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靖福田的由來

靖福田的由來

據《郡縣釋名》記載,靖安,唐代及其以前本是裏名,唐代因裏名鄉,因鄉名鎮,五代十國時期因鎮名場,因場名縣,才成縣名。

靖安別名雙溪,因北潦河的南北兩條溪水近似平行地橫貫縣境而得。

在靖安石馬村流傳的故事:

隋朝末年,那時候的靖安還不叫靖安,因其山脈連綿,是古豫章(今南昌)抵禦攻城的外面防線。唐朝建立之初,隋朝慢慢走向滅亡,大將軍李靖和其他諸多唐朝名將壹樣,四處作戰,平叛亂,滅隋軍,統壹中國。那壹次,收復豫章之戰,李靖很快來到了豫章的外面防線,其中就有靖安在內,打仗之前,李靖有親自了解戰場的習慣。為了更加盡快占領豫章,李靖帶著他的十幾名侍衛去偵察敵情,因為群山連綿,想登高而望之,卻不料誤入深山,找不到回頭路。屋漏偏逢連夜雨,深山之中,又遇到野獸出沒,驚動了所騎之馬,李靖和侍衛走散了,成為了孤家寡人。正在李靖壹籌莫展,又困又餓的四處尋找出路之際,忽然望見壹名僧人走過來,趕緊下馬問路,僧人上下打量了壹番李靖,笑曰:將軍稍安,往前不遠有壹處湖澤,附近且有田園與人家,可脫困矣。僧人說完,李靖連忙抱拳低頭,鞠躬致謝,擡頭後發現,僧人已不見。李靖詫異間,已經行走至湖泊旁邊,看著深山裏的湖泊,周圍的田園錯落有致,農舍炊煙渺渺,李靖精神大振,走進壹家農舍。主人壹家幾口人都很熱情的接待了他,甚至都沒有問他是誰,給他酒水飯菜,幫助餵馬,李靖酒足飯飽之後,起身告辭,並掏出銀兩致謝。主人謝絕了銀兩,並讓他兒子送李靖出深山,在走了壹段路後,兩人來到壹條小溪旁,剛好碰見在苦苦尋找李靖的侍衛們。看到李靖碰到了自己的下屬,這個主人的兒子就向李靖告辭,李靖說且慢,待我送壹物以示謝意。接著,李靖命下屬砍來壹塊木板,看著壹片欣欣向榮的田園景象,李靖豪言:“此乃靖之福田也,將永保平安,此溪可證”,隨即,文武全才的李靖指指腳下的小溪,就在木板上提筆寫下“靖福田”三個大字,並落款“李靖贈,保平安”,意喻:這裏是是我李靖的福田,我將保妳們家平安。那時的神州大地雖然是烽煙四起,到處戰亂,但唐軍已經牢牢占領上風,李靖希望這塊匾能保障這壹家人的安全。主人的兒子感動的帶著匾回家去了,李靖則繼續攻城去了,而小溪卻在那壹夜間倒流,以前這條小溪也是像所有的河流小溪壹樣,從西往東流,就在李靖豪言壹夜後,卻變成從東往西流(神奇小溪,至今如此,為當地不解之謎),而在古代周朝,姜子牙就曾說過:水逆,福地焉。或許,這是上天感於李靖的誓言,而為他做的明證吧!那個主人看到匾以後,很是驚喜,立即讓人按照字形刻了起來,以便永久保存,可當時,因為山多城堅,李靖沒有攻下來,就從別的地方去進攻豫章,而這個主人聽說李靖的離開,怕隋軍因為這事找麻煩,連夜把匾埋於土中,全家搬遷到外地去了,不知所蹤。後來,李靖攻破豫章,並前後夾擊,也平定了這座守城,破城之際,李靖反復叮囑下屬,壹定不要屠城,不要擾民,要保障當地老百姓的平安和生活。感動於李靖的力保平安,老百姓從此以後就把這座小縣城稱為“靖安”。而李靖脫困的地方,成了壹個神奇的地方,這裏,種什麽豐收什麽,老百姓家家富裕,還經常出壹些舉人、進士,當官也是官運亨通。壹直到今天,這個在深山邊的小山村是家家洋房,小車多的數不清,在外面做官也是不少,真是少有的幸福之地。這裏,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民風淳樸,物產豐富,當地的美食和土特產更是讓您流連忘返!這裏到底是哪裏?這裏就是“靖福田”牌匾出土的地方,就是江西靖安縣香田鄉石馬村!

想來看看李靖口中所說的“靖福田”嗎?想來看看神奇的向西流的小溪嗎?來吧!靖安歡迎您!香田鄉歡迎您!石馬村歡迎您!靖福田歡迎您!想把好運帶回家嗎?靖福田土特產成就您!想把幸福帶回家嗎?靖福田農產品滿足您!想讓孩子金榜題名嗎?靖福田系列優質產品肯定能讓您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