了,而是按照反射定律射向各個方向,由於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因此從不同的方向上都能看到反射光線,而且光線不刺眼。

(5)我們能夠看見本身不發光的物體的原因:由這個物體反射的光進入到我們的眼睛。

4.平面鏡成像特點: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是虛像;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5.實像和虛像:

區別 概念 能否用光屏承接 倒立與正立 舉例

實像 真實光線會聚成的像 能 壹般為倒立 小孔成像

虛像 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組成 否 壹般為正立 平面鏡成像

6.光的折射:

(1)概念:光從壹種介質斜射入另壹種介質中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角:折射光線與法線之間的夾角叫做折射角。

(3)折射定律: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壹平面上;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光從空氣斜射到水等透明物質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光從水等透明物質斜射到空氣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7.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反射現象、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8.透明、不透明物體有不同顏色的原因:

(1)透明物體的顏色由透過它的色光決定;

(2)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

第三章 透鏡

1.凸透鏡、凹透鏡:

(1)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2)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叫凹透鏡。

2.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

3.凸透鏡、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1)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2)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4.生活中的透鏡: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主要部件是壹個凸透鏡。

5.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物距u 像的性質 應用

倒正 大小 虛實

u>2f 倒立 縮小 實像 照相機

2f >u>f 倒立 放大 實像 投影儀

u< f 正立 放大 虛像 放大鏡

第四章 物態變化

1.溫度:

(1)概念: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

(2)溫度的單位:℃。

(3)液體溫度計:

①工作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

②正確使用方法:

首先註意觀察溫度計的量程,認清它的分度值;

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者容器壁;

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物體後要稍侯壹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常見的晶體、非晶體:各種金屬、冰、海波、萘等是常見的晶體;蠟、瀝青、玻璃是常見的非晶體。

3.熔化:

(1)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做熔化。熔化是壹個吸熱過程。

(2)熔點:晶體熔化時溫度叫熔點。

(3)晶體與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的異同點:

固體 相同點 不同點

溫度是否升高 有無熔點

晶體 吸熱 保持不變 有

非晶體 吸熱 升高 無

(4)冰的熔點:0℃。

4.凝固:

(1)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做凝固。凝固是壹個放熱過程。

(2)晶體與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的異同點:

熔液 相同點 不同點

溫度是否降低 有無凝固點

晶體 放熱 保持不變 有

非晶體 放熱 降低 無

(3)水的凝固點:0℃。

5.對同壹種物質,熔點和凝固點是相同的。

6.汽化:

(1)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做汽化。汽化是壹個吸熱過程。

(2)沸騰:

①定義: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②特點:在沸騰的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有沸點。

③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沸點。

④水的沸點(在1標準大氣壓下):100℃。

(3)蒸發:

①定義: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只在液體表面上發生的汽化現象叫做蒸發。

②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速。要加快蒸發,就要提高液體的溫度、增大液體的表面積、加快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要減慢蒸發,應采取相反的措施。

③蒸發致冷:液體在蒸發過程中吸熱,致使液體和它依附的物體溫度下降。

(4)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蒸發和沸騰的異同點:

異同點 蒸發 沸騰

不同點 發生地點 液體表面 液體表面和內部

溫度條件 任何溫度下均可發生 只在壹定溫度下(沸點)發生

劇烈程度 平和 劇烈

相同點 汽化現象、吸熱過程

6.液化:

(1)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做液化。

(2)液化的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壓縮體積(增大壓強)。

7.升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做升華。升華是壹個吸熱過程。

8.凝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做凝華。凝華是壹個放熱過程。

9.霧、露、霜的成因:

(1)霧、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珠;

(2)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凝華而成的小冰粒。

第五章 電流與電路

1.電荷:

(1)帶電: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或者說帶了電荷。

(2)摩擦起電: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做摩擦起電。

(3)正負電荷: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人們把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上帶的電荷叫做正電荷,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上帶的電荷叫做負電荷。

