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壹個老字號都是壹部城市商業文化變遷史。曾幾何時,這些“老字號”家喻戶曉。但如今,他們大多漸行漸遠。近日,記者走進雲南省檔案館,探尋這些雲南老字號的前世今生。
南來生:胡誌明是面包師。沈從文和陳嘉庚是常客。
在昆明有壹家店,它的歷史幾乎包含了民國所有的傳奇故事範本:昆明最早的洋餐廳之壹;越南人愛來這裏談生意;飛虎隊的美國士兵把這個地方作為開會的地方;胡誌明在這裏當面包師,在地下工作;陳嘉庚是裏面的常客;沈從文還特意選了它來招待胡適;就連周恩來都說:“這裏的咖啡和我在法國學習時喝的壹模壹樣。”...
這就是20世紀30年代由越南女老板宣在昆明市路創辦的“南來生”面包店,原名“心悅”。
翻開南來勝的歷史,讓人心酸。戰爭沒有摧毀它,但城市的變化使它漸行漸遠。上世紀90年代,金碧路拆遷後,南來勝將店鋪搬到了童淵山的對面,那裏幾乎沒有人。為了生存,這個以經營法式西點聞名的老字號曾經賣過米粉和面條。
德茂莊毅:亂世出良衣,戎裝出強國。
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來自玉溪的蔡氏兄弟在昆明正義路303號開了壹家服裝店,取名“德茂服裝店”。
“衣服穿破了,扣子就不會掉了。這是老昆明人對昔日雲南服飾第壹品牌“德茂”的印象。
德茂義莊在抗日戰爭時期壹舉成名。當時滇軍的服裝都是德茂做的。由於其生產的軍裝風格雄偉,擁有壹件像軍裝壹樣的好衣服正在成為時尚。
20世紀80年代,“德茂”再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等待量身定制衣服的人們在街上排起了長隊。但在上世紀90年代,德茂亦莊的生意走了下坡路。截至目前,安康路上只有壹個小門面縮水了。
雲南白藥:百年傳奇的秘方
在20世紀的中成藥中,雲南白藥(原名曲百寶丹)是最神秘的。據雲南省檔案館資料介紹,雲南白藥是專門為雲南人屈研制的中成藥散劑,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其配方至今仍是中國經濟、知識產權領域的最高機密。
屈和他的仙藥有很多傳說。1935年,蔣介石在雲南接見了瞿,瞿送了500瓶百寶丹給蔣介石。蔣介石收到這份“禮物”時非常高興。他親筆題詞“效果完美”,並附上半身照片。
9月5日,1937,國民革命軍第60軍4萬多名戰士奔赴反流壹線,他們每人都從曲手中接過了丹。朱錫賢曾是時任雲南省主席龍雲的保鏢,他想起了白藥:傷口傷得太重了,於是給他灑上白藥並包紮起來,兩天就好了。臺兒莊之戰不僅使滇軍揚名天下,也使屈、百寶丹名揚天下。抗戰前後,白藥年銷量達40多萬瓶,產品遠銷新加坡、雅加達、馬來西亞、泰國、香港和澳門等地。
半個世紀過去了,原來的民營百寶丹現在變成了國有的雲南白藥。然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雲南白藥的價值始終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