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中國歷史上被下毒致死的皇帝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被下毒致死的皇帝有哪些?

自秦始皇帝開始至清宣統帝退位止,在這壹個漫長的封建專制統治的帝權中,究竟有哪些皇帝死於毒害,筆者通過查閱史料得知,中國歷史上被下毒致死的皇帝壹***有11位,分別是:西晉惠帝司馬衷、西晉懷帝司馬熾、北魏獻文帝拓跋弘、北魏孝明帝元詡、北魏孝武帝元脩、西魏廢帝元欽、西魏恭帝拓跋廓、北周明帝宇文毓、唐中宗李顯、元明宗孛兒只斤·和世賴、清德宗光緒帝。 壹、西晉惠帝司馬衷 晉惠帝司馬衷(259年-306年),字正度,河內溫縣人。晉武帝司馬炎第二子,西晉的第二代皇帝。晉惠帝無法解決他統治時期的政治困難,造成了八王之亂,他本人成為他人的傀儡,光熙元年(306年)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 二、西晉懷帝司馬熾 司馬熾(284年—313年),字豐度,西晉的第三代皇帝(晉懷帝),為司馬炎的第二十五子。永嘉五年(311年)六月,北漢皇帝劉淵之子劉聰率軍隊攻入洛陽,晉懷帝在逃往長安途中被俘,太子司馬詮被殺,史稱永嘉之禍。晉懷帝被俘後封為會稽郡公,並被囚禁。建興元年(313年)二月初壹,晉懷帝在正月的朝會上被命令為斟酒的仆人,有晉朝舊臣號哭,令劉聰反感,不久用毒酒毒殺之,享年30歲,葬處不明。 三、北魏獻文帝拓跋弘 北魏獻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是文成帝拓跋濬的長子,465年-471年在位,南北朝時期北魏的第五代皇帝。456年被立為太子,465年繼位。皇興五年(471年)傳位於太子拓跋宏,自為太上皇,專心信佛。476年,由於殺了嫡母馮太後寵愛的大臣,被對方毒死,時年23歲。 四、北魏孝明帝元詡 北魏孝明帝元詡(510年-528年),是宣武帝元恪的次子,515年-528年在位,南北朝時期北魏的第八代皇帝。公元528年,已經19歲的元詡對胡太後的專權非常不滿,於是法密詔命爾朱榮率兵前來幫忙。不料密詔被胡太後查出,她看後大怒,於是毒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元詡。 五、北魏孝武帝元脩 北魏孝武帝元脩,字孝則,北魏最後壹位皇帝(532-534年),廣平武穆王元懷第三子,母親李氏。永安三年,封為平陽王。普泰初年,轉任侍中、鎮東將軍、儀同三司、兼為尚書右仆射,後又改加侍中、尚書左仆射。532年被高歡立為帝。534年與高歡決裂,高歡帶兵從晉陽南下,孝武帝率眾入關中投奔宇文泰,十二月被宇文泰[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獺,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鮮卑族,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和實際統治者,西魏禪周後,追尊為文王,廟號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為文皇帝,傑出的軍事家、軍事改革家、統帥。]毒殺。 六、西魏廢帝元欽 元欽(525年年-554年),西魏第二任皇帝,西魏文帝元寶炬之子,公元525年生於範陽(今北京),大統十七年(552)中進士,551年即位,沿用文帝年號,552年去年號,稱元年。554年被宇文泰所廢,不久被毒死。 唐朝的張固寫了壹本叫《幽閑鼓吹》書,其中卷五十二記載了這樣壹個故事:中唐時期,京城發生壹件大案,牽扯到不少官員,但因為有人暗中活動,所以遲遲不能結案。有壹天,宰相張延賞想起此事,非常憤怒,便召見司法官吏,當面下令:“此案已久,限在十天內審結。”第二天上午,張延賞來到自己辦公的地方,發現書案上壓著壹張紙條,上面寫著:“錢三萬貫,請不要過問此案。”張延賞大怒,當即把紙條撕了,又下令下屬督促審理此案。可隔天去辦公,見書案上又出現了壹張條子,上面寫著:“錢五萬貫”。張延賞更是氣憤,下令限在兩日內審結。又過了壹日,桌上又有了壹張紙條,寫著:“錢十萬貫。”張延賞搖搖頭,嘆了口氣說:“錢至十萬,已經可以通神了,沒有不可挽回之事。我怕由此得禍,只能不去管這樁案件了。” 這個故事就是“錢能通神”的掌故。錢能通神,所以在官場上,各種小人物都忙著借各種名義給上司送禮。 明代萬歷年間大臣張居正有壹次回家奔喪,為了讓丞相大人旅途舒適,知府錢普早早就命人專門為張居正制作了壹頂豪華的轎子:轎前有好幾重門,門後有考究的寢室以供休息;兩旁還各有壹小亭子,裏面分別有壹名童子,專門負責打扇焚香。就這樣,三十二名轎夫擡著張居正,浩浩蕩蕩壹路南下。由於聽說張居正喜歡美食,每到壹地,當地官員都會投其所好,將上百道珍饈美味呈送到飯桌上。錢普是無錫人,正好能燒得壹手吳地菜肴。當張居正吃到錢普這個知府親自為他烹制的美味後,很是滿意地稱贊知府錢普:“我壹路走到這兒,才算吃了壹頓飽飯。” 在官場裏,禮品還可以定人品。潘祖蔭是鹹豐時期的進士,歷任工部、刑部、禮部尚書,最高時做到軍機大臣。壹次在軍機大臣任上,是個節假日,諸多官僚到他家裏玩麻將,邊玩邊扯白話,扯到了某地方提督。潘祖蔭對這人滿口稱贊,說此人忠肝義膽,德才兼備。 官員李文田聽了有些好奇,就問潘祖蔭:“此人有什麽功績?”潘祖蔭說:“不太清楚。”李文田又問:“此人的長相如何?”潘祖蔭又說:“沒有見過。”這就奇怪了,不知其功,不曾見面,卻說這人德能勤績很高,潘祖蔭為何會贊美此提督呢?潘祖蔭自己說明原因:“此人送我的鼻煙很貴,我就知道此人不錯。” 就憑壹個鼻煙,潘祖蔭就對沒有見過面的地方提督人品作了這麽高的評價,而那個地方提督也就獲得了京都大官潘祖蔭如此的美言。由此可見,鼻煙這個禮品在官場上起到的重要作用。對這壹點,送鼻煙的地方提督肯定也深知此禮品的重要性,要不然也不會選上等的禮品獻給潘祖蔭。禮品定人品,這還只是禮品在官場上的作用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