(4)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5)驗電器:驗電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儀器;驗電器的原理是同種電荷互相排斥;通過驗電器兩片金屬箔是否張開來判斷物體是否帶電,從驗電器張角的大小可以判斷所帶電荷的多少。

(6)電荷量:用字母Q表示。

①定義: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簡稱電荷。

②單位:庫侖,簡稱庫,符號C。

2.導體和絕緣體:

(1)導體:善於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如:金屬、石墨、人體、大地以及酸堿鹽的水溶液。

(2)絕緣體:不善於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如:橡膠、塑料、玻璃、陶瓷、油等。

3.自由電子:在金屬中,部分電子可以脫離原子核的束縛,而在金屬內部自由移動,這種電子叫做自由電子。金屬導電,靠的就是自由電子。

4.電流:

(1)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電流方向的規定: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5.電路:

(1)電路就是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

(2)電路各部分作用:

①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它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常見的電源有電池、發電機。

②用電器:消耗電能的裝置。它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③開關:接通和斷開電路。控制用電器是否工作。

④導線:把電源、用電器、開關連接起來,形成電流的通路。它是用來傳輸電能的。

6.電路的三種狀態——通路、斷路、短路:

(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做通路。

(2)斷路:某處斷開的電路叫做斷路。

(3)短路:用導線直接把電源的兩極連接起來的電路。這時電流不經過用電器,且電路中會有很大的電流,可能把電源燒壞。

7.電路的兩種連接方式——串聯和並聯電路:

電路 連接方法 電流

路徑 有無節點 各用電器間是否互相影響 開關個數 改變開關位置是否影響電路

串聯電路 用電器首尾相連 壹條 無 互相影響 壹個 不影響

並聯電路 用電器兩端分別連接在壹起 兩條或多條 有 互不影響 可以多個 可能影響

8.電流(強度):

(1)物理意義: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簡稱電流。用字母I表示。

(2)單位:安培,簡稱安,符號A。還有毫安mA、微安μA。

換算關系:1A=1000mA,1mA=1000μA。

9.電流表:

(1)清楚實驗室使用的電流表的符號、外觀、表盤、量程、接線柱。

(2)電流表使用註意事項:

①電流表要串聯在被測電路中;

②使電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接在電源的兩極上。

10.串並聯電路電流規律:

(1)串聯電路電流規律:串聯電路中各處電流相等,公式表示:I = I1= I2。

(2)並聯電路電流規律:並聯電路幹路中的電流等於各支路中的電流之和,公式表示:I = I1+ I2。

第六章 電壓與電阻

1. 電壓:用字母U表示。

(1)電壓的作用:要在壹段電路中產生電流,它的兩端就要有電壓。

(2)電源的作用:電源的作用就是給用電器兩端提供電壓。

(3)電壓的單位:伏特,簡稱伏(V)。還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單位換算關系:1kV=1000V,1 mV=10-3V,1μV=10-6V。

(4)常見電壓值:壹節幹電池電壓:1.5V;安全電壓:不高於36V;家庭電路的電壓:220V。

2.電壓表:

(1)清楚實驗室使用的電壓表的符號、外觀、表盤、量程、接線柱。

(2)電壓表使用註意事項:

①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

②使電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3.串並聯電路電壓規律:

(1)串聯電路電壓規律: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公式表示:U=U1+U2。

(2)並聯電路電壓規律:並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都相等,公式表示:U=U1=U2。

4.電阻:

(1)概念: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叫做電阻。用符號R表示。

(2)單位:歐姆,簡稱歐,符號Ω。還有千歐kΩ、兆歐MΩ。

換算關系:1kΩ=103Ω,1MΩ=106Ω。

(3)電阻大小的決定因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壹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於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具體的定性關系)

5.滑動變阻器:

(1)清楚滑動變阻器的構造、符號、連接方法。

(2)原理:通過改變連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

(3)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可以改變電路中的電阻、電流、部分電路兩端電壓、燈泡的實際功率(亮度),但不能改變電路總電壓。

第七章 歐姆定律

1.歐姆定律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公式:I = UR 。

2.串並聯電路電阻規律:

