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清洗幾遍(大部分是野生的,但也有農戶種植的);
三、清洗幹凈之後加入適量的水,以沒過綠豆腐葉為準,(有條件的也可以用冷開水更衛生)當然水的多少也決定了綠豆腐凝結成塊之後的軟硬度;
四、開始反復揉搓,把綠豆腐葉裏的汁液搓出來,直到感覺有點黏稠為止;
五、大概揉搓20分鐘左右,感覺把葉子搓成泥狀就差不多了;
六、把稍微大點的葉片和葉渣撈起並擠幹汁液扔掉,而不能用手撈起的葉渣則用紗布或者過濾網過濾
七、過濾好的綠豆腐汁靜置壹旁,把事先沖泡好的牙膏水均勻攪拌倒入(牙膏水主要是起到加快凝結的作用,牙膏裏含有碳酸鈣,建議選用最便宜的中華牙膏,膏體呈白色的,分量只要花生大小就夠了);
八、倒入牙膏水之後按照順時針將綠豆腐汁快速攪拌均勻,大概十圈就夠了!十分鐘後就可以品味美食啦,(如果擔心綠豆腐汁沒有完全凝結,可以在中間插壹根筷子,若筷子筆直豎起則表示完全凝結,若筷子側翻,則表示還要再等會,或者水的比例過多,造成綠豆腐汁硬度不夠,偏軟!)
九、完全凝結好的綠豆腐就可以開吃了。
詳:先將豆腐柴葉子和妳的雙手洗凈,另備壹幹凈的盆子,裏面倒上適量的清水。等這些簡單的準備工作完成後,撮取適量的葉子,在盆子的上方用手不斷搓揉,如果手感幹澀,可以蘸壹下水。在妳不斷的搓揉之中,壹股股帶著碎細泡沫的滑膩液汁就會伴著清香就從妳的指尖吱吱呀呀地冒了出來。這時妳可以將雙手放入盆子裏蕩洗壹下,然後繼續搓揉,直至將葉子的汁液擠盡。假如在搓揉的過程中感到葉子容易脫落,事先妳可以葉子連枝梢壹起上,因為有了細小枝條的參與,搓揉起來會省些氣力。經過分批搓揉,再將事先準備的葉子汁液取盡,盆裏的清水變成壹汪幽幽的綠璧。
接下來的工作是過濾。這時使用的工具是另外壹面幹凈的空盆子和壹面紗袋,紗袋的眼口最好細壹些,這樣可以剔除那些影響口感的細小雜質。先是將不小心遺落在盆裏的枝條撈出,然後把盆子裏的半成品緩緩倒
入空盆子上方的紗袋,這樣經過過濾而不含雜質的綠飲就到了另壹面盆子裏了。因為綠飲濃稠,紗袋細小的眼口很可能被其中的膠質堵上,這時就需要妳擠壓紗袋,將稠汁濾出。為了不浪費,在妳擠壓過後,最好倒進壹杯清水,將遺汁濾盡。盆子裏剩下的是飄著細小泡沫的綠飲,這時妳還可根據個人對軟硬口感的喜好添加適量的清水並攪拌均勻。普通豆腐的制作也有過濾這道工序,但不同的是普通豆腐的過濾是將水份瀝去,留下凝固物再壓制成形,而綠豆腐這過濾工序的目的是將固體雜質濾除,留下的液體才是有用之物。
這時離成品就差壹道工序,那就是添加凝固劑。凝固劑的種類很多,食鹽和草木灰堿水是農村常用的兩種,但是文成的綠豆腐用的卻是中華牌牙膏,牙膏也可以替代凝固劑,要用牙膏的話壹定要是中華牌的那種只加鹽的牙膏,放入牙膏後過30分鐘左右就可以品嘗了。凝固後用刀打成方塊盛入盤中,如璞似玉,晶瑩剔透。綠豆腐的吃法多種,文成最常見的有兩種:壹種是涼拌吃壹種是燒湯吃。涼拌的話加糖幾可以了,也可以自己進行搭配。
燒湯的話,要和文成另壹種特產豆腐兒壹起煮味道會更好,也可以自己喜愛搭配。註意壹點的是,綠豆腐其實是壹種“水”食品,不能長時間擱置,加醋後更要及時食用,不然很快就會還原成壹堆泛著綠意的清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