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習俗始於何時,持續了多長時間?我不知道。但在我的家鄉,蒸豆沙包是壹年中的大事,這意味著年關將至。在以粗糧為主的農村地區,平時很少見到油和肉。在貧窮的日子裏,人們掰著手指期待著新的壹年。在盛大的節日裏,餐桌上有新衣服穿,有鞭炮放,還有熱騰騰的黃燦燦抗饑餓美食粘豆包。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從我記事起,我就喜歡吃這種食物。它吃起來很滑,尤其是蘸著白糖吃的時候,我壹個接壹個地吃,直到肚子飽了。
我年輕的時候,家裏人口眾多,面粉和大米供應不足。臘月壹到,爸媽就開始蒸豆沙包。從開始到結束,大概要忙三四天。蒸好的粘豆包會裝滿兩個大桶放在院子的角落裏冷凍,妳可以帶走。北方的冬天寒冷多雪,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它的儲存非常方便。當春天花開的時候,它就會消失。每次媽媽拿起粘豆包,我都會手捧壹個小盆緊緊跟著她。看著黃燦燦身上黏糊糊的豆包,口水會不由自主地從嘴裏流出來。
媽媽的粘豆包像小皮球壹樣大,豆餡裏加了白糖,香甜可口,咬壹口粘而不膩。每當親戚朋友來家裏時,他們品嘗後都稱贊他們。由於制作方法的不同,每家制作的粘豆包味道也不同。我媽說這和面粉發酵的時間長短有很大關系。面團時間長了會有點酸,時間短了會很難吃。我媽這方面掌握的很好,蒸出來的粘豆包不酸不硬,讓鄰居羨慕不已。她經常來詢問和討論,她的母親也毫無保留地壹壹指出。
事實上,制作豆腐的過程非常復雜。首先,黃米要用水洗幹凈,過濾掉雜質。我父親在做這個程序時很有耐心,他經常洗三遍,然後在清水中浸泡半天,最後撈到竹籃中滲出多余的水。第二天早上,他把它帶到磨坊把它磨成面粉。剛剛加工好的黃小麥是熱的,壹團團熱氣從袋子裏冒出來。父親把它倒進壹個大盆裏,母親煮水準備熱面條。面條拌好後,她用被子蓋住面盆,等待發酵。我經常呆在旁邊,把手伸進被子裏取暖,偶爾拉開窗簾偷偷看壹眼。我媽看見了,笑著說:“傻孩子,快蓋上。如果是通風的話,寶寶就不送了。”
做面團需要很長時間。我不明白這些事情。我壹直在問我媽媽寶寶什麽時候會生面團。壹次兩次,可能我媽問累了,會找塊糖送我出去玩。
童年時,我幾乎沒有玩伴,只有隔壁的小妹妹和我同齡。我的小妹比我大壹歲,她手巧。那時,她可以幫助父母做家務。每次聽到媽媽對她的誇獎,我都很不舒服。我媽媽從來沒有表揚過我,所以我可能會嫉妒。我很久沒有和我的小妹妹玩了。夏天的時候,我真的很無聊,所以我會找她玩遊戲,學我父母的樣子,面對面用泥巴做“粘豆包”。我們帶了新鮮的葉子來做餡料。也許我的童年啟發了我的小妹妹。長大後,小姐姐竟然和粘豆包結下了不解之緣,把家鄉的粘豆包推向市場,做起了配送粘豆包的生意。
說起小妹妹,媽媽有許多話題,就像她的親生女兒壹樣,她的眼睛裏充滿了愛。小妹結婚後,丈夫的生活並不富裕,公公婆婆身體不好,家庭生活的重擔都落在了她柔弱的肩膀上。有了孩子之後,生活更加艱難。二十歲時,她像三十歲的女人壹樣老。小姐姐跑過保險,賣過蔬菜,還不小心把家裏的豆沙包帶去了市場。我沒想到他們會特別受歡迎。初嘗甜頭時,小姐姐看到了商機,開始努力學習。粘豆包不再用來填飽我的肚子,但它們有不同的口味來適應不同的人。傑小姐在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黃小麥和江米的面條在豆餡中加入了大紅棗。我的家鄉朝陽的大紅棗叫甜!吃過的人都成了回頭客,獨特的香味席卷了整個小鎮。老家的粘豆包都飛出縣城了。人們不僅自己品嘗它們,而且還成為親朋好友的禮物。農村粘豆包的名聲逐漸打響,解小姐推出了精美的套餐系列。在漂亮的包裝盒上,綠色的大米捧出壹盤金黃色的豆包,象征著家鄉的粘豆包將走向全國和更遠的地方。
傑小姐用智慧和雙手擺脫了貧困,成了鎮上的頭號豆包。在她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這個行業。通過不斷探索,古老的民俗正在被新壹代年輕人繼承和發揚。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飲食文化,註重人體微量元素的攝入。我家鄉的黃米富含各種礦物質,營養價值極高。同時具有溫肺、滋陰、補虛的功效,是其他糧食作物無法比擬的。北方的土壤呈中性,陽光充足。我家鄉的黃米美味可口,遠近聞名。
粘豆包、黃燦燦、滾瓜順香、抓娃娃、妞妞爭奇鬥艷,都吃了水...壹首民歌回蕩在我的耳邊,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坐在奶奶的懷裏睡著了。在我的印象中,奶奶做的菜很好吃,蒸好的粘豆包小巧玲瓏,有酒盅那麽大。奶奶在廚房切菜的聲音特別好聽,叮叮當當,案板上擺滿了細細的甚至是絲絲的蔬菜,連媽媽都感嘆。奶奶又高又帥,比爺爺還高壹點,也不知道爺爺用什麽手段娶了她。我問過爺爺,但爺爺沒說;當我問奶奶時,奶奶只是笑而不答,直到有壹天我叔叔(奶奶的弟弟)回家,我纏著他問爺爺奶奶的情況。舅舅笑著說,奶奶第壹次見爺爺的時候,並沒有看中。爺爺不到壹米七,長相也不驚艷。他和他的祖母不相配。奶奶猶豫不決。經過壹段時間的了解,他發現爺爺為人老實,性格很好。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院子裏的兩個大桶,裏面似乎有取之不盡的粘豆包,這讓她心跳不已。要知道,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這無疑綁住了奶奶的心,這樁婚事也就此定了下來。現在我家的這兩個舊大缸還靜靜地放在院子裏,我突然有了壹個想法。今年,我讓父親種更多的谷子,並用收獲的黃米蒸兩大缸。我在大染缸前等待,等待捕捉我的愛。
幾年過去了,多少事情沈澱下來了,家鄉的粘豆包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記憶裏。幾年後,我也將接管父親手中的田地,努力工作。冬天來了,我會像我媽媽壹樣蒸出壹鍋香甜可口的粘豆包,然後裝滿院子裏的兩個大桶,旁邊有壹個漂亮的女孩靠在我的肩膀上,開心地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