(1)串聯電路電阻規律: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於各個電阻之和,公式:R = R1+R2。

(2)並聯電路電阻規律:並聯電路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個並聯電阻倒數之和,公式:1R = 1R1 = 1R2 。(對於兩個電阻的並聯公式,常用R = R1R2R1+R2 。)

第八章 電功率

1. 電能:

(1)電能的單位:焦耳,簡稱焦(J)。常用單位:千瓦時(kWh)。1kWh=3.6×106J。

(2)電能表的作用:測量用電器消耗的電能。

2. 電功:用符號W表示。

(1)定義:電流所做的功叫做電功。

(2)單位:J。

(3)電功公式:W=UIt。

(4)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的過程。

3.電功率:用符號P表示。

(1)物理意義:表示消耗電能快慢的物理量。

(2)定義: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電能(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

(3)公式:P = Wt 。

(4)單位:瓦特,簡稱瓦(W)。另有單位千瓦(kW),1 kW=1000W。

(5)電功率和電流、電壓的關系:P =UI。

4.額定電壓、額定功率:

(1)額定電壓: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

(2)額定功率: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的功率;

(3)用電器的電阻與額定電壓、額定功率的關系:R = U2額P額 。

5.電流的熱效應:

(1)概念:電流流過導體時,導體產生熱量的現象。這壹過程中電能轉化為內能。

(2)焦耳定律:

①內容: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

②公式:Q=I2Rt。

(3)利用電流熱效應,制成電熱器。

6.家庭電路:

(1)組成:——火線、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裝置,插座,電燈。

(2)家庭電路各部分的作用:

①輸電線:傳輸電能。

②電能表:測量用戶在壹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

③總開關:控制整個電路。

④保險裝置:有較大電流通過時,自動切斷電路,起到保護作用。

⑤插座:將用電器連入電路。

⑥電燈:照明。

(3)火線、零線之間的電壓:220V。

(4)保險絲:保險絲是用電阻比較大、熔點比較低的鉛銻合金制成。

(5)家庭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用電器總功率過大,短路。

(6)家庭電路中總功率與各用電器功率的關系:P = P1+ P2 +……+ Pn。

第九章 電和磁

1. 磁現象:

(1)磁性:磁體能夠吸引鋼鐵類物質的性質。

(2)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

(3)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位。壹個磁體有兩個磁極:北極(N)、南極(S)。

(4)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5)磁化:壹些物體在磁體或電流的作用下會獲得磁性的現象。

(6)磁體的性質:吸鐵性、指向性。

2.磁場:

(1)磁場:磁體周圍存在的壹種看不見、摸不著但能使磁針偏轉的物質。

(2)磁場的性質:它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3)磁場的方向:在磁場中的某壹點,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磁場的方向。

(4)磁體周圍磁感線的方向:從磁體北極出來,回到磁體南極。

3.電流的磁場:

(1)電流的磁效應:通電導線周圍存在著磁場的現象。

(2)電流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

(3)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形狀:與條形磁體的磁場相似。

(4)安培定則:用右手握住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

4.電磁鐵:

(1)螺線管中插入鐵芯,就構成了壹個電磁鐵。

(2)鐵芯的作用:由於鐵芯被磁化,使電磁鐵的磁性增強。

(3)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①與電流大小有關。通入電磁鐵的電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強;

②與線圈匝數有關。在電流壹定時,外形相同的電磁鐵,線圈匝數越多,它的磁性越強。

5.電磁繼電器:

(1)構造:電磁鐵、銜鐵、彈簧、動觸點、靜觸點。

(2)作用:間接控制、遠距離控制、自動控制。

6.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1)通電導線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這個過程中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2)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與電流的方向和磁場方向都有關系。

(3)電動機:

①原理: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而轉動。

②能量轉化:工作時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7.電磁感應:

(1)閉合電路的壹部分導體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做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電磁感應現象中,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2)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導體運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3)發電機:

①原理:電磁感應。

②能量轉化:工作時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