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中點和西點的區別

中點和西點的區別

簽:

教育

壹、中西糕點的分類

(壹)中點分類

1、按工藝中熟制方法分為四類:

a.爐活類:爐制糕點習慣叫“爐活”。所謂“爐活類”是指所有經過爐烤、烘焙而成熟的

制品。

b.油炸活類:所謂“油炸活類”是指所有經過油鍋炸制而成熟的制品。

c.蒸制品類:所謂“蒸制品類”是指所有經過蒸制而成熟的制品。

d.其它類:所謂“其它類”是指既不屬於爐活類,油炸話類,又不屬於蒸制品類的所有其

它品種。

2、按制品的不同屬性分為:純混糖類、餡混糖類、層酥混糖類、酥皮類、硬皮類、漿皮類

、蛋糕類、油炸活類、潤性糕點、其它類。

(二)西點分類

西點的分類是按制品的不同屬性劃分的。壹般分為:蛋糕類、起酥類幹點心類、水點心類

、奶油混酥類,肥面類、面包類、餅幹類、其它類。

二、糕點的邦式

1、中點的邦式

(1)京津式:起源於東北,華北地區的滿蒙民族,後來在北京逐漸形成體系。其經歷了從

民間發展到宮庭、又從官庭影響民間的過程。其糕點:外皮重油輕糖,多以炒餡和白糖餡

為主;外型精細美觀,雕龍紋鳳,富有傳統的民族風格;口味清甜,以京八件、提漿餅、

密三刀、合子餅、薩其馬、茯苓餅為代表品種。

(2)廣式:起源於廣州。清朝時,以民間產品(原統稱,“庸餅”)為基礎,吸取京式和

西點的特點,工藝上不斷改進,逐漸形成獨特風格。其特點是:造型美觀,皮薄心厚,香

甜油潤,口味多樣,輔料多采用當地特產椰絲、橄欖仁、臘腸、糧漬肥膘和糖冬瓜等。代

表品種有:廣式月餅、椰蓉酥、雞仔餅、佛山盲公餅等。

(3)蘇式:起源於蘇州,發展於上海,遍及長江流域,故有“南點”之稱。以蘇南地區民

間食品的制法為基礎,吸取揚式糕點精華而形成;其產品工藝精湛,制作細巧。其特點是

餅,糕並重。餅類多采用酥皮包餡。 餡料廣泛使用果仁、蜜餞、板油,並輔以桂花、玫瑰

等,使產品具有天然的色、香、味。其品種供應的季節性較強。著名品種有蘇式月餅、酥

糕、 雲片糕、豬油年糕等。

(4)揚式:起源於揚州地區,後遍及蘇北,皖北和南京、鎮江壹帶。發展較早的品種大多

轉為蘇式的主要品種。其特點是:口味、品種多樣化, 做工精細,形象逼真,質量考究,

配料多用芝麻。烘烤時重視掌握火候,使產品的色澤和內質恰到好處。著名品種有麻油散

子、小京果、京江齊、香脆餅、黑麻椒鹽月餅等。

(5)寧紹式:起源於寧波、紹興等地。其特點是:油炸制品較多,以米制品為主,面制品

次之。代表品種有印糕、苔萊餅、香糕、蜂糕、油包等。

(6)潮式:由廣東汕頭、潮安等九個縣城的民間食品匯合而成,總稱潮州茶食。潮式糕點

的特點是:形體似蘇式,下料似廣式,重糖重油,油而不膩,蔥香味濃,軟糯適口,具有

甘、芳、肥、厚的特點。輔料多采用土特產如汕頭芋艿頭,四會甜橙等。餡料以赤豆、綠

豆、糖冬瓜為主。其著名特產品有:老婆餅、冬餅、脆蔥餅、龍眼酥等。

(7)閩式:起源於福建閩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地區。由於該地區果品和海產品豐富,因此糕

點中常以果品和海產品為輔料,形成了重油、重鮮、甜鹹兼收、皮薄餡厚的特色。代表品

種有:福建禮餅、肉松餅、珍酥糕、芋艿年糕等。

(8)高橋式:起源於上海郊區集鎮和鄰近備縣,以上海浦東的高橋鎮為著名。產品以民間

制作的松餅、松糕,壹捏酥等為代表。只小型美、色味俱佳,內質以豆沙、花生、芝麻為

主。

(9)川式:融合四川民間百技,自成壹家。川式糕點配料以四川特產大米、蔗糖,飴糖,

花生、芝麻、核桃。瓜果蜜餞等為主。其風味特點為甜肥軟糯,香酥松脆、余味悠長。產

品以選料嚴謹,工藝精巧,花色繁多,重糖重油,甜而適口,肥而不膩見長。油酥點、麻

餅、糕食為其主要品類,著名品種有合川桃片,江津米花糖、成都風尾酥、芙蓉酥、重慶

合油酥 賴桃酥、長壽薄脆新都桂花糕,忠縣香山密餅,娥眉糕,滬州葡萄仿納溪泡糖等。

(10)山東式:起源於山東、煙臺壹帶。其產品特點是油炸精細,油酥類制品較多,重由,

其代表品種為千層酥等。

(11)哈爾濱式:起源於京式,後來吸收了各式糕點和西點的特點。形成了獨特風格。在

某些品種上有較大的發展,如漿皮蜜制各種月餅、硬皮類的奶伏皮,油酥皮等。造型美觀

,口味特殊,其代表品種有四季餅、雙色酥、各種炸菊花,奶伏皮月餅等。

除上述十壹大邦式外,還有清真,朝鮮等邦式。

2、西點的邦式

西點的邦式是按產地不同劃分的。壹般分為德國式、法國式、英國式(或稱歐美式),俄

國式,日本式等等。

三、中點與西點的區別

1、風格的不同,分別代表了各國,各民族的風格和產地特色。

2、用料各有側重,中點在用料上,面粉(或米粉)比重較大,油、糖次之,以蜜餞,果料

、豬板油、肉,蛋等為輔料。西點在用料上,面粉比重低於中點而突出奶、蛋料,以果醬

、可可、水果等為輔料。

3、操作方法不同,中點制度、包餡或不包餡,以印模,切塊或捏制型為主,品類繁多,產

品裝飾簡樸,生料熟制即為成品。西點則以切塊夾餡。擠糊、裱花為主,往往用熟制品再

制出胎胚,裝飾美化後成為成品。種類比中點少,而裝飾圖案復雜,註意造型、色彩。 4

、味道各有特色。中點主要突出甜、甜鹹味道,西點則突出奶油、糖、蛋的味道,營養價

值較高。

四、中點自身的區別

南點用料多采用大油,燙皮多、皮子大、酥小、以豬板油、臘腸、火腿、杈燒。椰絲、幹

菜、苔菜、大蔥、咖喱粉等為輔料,餡大(壹般皮餡比例5:2、4:6、3:7)而且甜鹹餡

較多,口感肥潤。

北點用料多采用植物油,水皮多,皮於小,酥大,以各種果料料、蜜餞等為輔料。餡小(

壹般皮餡比例6:4)而且甜餡較多,多使用軟餡,口感清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