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寫壹篇關於廣東風俗習慣的作文,400字左右,要快~

寫壹篇關於廣東風俗習慣的作文,400字左右,要快~

1.廣州美稱花城,以種花為業者,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現如今壹年壹度的迎春花市,已為世人所矚目,更成為廣州的壹大民俗。每年春節前夕,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鮮花、盆景,各大公園都在舉辦迎春花展,特別是除夕前三天,各區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樓,紮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湧來,擺開花市,售花賞花,人潮湧動,十裏長街,繁花似錦,人海如潮,壹直鬧到初壹淩晨,方才散去,這就是廣州特有的迎春花市。廣州新春風俗,在人際交往中,必備利是。當然,所謂利是,即為紅包,親朋相見,大人要給小孩利是。廣州市民中,市民階層十分講究,要給雙封,而內包多少紙幣則不拘,但沒有利是即為無禮,所以春節期間到廣州人家裏做客,要多帶幾個紅包為好,免得麻煩。甚至商場門口,也會在金桔樹上掛滿利是,任人摘取,以求吉利。

2.廣州春節習俗:逛花市

圍繞著春節,幾千年來形成了許多風俗習慣。有些習俗,如接神、敬天等,帶有迷信色彩。隨著人們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已逐漸被淘汰了,有的習俗,賦予了新的內容,如燃放鞭炮、張貼春聯和年畫、耍龍燈、舞獅等等,迄今仍廣為盛行。

逛花市

四季如春的廣州,每當春節到來之際,按歷代習俗,都要舉行壹年壹度的年宵花市。

年宵花市,舊時稱為除夕花市,大約始於明代。屈大均的《廣東新語》中就提到明代廣州已出現花市。當時廣州河南三十三鄉的百姓,多半是以種花為生的花農,他們從河南到河北來賣花,就從五仙門附近的碼頭過渡登岸,後人稱這地方為“花陟頭”,這就是廣州最早的花市。今天的年宵花市就是昔日花市演變而來的。

為了迎接年宵花市的到來,人們早在春節到來之前壹個月就著手準備了,郊外到處可看到樹上掛著的串串鮮花。年宵花市到來前幾天,廣州花市已陸續搭架,許多人陸陸續續前往,買回壹把鮮艷奪目的花插在瓶內,把家裏點綴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

到了花市那天,人山人海,匯合成壹股巨大、溫馨的熱流。除夕之夜,花市進入了高潮。花市上有“競誇天下無雙色,獨占人間第壹春”的牡丹,有“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各色名菊,還有譽滿南國的大麗、玫瑰、芍藥、米蘭……淡妝素裹的“沙漠美人”——肉質植物仙人掌、仙人球,落戶在廣州的“淩波仙子”水仙也在花市上笑臉迎人。“花壇盟主”的山區貴客“吊鐘花”,壹枝就有百個,甚至幾百個花蕾,只要調節適當,到了初壹,壹個個、壹雙雙地吊在枝頭,給節日的家庭環境添上了熱烈、蓬勃的生機。花市裏還有桔果流金的各種果實,壹盤盤、壹層層,枝頭上掛滿的柑、橙、桔……更有那“水中鮮花”的各種各樣金魚,隨風搖曳的各色彩燈,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觀眾。當妳望著那壹片花海,端詳著那香氣襲人,微微顫動和舒展著葉芽怒生的五彩繽紛的珍品,妳會情不自禁地贊嘆,人們選擇和布置這麽壹個場面來作為迎春的高潮,真是匠心獨具!那千千萬萬朵笑臉迎人的鮮花,仿佛在用清脆細碎的聲音,在淺笑低語:“春來了!”“春來了!” 廣州的春節風俗還有別於其他地區的是:1/農歷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舉辦迎春花市,數以百萬計的人參加逛花市活動。2/置鮮花。家家必置,包括擺年桔、擺水仙、插鮮花。3/慶人日。人日為大年初七,廣州人多在這天設豐盛的家庭筵席,以示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