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文藝擼串指南《人生壹串2》 燒烤攤上的人生百態

文藝擼串指南《人生壹串2》 燒烤攤上的人生百態

 

 《人生壹串2》讓人食指大動。

 “江湖路遠,來年再見。”去年夏天,紀錄片《人生壹串》與屏幕前的觀眾許下夏日之約。這部聚焦“燒烤江湖”的美食紀錄片,開播之初便以黑馬之勢爆紅於網絡,成功“催胖”了屏幕前的不少觀眾。

 時隔壹年後,《人生壹串2》帶著約定在悶熱的夏夜中回歸,就像是路邊小店烤架上烤的滋滋冒油的肉串壹樣,迅速攪亂了壹眾老饕的心。點上炭火、鋪上烤串、撒上孜然、來點辣椒,再配上總導演陳英傑低沈模糊的“煙酒嗓”,燒烤攤上的人生百態,來往食客的愛恨情仇,在炙熱的夏日裏壹 壹展現給觀眾。這,還是《人生壹串》裏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自7月10日上線以來,《人生壹串2》仍舊延續了去年的輝煌。開播當天拿下豆瓣9.7評分,24小時內播放量突破1200萬,滿屏“多謝款待”的彈幕,也在證明著節目觀眾高度的忠誠感。

 近日,封面新聞對話到《人生壹串》總導演陳英傑,他同時擔任了紀錄片的文案撰稿和配音工作。“我覺得每個人心中都有壹個江湖,它具備反常規的浪漫色彩與氣質。”陳英傑用其代表性的“煙酒嗓”,將《人生壹串》中未能道盡的江湖故事細細說出。

 1:燒烤江湖

 最市井最原始的煙火氣

 燒烤店裏憨態可掬的老板笑著引客人入座問到“您幾位啊”,炭火旁的廚師不停翻轉著手上數串的烤肉,隨意擺放的桌椅上能看到已經洗不凈的油漬。燒烤配上冰涼的啤酒,圍桌而坐的食客吃得滿嘴流油。“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壹段孤獨的旅程”,是《人生壹串》中的原話。而這些帶著“油煙味”的鏡頭,也是市井生活中人們的縮影和映射。

 若沒了人間故事的酸甜苦辣,再美味的食物也少了靈魂。所以“煙火氣”“市井”“江湖”成為了《人生壹串》被評價的高頻詞。在之前的采訪中,陳英傑還曾提起過壹套“燒烤觀”,列出了譬如“場地必須是露天的”“椅子要是塑料的”等硬性條件。雖然在實際的拍攝過程中這套觀念沒有完全落實,但是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陳英傑的拍攝理念:只有在最市井的生活場景中,食客的狀態才能呈現出原始的、未經雕飾的“煙火氣”。

 相比之下,高頻出現的“江湖”似乎是壹個難懂的抽象概念。片中粗糲隨性的畫風,“老炮味兒”十足的文案,還有陳英傑“煙酒嗓”的配音,似乎都組成了網友評價其“江湖氣”的因素。但是片中到底勾畫了壹個怎樣的江湖呢?陳英傑更願意將“江湖”定義為壹種氣質。“每個人都對江湖充滿向往,但這並不是特別具象的某個行為,它更像是壹種氣質,有著反常規的浪漫色彩。”

 “很多人的成人禮,其實都是在燒烤攤上完成的。”陳英傑說。深夜的路邊小店,在美食和酒精的作用下,人們內心的話語傾斜而出,情感在酒精和美食的作用下得到升華。這些小人物的高光時刻,在燒烤攤得以實現。“正是這種稍微脫離生活軌跡、極少可見的瞬間,構成了人們向往的江湖吧。”

 2:《人生壹串》

 是位有人生經歷的大哥

 “您幾位啊”“咱家特色”“吃不吃辣”“不夠再點”……這些都是《人生壹串2》中每壹集的片名。有意思的是,若將片名串在壹起,就像是走進燒烤店時,老板招待客人的壹套程序。這是主創團隊的壹點小心思,但是這種跟觀眾隔空的交流和互動感,大多通過問句來體現,就像片中的很多解說詞壹樣。“我們的解說詞其實預測了觀眾的心理活動,順著觀眾的心路歷程形成交流。這樣觀眾的很多行為會被我們誘導,註意力被緊緊抓住。”

 《人生壹串》壹直被稱為“文案鬼才”,其中解說詞的撰寫全部來源於兩位導演陳英傑和張嶽明,而且大多數是在日夜顛倒時完成的。“我和嶽明在片子初剪後會集中住在壹起,大概兩個月的時間完成全部的解說詞。”那些江湖氣息滿滿,又逗趣詼諧的文案,就是在此種環境下誕生的。

 無論電視劇、綜藝,還是紀錄片,當進行到第N季的時候,似乎會在“創新”和“守舊”之間進行壹場惡戰。創新面臨巨大的未知風險,而守舊也會逐漸被觀眾所膩味,如何打破兩者間的壁壘,是整個影視行業都面對的疑難雜癥。沒想到的是,部分回答了陳英傑這壹疑惑的,是壹位燒烤攤的老板。

 “我記得就是四川的燒烤店,店裏就賣幾樣菜品。我問老板為啥不多創新壹些,老板特別不可思議看著我,說為什麽壹定要創新,他的老客人就想吃這個味道。”陳英傑也想過,要不要多增加壹點環節,多加點花絮?但究其本質都不創新。而第二季解說詞中更加註重與觀眾的交流,不斷強調作品的對話感,反而更是創新。“如果把《人生壹串》當成人物的話,他壹定是個有人生閱歷的大哥,在燒烤店像說書人壹樣說著江湖往事,且絕對不是那種說教的口吻。”

 其實,不管是第幾季,《人生壹串》能在早已飽和的美食紀錄片市場中獨辟蹊徑,而不是去模仿或照搬爆款,已經較為難得了。“我覺得大家喜歡的東西,壹定是熟悉的東西。但如果只是在大家喜歡的基礎上重復壹遍,好像又失去看紀錄片讓眼界變寬的作用。”陳英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