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去醫院給爸媽送飯。有壹次把剛蒸好的熱饅頭送醫院,我爸讓病友吃了壹個,說饅頭是我蒸的,那個病友大吃壹驚。
那時候沒有天然氣,做飯要燒鍋臺,我姐我倆每天都為做飯生不找火吵架。有壹次我把饅頭揉好了,輪到她生火,天太冷沒有撿到生火的硬柴,我倆就把作業紙、舊課本點著放竈臺裏,可剛加上壹小鏟煙煤,紙上的火就被煤壓滅了,壹連點了好多次,都沒有把煤點著。
揉好的饅頭醒的時間太長了,壹個個都長歪了,我有點心疼 ,就吵我姐笨;她壹氣之下,拿著煤鏟把我的饅頭都敲了壹遍,我氣的和她打了壹架。
打完了才想起來,爸媽還沒吃飯呢,又弄了好久才把饅頭蒸好。等把飯送到醫院,天都黑透了,我爸問我怎麽回事,我哇的哭了……。
我爸說,別哭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還真是,從小什麽苦都吃過,為了長大不再吃苦,就特別懂事,也很努力!
小時候吃苦不算苦,沒有苦哪來的甜?
人是鐵,飯是鋼,壹頓不吃餓的慌。
任何壹個人為了吃飯,都會下廚房做飯。
我是從小學開始偶爾做自己飯,直正意義上的下廚房做飯,我是從初中開始的!
上小學三年級時,每當星期天的早上,父母上班,我吃過早飯後開始寫作業,寫到上午9點多時有點餓了,但是又不會做復雜的飯,於是就抽開煤爐,放上幹凈的炒鍋,然後倒入食用油,學著父母的樣子“煎雞蛋”。那時怕油溫太高被油溫濺傷,總是會在油溫50度時就把雞蛋液倒進炒鍋裏,然後慢慢的煎熟。做好以後再把煤爐堵上。
上初中後,每天早上去學早,而父母上班晚,於是買了壹箱方便面,每天早上自己煮方便面吃。初中放暑假期間,父母下班晚,於是在上午10:30左右抽開火,開始做簡單的飯菜。炒點澆汁,煮點掛面,吃撈面條;搗點蒜泥,調成蒜水,吃過水涼面。上中專以後的每個春節,我開始炒盤。
2000年之後,簡單的家常飯我基本上都可以做。2010年開始在信息港的 美食 版塊跟著 美食 達人們學習我沒有做過的飯店。2010年至2016年,每到休息日,我總喜歡做點新菜品。2016年之後,因為工作忙、孩子也需要我輔導作業,就很少再為家人做飯,不過做起壹、二個人的飯菜,我還是非常拿手。
身邊朋友張哥,這七、八年來十分熱愛 美食 ,從壹點不會,變成了現在的“ 美食 家”。在飯店裏吃過的菜品,只要他喜歡,就開始回家模仿,模仿幾次後,做出來的味道比飯店還好!
不管是煮方便面,還是炒盤、包餃子,每個人都會做幾道菜。
如果妳是壹名 美食 愛好者,那做出來的飯菜就是色、香、味俱全;如果不是 美食 愛好者,那也能把飯做熟,讓自己吃飽!
我是十來歲開始學煮飯的。
那時候營養不良,個子很矮,比竈臺高不了多少。
給甑子(壹種類似於蒸籠的木桶圓形蒸飯工具)上飯都要端條板凳才夠高。
那時候農村都是很大的鐵鍋(我們叫二水鍋)煮飯、炒菜,基本上都是燒柴火,因為農村有的是柴燒,只要人勤快。自留山上很多樹椏枝,竹子等用處不大的樹木曬幹後都是很好的燃料。
煮飯壹般情況下都是自己壹個人幹,壹邊要燒火,壹邊又要煮飯做菜,忙得不可開交。
我有兩個哥哥,都不太會做飯,他們不做有很好的借口,壹不會做,二做來也不好吃。
所以最多就是幫忙燒壹下火。
誰叫我家沒有姐姐嘛?
那時候最羨慕別人家的小夥伴有姐姐的了。 有姐姐做飯,有姐姐幫洗衣服,有姐姐疼的孩子好幸福。
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確實也是,十多歲的我不但什麽農活都會幹,而且也可以做壹家人吃的飯,壹般的家常小菜還是難不倒我。
我還會做豆花,從浸泡黃豆到豆花出鍋我可以壹條龍服務。
現在煮飯大多數都是電飯鍋,方便了很多。
但是總感覺電飯鍋煮的飯沒有木頭甑子蒸的飯好吃。
八九歲吧,菜名《炒大蔥》給我老弟吃嗨了,現在還記得 !
現在回頭想想,很懷念自己小時候,最幸福無憂的年級,過去了就沒有了,雖然那時候不富裕,但是童年卻很開心!年齡大了,總喜歡回憶過去!珍惜每壹天!
這問題,我可以回答壹下,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三歲喪父,跟隨母親,壹切家務事從小做起,
在那樣的年代,在生產隊勞動,母親披星戴月,壹清早到生產隊做工去了,我在家裏當然要學會做飯炒菜,當時,農村很少燒煤火,是燒祡火,我八歲開始做飯了。
開始做不好,飯不是稀就是半生半熟,有時,耍心重,飯燒成黑炭,也挨過不少次罵,壹回生二回熟,事情是學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慢慢學會了,
後來,人長大了,成了當家之主,要接待客人,慢慢學會下廚炒菜,並口味可佳,這是回答的經過。
八歲開始做飯
從結婚後,23歲。開始那些年感覺自己很委屈,結了婚受苦受累,感覺在娘家沒受過的苦和累結婚後都受了,這些年想開了,也沒什麽,生活就是這樣。
六歲,還沒上學,當時家裏沒有閑人,只得上陣。
我從7歲幫燒火,9歲煲米飯等到17歲才開始炒菜,我也不知道我是從幾歲下廚做飯的。
剛上小學就會用電飯鍋燜米飯,提前把菜摘洗幹凈,就等媽媽下班回來炒菜。平時經常在旁邊幫忙,不知不覺就會炒菜了,本人很愛做飯。ps:面食不會,南方人壹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