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有哪些美食
小滿有哪些美食,立夏之後,我們將迎來小滿節氣。和立夏壹樣,這也是壹個不可被忽視的節氣,從這時開始,全國各地都將壹步步擁抱夏天。那麽,以下看看小滿有哪些美食
小滿有哪些美食1小滿吃什麽傳統食物
1:苦菜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壹,“苦苦菜,帶苦嘗,雖逆口,勝空腸”,苦菜,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堿、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
醫學上多用苦苦菜來治療熱癥,古人還用它醒酒。寧夏人喜歡把苦菜燙熟,冷淘涼拌,調以鹽、醋、辣油或蒜泥,清涼辣香,吃饅頭、米飯,使人食欲大增。也有用黃米湯將苦苦菜腌成黃色,吃起來酸中帶甜,脆嫩爽口。有的人還將苦苦菜用開水燙熟,擠出苦汁,用以做湯、做餡、熱炒、煮面,各具風味。
2:苦瓜
苦瓜為夏季食用佳品,營養豐富,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既可涼拌,又可炒肉、燒魚,清脆爽口,別有風味。
苦瓜具有增食欲、助消化、除熱邪、解疲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等作用。苦瓜除了含有味苦的奎寧外,還含有蛋白質。研究發現,蛋白質能刺激免疫細胞而具有抗癌作用。
3:枸杞苗
枸杞苗又叫枸杞尖。中醫認為,枸杞苗全株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除煩、滋陰明目的作用。適於治療陰虛發熱、消渴口幹、手足心熱以及肝腎虧虛、兩目幹澀、虛火牙痛等病癥。摘取枸杞嫩苗放入素上湯內灼熟或滾湯而食,啖之清爽祛暑;喜香口之味則可先炒枸杞苗至半熟,倒入蛋漿(發打蛋漿時先加入鹽,胡椒粉及生油拌勻)煎至金黃半焦,佐粥下飯皆美。
4: 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黃花地丁等,為菊科植物蒲公英帶根的全草,全國多有分布。蒲公英是壹種營養豐富的蔬菜,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核黃素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中醫認為,蒲公英性味甘、苦、寒,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止瀉、利膽、保肝、健胃、降血壓等作用。
為了減少蒲公英苦味,食用時可將其洗凈後在開水或鹽水中煮5~8分鐘,然後泡在水中數小時,將苦味浸出沖洗幹凈,再煮湯或熬粥。
小滿有哪些美食2小滿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小滿節氣,溫度升高,降雨增多。南方進入炎炎夏日,而北方氣溫逐漸和南方持平。小滿以後,黃河以南到長江中下遊地區開始出現35°C以上的'高溫天氣,這時還應註意作好防暑工作。
小滿的風俗習慣
其壹是吃苦菜。在小滿三候中的初候,就是苦菜秀。在小滿節氣,必吃的壹道菜就是苦菜,俗稱苦苦菜。小滿是濕性皮膚病的易發期,所以飲食調養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可以常吃具有清利濕熱作用的食物。苦菜正是壹種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功能的應時蔬菜,它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營養豐富。
其二是搶水與祭車神。舊時水車車水排灌為農村大事,諺雲:“小滿動三車”,水車例於小滿時啟動。此前,農戶以村圩為單位舉行“搶水”儀式,行於海寧壹帶,有演習之意。
而祭車神亦為農村古俗,傳說“車神”為白龍,農家在車水前於車基上置魚肉、香燭等祭拜之,特殊之處為祭品中有白水壹杯,祭時潑入田中,有祝水源湧旺之意。以上舊俗表明了農民對水利排灌的重視。
其三是祭蠶神誕辰。小滿節相傳為蠶神誕辰,所以在這壹天,我國以養蠶著稱的江浙壹帶也很熱鬧。小滿節時值初夏,蠶繭結成,正待采摘繅絲,栽桑養蠶是江南農村的傳統副業,家蠶全身是寶,及鄉民的家食之源,人們對它充滿期待的感激之情。於是這個節日便充滿著濃郁的江浙地方風情。
小滿的由來簡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
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南方地區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幹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
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裏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幹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此外, 小滿節氣期間江南地區往往也是江河湖滿, 如果不滿, 必是遇上幹旱少雨年。“小滿不滿, 無水洗碗”、“小滿不下, 犁耙高掛”, 這裏的“滿”字, 不是指作物顆粒飽滿, 而是雨水多的意思了。
小滿有哪些美食3小滿節氣有什麽習俗
祭車神
時至小滿小滿,降水開始增多、雨水充沛,江河至此小得盈滿,古時灌溉的工具主要是水車,水車車水排灌為農耕大事,諺雲:“小滿動三車”,水車例於小滿時啟動。祭車神是壹些地區古老的小滿習俗。在相關的傳說裏水車神,是壹條白龍在小滿時節,人們在水車驀上放贊魚肉、香燭等物品祭拜
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會有壹杯白水,祭拜時將白水潑入田中,有祝福水源湧旺的意思。在小滿時節,民間流傳下這麽壹個習俗,那就是祭三車,即水車、油車和絲車。人們的耕種和生活可離不開這三車,所以為祈求風調雨順,日子紅火,人們在小滿這壹天就會祭三車。
傳說管水車的“車神”為白龍,農家在車水前於車基上置魚肉、香燭等祭拜之,特殊之處為祭品中有白水壹杯,祭時潑入田中,有祝水源湧旺之意。
祭蠶
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壹帶在小滿節氣期間有壹個“祈蠶節”。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蠶絲需靠養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壹帶。《清嘉錄》中記載:“小滿乍來,蠶婦煮繭,治車繅絲,晝夜操作”。可見,古時小滿節氣時新絲已行將上市,絲市轉旺在即,蠶農絲商無不滿懷期望,等待著收獲的日子快快到來
蠶是嬌養的“寵物”,很難養活。氣溫、濕度,桑葉的冷、熟、幹、濕等均影響蠶的生存。由於蠶難養,古代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恕和養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四月放蠶時節舉行祈蠶節。
搶水
“搶水”是舊時民間的農事習俗。流傳於浙江海寧壹帶,舉行這種儀式時,多由年長執事者召集各戶,在確定好的日期的黎明時分燃起火把,在水車基上吃麥糕、麥餅、麥團,待執事者以鼓鑼為號
群人以擊器相和,踏上小河漢上事先裝好的水車,數十輛壹齊踏動,把河水引灌人田,至河水幹方止。小滿時節容易出現幹旱天氣,對農作物非常不利,舊時農民就會用水車車水排灌,以緩解早情。
食野菜
食野菜是小滿的風俗。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壹。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周書》:小滿之日苦菜秀。《詩經》:采苦采苦,首陽之下。《本草綱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醫學上多用苦苦菜來治療熱癥,古人還用它醒酒。
苦苦菜遍布全國,醫學上叫它敗醬草。苦苦菜,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堿、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