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好玩嗎
大明宮,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是唐代長安城內最宏偉的建築群(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四面有11門,有40多處已探明的廳堂、塔、亭等遺址。
整個景區很大,但基本上是壹個地基,主體建築都是圍起來的。沒有什麽好玩的景點,都是人造景觀。明故宮的馮丹門屬於景區免費區,可以打卡拍照。需要付費的區域其實是壹個很大的公園。
景區大部分路口封閉,只留壹個出入口。如果不坐電瓶車,去考古勘探中心就得繞道走。事實上,這個博物館值得壹去。有10分鐘左右的常規講座。對歷史感興趣很好。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簡介
唐大明宮占地3.5平方公裏,面積相當於3個凡爾賽宮、4.5個故宮、12個克裏姆林宮、13個盧浮宮、15個白金漢宮,充分展現了唐代宮城建築的宏偉風貌。
千之宮史聖大唐
唐大明宮是唐代長安城舉世聞名的“三大街區”(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中最宏偉的建築群。它是東方園林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是中華民族和各民族和睦相處的重要場所,被譽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從唐宗時開始,很多皇帝都在這裏聽政,200多年來都是唐朝的政令中心。
明故宮建於貞觀八年(公元634年)。這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他的父親李淵建造的頤和園。它的真名是永安宮。項目完成後,李遠去世。貞觀九年(公元635年)正月,新宮改名為大明宮。隆碩二年(公元662年),李治皇帝在隆碩住了兩年,曾改稱蓬萊宮、漢元宮。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更名為大明宮。
目前,根據考古發現,大明宮認定的寺廟遺址只有20多處。宮城平面略呈梯形,面積約3.5平方公裏,以“先睡後電”的方式布局。中軸線從南端的馮丹門壹直延伸到太液池,從南到北以漢元殿、鄭玄殿、陳子殿為中心。兩邊有中書和門下兩省,還有弘文和紅石兩個會館。在中軸線的東西兩側,有壹條垂直的街道,是在三面水平的宮墻上開側門形成的。
遺址保護東方模式
唐代大明宮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征。宮城,總面積約3.5平方公裏,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的傑作。唐代大明宮創造的宮殿建築布局,確立了中國古代宮殿體系,是唐代以後中國宮殿建築的典範。
大明宮遺址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宮殿遺址,是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1961年,大明宮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壹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確定的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遺址保護項目,是絲綢之路整體申請世界文化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
明故宮國家遺址公園的建設是21世紀中國對文物保護和利用的壹次全面而大規模的探索。在規劃建設中嚴格遵守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國際規則的基礎上,創新展示和利用世界新思想、新技術、新材料,最大限度地保證文物發掘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保證文物發掘的科學性
明故宮國家遺址公園以遺址保護為基礎,通過景觀、電影、博物館等展示手段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以旅遊的方式向人們展示中國傳統的歷史文化。
明故宮國家遺址公園是壹個“遺址與公園”的綜合體,將大遺址的保護與周邊環境和城市整體形象的改善相結合,使大遺址的保護既能傳承歷史文化,又能引領我們回到中華文明的精神家園,最終實現這座文明古城的核心價值。她古樸、濃郁、美麗、滄桑、國際化、特色鮮明的民族文化形象,滲透在廟前地區、宮殿區、宮廷花園區,滲透在太爺池240畝波光粼粼的水面。這裏,是未來西安的核心區,是古都西安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中央綠肺,是城市迎接五湖四海賓客的接待室。
園區餐飲服務設施
明故宮國家遺址公園是集文化遺產保護、文化旅遊、惠民公園為壹體的文化旅遊景區。作為申請國家5A的景區,應該為遊客提供相應的餐飲住宿服務。
同時,根據國家對大遺址、大文物保護的要求,禁止在遺址上新建大型建築。因此,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采用傳統宮墻與搬遷宮墻相結合的鋼架結構,具有古代宮墻的外部輪廓,而宮墻的內部空間則預留給酒店、餐廳等配套服務。
目前景區內有通茂大廈、金麒麟花園酒店、唐禦苑集團餐廳、紫晨軒公寓酒店餐飲場所,均對遊客和市民開放,且均為平價消費,無會員限制。
總的來說,60元的門票感覺有點對不起故宮。
門票價格:大門票60元,20元,考古勘探中心。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