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駿傅師傅講美食,從食材這個切入口,聊人間美味。在007的班級群裏,有壹位食材君,每周也會介紹壹種食材的淵源和歷史故事。也許這就叫風味人間。
我只是普通的吃貨,沒有那麽深的功夫。
通過每壹種食材的演變進化,體現的確是人文境界的演化。
菜單壹: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北京飯店晚宴菜單。
冷菜四種:酥烤鯽魚、油淋仔雞、熗黃瓜條、水晶肴肉;
頭道菜:燕菜湯;
熱菜八種:紅燒魚翅、燒四寶、幹燜大蝦、燒雞塊、鮮蘑菜心、紅扒秋鴨、紅燒鯉魚、紅燒獅子頭。
第二道和第三道熱菜之間上四種點心,鹹點兩種:菜肉燒麥、淮揚春卷;甜點兩種:豆沙包、千層油糕。
菜單二:1972年2月21日 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人民大會堂國宴。
冷菜大拼盤:黃瓜拌西紅柿、鹽封雞、素火腿、酥鯽魚、菠蘿鴨片、臘肉、臘鴨、臘腸、三色蛋;
熱菜六種:芙蓉竹蓀湯、三絲魚翅、大蝦兩吃、草菇蓋菜、椰子蒸雞、杏仁酪;
點心六種:豌豆黃、炸春卷、梅花餃、炸年糕、面包黃油、什錦炒飯。
菜單三:2014年5月20日 上海第四屆亞信峰會晚宴。
冷菜六種:青豆泥、橄欖仁、辣白菜、甜扁豆、燈影銀魚、蔥油雙筍;
熱菜六種:雙味龍蝦球、煎燜雪花牛、夏果炒鮮帶、豉香比目魚、絲瓜青豆瓣、松茸花膠湯;
點心三種:印糕、葛粉卷、四喜素餃;
甜品三種:芒果布丁、黑森林蛋糕、原味冰激淩。
就從我們的國宴菜單變化,也在反映,咱們國家的人民生活的進步。看看開國大典,大魚大肉,油鹽都很重,國內的條件可想而知,能吃到已經不錯了。尼克松來華的菜單精巧了許多,放在現在,壹般的飯店也能搞定。等到上海晚宴,菜單已經把食材全球化了。
傅師傅說
美食的根本是食材要好,然後采用保留與還原、搭配與平衡、優化與提升等各種手段或方法,把優質食材的特性發揮到極致,使之變成美妙的食物。
這就是頂級吃貨了,美食鑒賞者,料理研究者。
老外壹般做魚味道不怎麽樣,原因是老外不會清蒸,傅師傅說壹條火候剛剛好的廣東蒸魚,大骨邊上微微泛紅,這時魚肉恰好斷生,肉質鮮甜,口感輕靈,有壹種“飄”的感覺。看看這個文字,我已經流口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