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柬埔寨的經濟模式,柬埔寨在綠色經濟上的貢獻以及在“綠色經濟”大背景下的壹些希望

柬埔寨的經濟模式,柬埔寨在綠色經濟上的貢獻以及在“綠色經濟”大背景下的壹些希望

相關會議

1. 巴厘會議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綠色經濟和綠色發展是未來的道路。巴厘島會議和會議之後的任務是塑造這壹剛剛開始的全球轉變:為綠色經濟和綠色發展時代打開大門,建立全球性框架,以協調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2. 裏約會議

2012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會議將在巴西裏約熱內盧召開。作為會議秘書長、負責經濟與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沙祖康呼籲各國在2012年裏約會議上制定壹系列明智的策略,向綠色經濟轉型,促進就業,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確保在資源使用上更加公平、更加具有可持續性,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不破壞環境,並且讓更多的貧困人口從中受益。

3. 布魯爾行動綱領

有關《布魯塞爾行動綱領》的國家和區域審查結果著重說明,迫切需要為支援最不發達國家加強全球夥伴關系,重點關註的領域是:(a) 提高生產能力,建立最不發達國家的復原力,減少它們受到外來沖擊的脆弱性;(b) 促進農業發展,減少饑餓,確保糧食安全;(c) 加強金融資源的調集,將生產性部門作為援助對象;(d) 改善出口市場的準入;(e) 建立基礎設施;(f) 管理氣候變化,確保在最不發達國家實施綠色新政;(g) 確保人人獲得基本服務,在實現千年發展目標方面加快取得進展。

4.柬埔寨在綠色經濟上做出的努力

(1)2010年12月29日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UNIDO)12月29日在位於奧地利維也納的總部與大韓民國國際發展社(Korea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KOICA)的代表簽署了首份綠色技術轉讓合作協議,以幫助柬埔寨應對汙染問題。聯合國工發組織表示,此次啟動的為期兩年的合作項目將幫助柬埔寨獲得先進的環境治理綠色科技手段,以提高湄公河水質,並減少由周邊地區工業活動造成的生態負面影響。

(2)近10年來,在洪森首相的領導下,柬埔寨農、漁、牧、林和橡膠等領域均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稻谷產量逐年增長,漁業穩定發展,畜牧業增長較快,橡膠業恢復性發展,其它經濟作物種植亦不斷擴大。但柬農業規模、科技水平及農產品質量與周邊鄰國的越南、泰國及東盟其他國家相比較,柬農業發展水平緩慢,單產低,農產品質量缺乏競爭力。如何快速全面發展柬科技和綠色農業,提高農業發展生產水平,提升農產品競爭力是柬農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橡膠橡膠業是柬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柬埔寨種植橡膠始於1910年,有著悠久的歷史。現已發展成農工業型產業。柬現有橡膠種植面積7萬多公頃,其中國有和私人橡膠園為44,850公頃,家庭種植橡膠面積為25,150公頃。2015年前,柬將新增種植面積15萬公頃,其中農工業種植為約5萬公頃,私人家庭種植約10萬公頃。

2006年,現有7個橡膠園和橡膠研究學院的割膠面積為20,583公頃,完成原計劃的96.65%,比2005年下降6.8%,下降的原因系更新無產膠價值橡膠林木所致;加工幹膠21,295噸,完成原計劃的100.84%,比2005年增加4.47%。2006年,柬出口幹膠20,688噸,創匯3871.99萬美元。

自1996年至2006年10年間,***砍伐無產膠價值老樹總計25,275公頃,相當於計劃砍伐的77.43%,其中2006年砍伐3,477公頃。截止2006年,上述橡膠園新種植橡膠幼樹20,366公頃,其中2006年新種植橡膠幼樹4,307公頃。

水產養殖業水產業產值是柬農業產值的重要組成部分,柬埔寨百姓的75%的蛋白質需求由淡水魚提供。洞裏薩湖、湄公河、洞裏薩河是柬的天然淡水漁場;漫長的海岸線和暹羅灣海域為柬海洋捕撈及海產養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2006年,柬淡水捕魚總產量為42.20萬噸,其中漁場機械捕魚13.90萬噸,完成計劃109.2%,比上年增產4.45萬噸,家庭式捕魚18.10萬噸,完成計劃的106.47%,比上年增產4.33萬噸,稻田捕魚10.20萬噸,完成計劃的102%,比上年增產1.02萬噸;海洋作業捕撈水產6.05萬噸,完成計劃的100.83%,比上年增產500噸。

人工養殖水產34,200噸,其中魚34,160噸,蝦40噸,完成原計劃的97.71%,比上年增產8,200噸。海帶養殖6,810噸,完成原計劃的3..05%,比上年減產11,190噸。養殖鱷魚137,642條,完成原計劃的17..05%,比上年增產17,642條。繁殖魚苗2133.5萬尾,完成原計劃的8..34%,比上年增加260.20萬尾。淡水魚產品加工5萬噸,完成原計劃的166.67%,比上年增加2.65萬噸;海產品加工4,300噸,完成計劃的107.50%,比上年減產200噸;加工魚露1855.3萬升,完成計劃的7..21%,比上年增產729.3萬升。

畜禽養殖業是柬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壹是要滿足市場畜禽供應需求,二是增加農民經濟收入。黃牛和水牛則是柬農業耕種的主要生產力。2006年,柬牛存欄總數為406.90萬頭,其中黃牛334.46萬頭(包括耕牛135.54萬),水牛72.43萬頭(包括耕牛39.82萬頭);豬存欄總數為276萬頭;家禽(雞、鴨、鵝)1569.36萬只。

