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讓無數粉絲紛紛前往。有壹段時間,劉峰山成了“劇照打卡地”。琳琳也來湊熱鬧。讓我們壹起來看看這座神奇的六峰山吧!
劉峰由六座山峰組成,包括龍頭峰、鳳味峰、桂北峰、鶴立峰、張苞峰和小蟲峰,最高峰僅343米。
琳琳想知道,這只是壹個Koishiyama。它能有什麽魅力讓遊客來來往往?
原來,早在宋代,劉峰就以其“旅遊勝地”的美譽吸引了無數遊客。有詩雲:“直入巫山半,勝似巫山十二回。”它叫劉峰山。
劉峰的古樹參天,風景秀麗。最重要的是它有“精神”!
在半山腰,有壹座明代的“北帝廟”。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東南亞的朝聖者紛紛爬山拜祭北帝,甚至幾公裏外都能聞到劉峰山的香氣。
此外,還有觀音閣,觀音的兒子被送到這裏,許多善良的男人和女人來到這裏崇拜,請願和實現他們的願望。所謂山不在高,而有仙,六峰匯集了佛教和道教兩大流派,所以信徒經常來,香火總是很旺。
劉峰還有壹種“人文精神”。這裏有300多處石刻,年代從北宋到民國,涵蓋了社會、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它們是研究社會史的珍貴文物。
其中,摩崖石刻最多的地方是劉峰三海巖,有150多件。雕刻在窯洞房屋的石墻上,它們都是歷代著名學者的傑作,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歷史價值。
靈山,山靈水靈。在城市的東部有壹座美麗的山和河-東湖。
東湖是壹個人工水庫。始建於1958,水平直線長15000米,最寬處3150米。青山環繞,水是藍色的,就像壹面鑲著銀邊和寶石的鏡子。
這裏也是白禿鷲的天堂。偶爾送香時,微波四射,白禿鷲、野鶴飛舞,為嶺東庫區增添了壹道亮麗的風景線。
刮風下雨時,海浪拍打在岸邊並迅速變化;天氣晴朗時,壹眼望去,湖面就像壹面鏡子;早晚陽光明媚,整個庫區像壹件衣服,水墨畫,水波金黃。
靈山還有大蘆民俗古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它距離靈山城僅8公裏,明清時期的建築群落都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任人擺布。
大路村古民居建築面積22萬多平方米,主要由古建築、古文化和古樹組成。現存古楹聯305副,書寫著修身、持家、創業、報國的歷史氣韻,因此被稱為“廣西楹聯第壹村”。
靈山還有壹位巾幗英雄——蘇三娘。與洪秀全、楊、石達開等人。
據說蘇三娘是從靈山街頭賣藝起家的。因為戰爭,他加入了洪秀全的太平軍,後來被任命為“女館司令”,領導著壹支1000多人的女兵部隊。
曾有壹首詩贊美蘇三娘的娘子軍“青石板黃,女榮源,珠帽盤龍畢功。”800名女兵光著腳,她們走路像風壹樣。“簡直就是新壹代的“楊門女將”!
靈山的風俗文化也很獨特。“嶺頭節”是鄉村祭祀中的壹種面具舞。
靈山嶺頭調在民間廣為流傳,有獨特的傳統唱本。唱腔以舞燈、三分、舞紅、四分為主。它用靈山方言和普通話演唱,沒有樂器,但有長長的鼓和鑼。
3月3日,靈山煙墩鎮將有壹個“喧鬧的歌唱大廳”,用自制的煙墩鼓營造最喜慶的節日氣氛。
據鼓桶上的文字記載,大鼓制作於清代宣彤元年,最大鼓面直徑為1.3m,鼓桶高3m。煙墩鼓的制作工藝也是壹項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技藝。
靈山的“炮會”和“炮會”也有著悠久的歷史。300多年前,鞭炮避開了山鬼,逐漸演變成“炮會”。
祭炮,迎炮,送炮,射炮,燒香祭龍神,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出入平安。
千百年來,靈山的好天氣孕育了許多自然風光。
靈山被古老的荔枝守護了1500多年,這裏的荔枝也特別喜人。每年五月,靈山的荔枝香飄萬裏。
果皮薄,果肉厚。當荔枝殼被打開時,甜美的汁液像爆漿壹樣從開口處噴濺出來。壹口咬下去,飽滿緊實,酥脆清爽,嘴裏的甜香讓人忍不住“咂”壹下嘴巴!
靈山的好山好水也孕育了天然生態的水牛,其水牛是奶業中的“貴族”,營養價值幾乎是普通牛奶的兩倍。
靈山的水牛奶口感絲滑,就像融化的冰淇淋,順著喉嚨滑下,在舌尖留下濃濃的奶香味。喝壹口,滿嘴都是香味,還可以搭配燕麥等方便食品,營養健康。
據記載,自元代以來已大面積種植數百年。靈山冬末春初,春暖花開。壹年壹度的“春茶節”吸引了遠近各地的愛茶人士自駕前往。
靈山綠茶香、味純、形美、色正。春天是萬物復蘇的時候,所以悠閑地沏壹杯熱氣騰騰的靈山綠茶,細細品味慢慢修身。
靈山以其香甜的荔枝、美麗的牛奶和名茶而聞名,其民間小吃也令人垂涎。
“靈山粽子”只會在節假日制作。壹個靈山粽子至少要20斤重,光滑肥美的豬肉入口即化,再加上香濃的板栗和綠豆,甜而不膩。又大又好吃,絕對是送禮的首選!
酥脆的薄餅,上面撒了壹層厚厚的黑芝麻,外皮酥脆,裏面是柔軟的紅薯餡,即使生氣也應該吃的芝麻薄餅!
不小心吃火也沒關系。靈山涼粉,微香微甜,爽滑爽口。宋朝傳下來的飲食習慣,睡覺上火吃涼粉,別太爽!
靈山的美景令人心生向往。就算“秦昊姐夫”叫我去爬山,我也可以!畢竟“美貌與帥氣不可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