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喬布斯在世,會對庫克豎起大拇指:“蒂姆,妳幹的真不賴,當初選妳做接班人,沒看走眼!”很多人指責庫克沒有喬布斯的創新,但打嘴炮容易,妳問他們怎麽個創新法,他們又說不出個子曰來。
我的看法是:即使喬布斯在世,仍然掌舵蘋果公司,和庫克執掌下的公司也難有天壤之別,原因很簡單,現在智能手機已經是高度成熟的行業,創新空間很小,而喬布斯時期智能手機還是新興產業,創新空間很大。1997年,喬布斯回歸蘋果後,首先精簡電腦產品線,在1998年5月6日推出iMac壹體化臺式電腦,5個月售出80萬臺,成為蘋果史上銷售最快的電腦。
這款電腦改變蘋果電腦在個人電腦行業打醬油的角色了嗎?並沒有!用《史蒂夫.喬布斯傳》的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的話說就是,“蘋果因此脫穎而出,獲得了在‘Windows’世界中生存所需要的名氣。“換句話說就是,蘋果賺了名聲,但並沒有徹底解決生存問題。在iPod推出之前,蘋果電腦的份額少的可憐,公司依然站在破產的懸崖邊。
而iPod的推出,是因為喬布斯抓住音樂數字化而索尼公司官僚主義嚴重、反應遲緩的契機,用iPod革了Walkman的命。iPhone的推出,是喬布斯抓住了互聯網從桌面向移動端切換的時機。有壹個時間節點非常重要,iOS在2007年1月推出,而安卓在2005年8月就由谷歌註資收購,進壹步開發,2007年11月安卓聯盟成立,這說明看到移動互聯網趨勢的不止喬布斯。
可以看出,喬布斯的特長是擅於把握新的產業趨勢,並在新舊產業交替之際推出新產品(皮克斯的出名,也是因為數字動畫開始取代人工手繪動畫,所以能在迪士尼的包圍圈中殺出壹條血路)。喬布斯的創新適合新興產業露頭之時,不適合成熟產業。其實,早在回歸蘋果公司之前,喬布斯做的NexT電腦就很失敗,把自己定位成個人工作站的領跑者,從LOGO、產品設計到操作系統,做的非常用心,結果虧得壹塌糊塗,原因是當時電腦已經是壹個成熟產業,微軟和英特爾聯盟已經統治了PC界。如果不是投資皮克斯大賺壹筆(以74億美元賣給迪士尼),喬布斯就沒有東山再起的名聲和資本,回歸蘋果基本不可能。
其實,早在回歸蘋果公司之前,喬布斯做的NexT電腦就很失敗,把自己定位成個人工作站的領跑者,從LOGO、產品設計到操作系統,做的非常用心,結果虧得壹塌糊塗,原因是當時電腦已經是壹個成熟產業,微軟和英特爾聯盟已經統治了PC界。如果不是投資皮克斯大賺壹筆(以74億美元賣給迪士尼),喬布斯就沒有東山再起的名聲和資本,回歸蘋果基本不可能。
庫克的突出貢獻在於,把蘋果帝國的江山守得是真好。從喬布斯手中接過權杖那天起,質疑庫克的聲音就沒消失過,但庫克做的真的是不錯,限於篇幅,這裏只說蘋果公司市值。道理很簡單,如果公司經營的不好,市值會說話。喬布斯去世時,蘋果公司的市值為3000億美元
截至4月17日,蘋果公司最新市值是12374億美元,如果以2020年1月31日最高價327.85美元/股計算,最高市值為14345.4億美元,分別是喬布斯去世時的4.12倍和4.78倍。現在,蘋果是全球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唯三成員。這種情況下,妳還能說,喬布斯會對庫克失望?我覺得喬布斯還活著的話,會獎勵庫克壹個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