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武漢江漢路步行街的歷史名人

武漢江漢路步行街的歷史名人

在老漢口漫步法國

漢口開年1860。1865年,法國在英租界內修建了領事館及其官邸(武漢市的方位:除了東南和西北方向外,還標明了長江的方向,如“上”即向長江上遊方向走,“下”即向長江下遊方向走,以此類推),這是繼英國之後漢口的第二個領事館機構。三十年後(1896),漢口法租界成立。

原漢口法租界地圖:位於俄租界和德租界之間,南起姜妍路,北至韓晶鐵路友誼街街區,西至洞庭街法國領事館花園西墻,東至怡園路西街區。此後,英、俄、法、德、日相繼在中國租界劃界。據史料記載:“當時漢口舊城墻尚未拆除,這壹帶多為水坑;租界劃定、道路清理後,逐漸繁榮起來”——城市中心從漢水之濱移至長江之濱,壹座“新漢口”矗立在昔日的荒地沼澤之上,這是武漢城市近代化的開端。

壹百年過去了。今天,我來到洞庭街的中下段,壹條不寬、安靜而幽靜的小街。街道兩旁幾乎都是近百年來的西式建築(除了壹些被現代人可恥地拆除的建築,我將立即提到這些建築)、辦公樓或住宅樓(大廈和公寓),圍墻環繞的花園裏有高大的玉蘭樹和桂花樹以及搖曳的樹枝。

站在漢口法國總領事館庭院門口的街道上,它似乎是時光隧道的壹個開口。從這裏開始,妳將和我壹起瀏覽老漢口的法國風情地圖。

“洞庭街865438號+0號”(武漢政府官員住宅)的庭院森林茂密,綠樹成蔭,紅色坡瓦屋頂,灰色花崗巖墻,方形圓柱門樓,大拱形窗戶和兩層陽臺(現已關閉)-壹座風格簡單而優雅的小樓,經歷了百年的風霜(188)

從法國領事館的庭院大門沿著街道步行約65,438+000米就是法國領事館的官邸,這是壹座具有南亞殖民風格的小型建築(現為“洞庭街87號”,人防辦公室),建築年代為65,438+035(65,438+0865-65,438+0988),四面環抱。建築風格比領事館華麗復雜得多。可惜在1988被拆除,改建成了沒有風格的方形居民樓,讓路人唏噓不已。

在洞庭街向右轉,從車站的十字路口走出姜妍路。法國東方信用聯合銀行漢口分行(建於1901)沐浴在秋日的陽光中:美麗的紅磚清水外墻,優雅的拱形門窗,二樓和頂樓由中空的圓柱形石柵欄圍起,墻壁和陽臺上凸起精美的巴洛克雕刻——典型的法國古典建築風格(如圖)。漢口路的街道上,美國駐漢口總領事館(俄租界)就在大樓的對面-從法國駐韓總領事館的前面向下走(長江流經),從洞庭街右轉到車站路再到路,並以兩條街道(洞庭街和車站路)的街道中心線劃分租界線,其中壹條屬於法租界,另壹條屬於俄租界。

姜妍路左轉進入蔡鍔路,直走,經過兩個著名的老電影院-解放電影院,老“中央大劇院”;武漢電影院,老“漢口明星影院”——20世紀前中期,好萊塢的黑白無聲電影和有聲電影陪伴著漢口市民度過閑暇時光。

與兩家電影院隔街相望的德明酒店(“勝利街245號”,現為江漢酒店)——壹座L型建築,淡黃色和白色裝飾的墻壁,四根雪白的艾略特柱支撐著拱廊,長長的柱廊延伸到左側花園(如圖所示)——由法國商人聖保羅投資,法國猶太人斯特森夫婦設計,設計方案為196538。

向北,勝利街、嶽飛街和蔡鍔路在漢口中山大道交匯,形成壹個長三角街區。從這裏往上走,站在金源大廈門口,朝著河邊走去,是壹片寧靜的住宅區和辦公樓;在大智門火車站方向,有喧鬧的商業區(如圖:大智門火車站前的老街景)和平民住宅區——法租界大規模建築的建設始於20世紀初:中山大道街邊的法國巡捕房(建於1902,即今天的“金源樓”舊址,原為堅固美觀的古建築,上世紀80年代末被炸毀重建)。車站路附近的法國天主教堂(建於1910,哥特式建築,用於其他用途)。

除了上述之外,其他達官貴人和富裕家庭也曾來這裏建造府邸,如:湖北省省長兼督軍蕭耀南府(原“中山大道1號”,現車站路街道辦事處,如圖所示)、亞洲洋行和工商資產總售樓處(現“車站路10號”)、野開泰藥房(現)。在這些具有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西式宅邸周圍,建造了大面積的“石庫門”平民住宅,如昌年裏(如圖)、錢德裏斯、天生街住宅區等。——洋樓建起來了,小巷建起來了,街道建起來了,沿街的商店、茶館、餐館、劇院(如“漢口大舞臺”和現在的“人民劇院”)也建起來了。“天生舞臺”(後來被稱為“天生劇場”)是開放的——商業區和住宅區緊密交織在壹起,就這樣,它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宴飲和管弦樂,它已經熱鬧了壹百年。......

今天,我從東亭街、姜妍路、蔡鍔路和勝利街走上中山大道,然後走過車站路、海壽街、天生街和友誼街——走過老漢口的“法國”,老街、老房子、新市場和新人群。每壹步都是風景。......

註:法國駐華領事館成立於1862年,比英國駐華領事館(1861)晚壹年。漢口英租界成立於1861年,法租界成立於1892年,比英租界晚了三十年,原因有二:

1.自中國歷史上第二次鴉片戰爭以來,法國本土面臨著“內憂外患”:1869年的巴黎暴動、18765438年的普法戰爭、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從史料中,我註意到了這樣壹條信息:從188年開始,法國政府似乎出現了駐漢口領事官員的空缺)。直到1873年德軍才全部撤出法國。此後,他們與德國打打停停近十年。此外,國內政治局勢頻繁變化,他們仍然無暇顧及中國。到1883年,國內政局稍有穩固,於是東南亞立即成為法國海外殖民的重要目標...

第二,法國當時致力於的海外殖民地是:北非——包括阿爾及利亞(見加繆的小說《鼠疫》)和摩洛哥(見美國電影《卡薩布蘭卡》);東南亞-越南(見杜拉斯的小說《情人》,法國電影《智娜》),和柬埔寨(見法國電影《虎哥》)。以至於我暫時沒有時間顧及中國領土的利益。

19世紀末,法國在南亞的殖民地稍顯穩定。回過頭來看,英、俄、德、日四國軍隊都曾在中國建立過,法國當然不服氣。1892年,法國和俄國在漢口英德租界的空白處分割了該地區,於是出現了我上面提到的俄法租界線在壹條街中間分割的滑稽局面。但法國仍認為劃地過窄,遂與當時的中國政府交涉,於1902越過西方國家租界邊界線中山大道,向漢口以北擴展,目標直抵大智門火車站。自然,這是因為韓晶鐵路,壹條貫穿中國南北的交通幹線。在漢口的舊地圖上,只有法國在其租界內有通往韓晶的鐵路。

正如我的上述文章和圖片所示,1892年法租界的建立及其1902年的擴建對武漢近代城市的建設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