森林資源柬森林資源豐富,但由於戰爭破壞和管理失控,柬森林覆蓋率由70年代的72%降至97年的48%左右。近年,柬政府重視天然生態森林保護,嚴禁濫伐。自2002年起,柬政府實施了森林禁采令,取締了大部分林業公司的采伐權,收回林地約350萬公頃。

與此同時,柬農業部與FAO和UNDP及SGS公司合作,建立有效監管機制,幫助柬保護森林資源。由於柬政府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並采取了嚴厲的監管措施,柬林業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果,現綠化覆蓋率已恢復到62%左右。

2006年,柬新種植樹木665公頃,13個林業基地更新樹木1270公頃,5家林業經營公司培育林苗785.25萬株,整地2790公頃,種植樹木2018公頃。

洪森首相已將柬農業發展提高到國家安全的戰略角度,並制定了優先發展的中長期計劃。從自然環境、氣候條件和土地資源上看,柬具備快速優先發展農業的先天優勢。我國農業改革已走過20個年頭,不論農業科研,實用技術和人力資源等均具有雄厚的實力和寶貴的經驗,這些方面恰是柬目前農業發展所遇到的瓶頸和所需。如將我在農業領域擁有的上述優勢與柬農業當前的迫切需求進行合作,相信將會促進柬農業的快速發展,實現互補雙贏的效果。

(3)綠色農業

配合柬埔寨首屆氣候變化論壇系列活動,環保部日前在五洲酒店舉辦的節能環保展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也為解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矛盾問題提供了壹種新思路。

展會現場,節能和環保產品大行其道,參展的非政府組織、機構和企業競相推出高科技節能環保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技術,主打“綠色”概念。

國家沼氣池項目(National Biodigester Programme)在現場設置的農村沼氣工程規劃示範模型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國家沼氣池項目監理工程師森巴拉索表示,沼氣池利用生產和生活的廢棄物,農民養殖的牛、豬、雞的糞便,人類自身的排泄物,稭稈和垃圾經厭氧發酵產生可燃氣體甲烷,也就是沼氣,生產出來的沼氣可以供應農村居民家庭燒水煮飯,沼氣燈還可以用於夜晚照明,同時產生沼渣、沼液是很好的有機肥料。

有效避免水土流失

根據專家測算,壹個15立方米的新型高效沼氣池,只要養兩頭豬加上農戶家庭成員自身的排泄物,就足夠沼氣池壹年的用料,每年可以生產沼氣大約800立方米。這種沼氣產量如果管理得當,4至6口之家壹年的生活用燃料需求和夜晚照明需求就不用發愁了,壹年差不多可以節省150度電,節約用煤2千克。另外,建設沼氣池還可以間接起到改善生態的作用。森巴拉索表示,三個15立方米的沼氣池,每年生產的沼氣能量相當於壹公頃薪炭林壹年產柴提供的能量。這樣算來,建三個這樣的沼氣池,相當於每年可以少砍伐壹公頃的薪炭林,從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水土流失,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森巴拉索說:“壹個沼氣池,包括提供沼氣燃氣爐、沼氣燈以及相關的配套設施,根據建築用料的不同和沼氣池的大小,整個工程造價大約在400至1千美元之間。”

他補充道:“雖然壹次性投入看起來比較高,但是沼氣池建成之後,農戶在燃料、照明和肥料方面基本上就不用再花錢,可以說是壹次投資終身受益。”

環保並不遙遠

在全球範圍內,以低排放、低消耗、低汙染為特徵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已經成為世界上很多國家關註的重點領域。是次展會為人民提供了壹次近距離接觸“綠色”產品的機會,讓觀眾切身體會到高科技節能產品實際上離我們並不遙遠,為了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我們每壹個人都能做出自己實實在在的貢獻。

也就是說,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我們同樣可以取得經濟增長。柬埔寨作為低度發展中國家有著得天獨厚的後發優勢,可以避免重走發達國家“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

省碳爐省三成木炭

法國非政府組織geres帶來了他們在柬埔寨推廣的節能省碳爐(NLS)。這種省碳爐在柬埔寨市場大獲成功。geres組織項目協調員節旺素提拉說:“與傳統爐子相比,這種省碳爐可以節省25%—30%的木炭,而且省碳爐的市場零售價格也不過4至5美元,即經濟又實惠。”根據該組織提供的數據,從2003年5月至2007年1月,這種省碳爐已經售出超過20萬個。目前,在柬埔寨10個省份***有16個生產基地批量生產這種省碳爐。

除了國家和非政府組織資助的項目之外,部分私人企業也看準“綠色商機”,積極行動起來了,柬埔寨新能源公司SME公司帶來的氣化爐產品引起了廣發關註。

據該公司銷售經理胡先生介紹,這種氣化爐是利用稻谷殼、稭稈以及木屑等原料生產燃氣,為中小型工業提供能源。

胡先生表示,這種設備目前主要銷售給碾米廠商,他們可以利用稻殼作為原料生產燃氣,為企業生產提供所需能源。他說:“以前碾米廠商主要使用柴油作為燃料,每月花費超過5千600美元,根據我們的測算,碾米廠使用這種設備以後,每月的燃料花費僅為1千294美元,可以減少77%的燃料成本,而且還可以替代使用柴油所造成的汙染。”

還有壹些企業帶來了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導航燈、太陽能發電設備等節能環保新產品和新能源產品,讓人耳目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