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位於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其北部和東北部同中國西藏自治區和雲南省接界,中緬國境線長約2185公裏,其中滇緬段為1997公裏;東部與老撾和泰國毗鄰,緬泰、緬老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公裏和238公裏;西部與印度、孟加拉相連,緬印、緬孟的國境線分別為1462公裏和72公裏。緬甸南臨安達曼海,西南瀕孟加拉灣,海岸線總長2655公裏。
緬甸的形狀就像壹塊鉆石,從南到北長約2090公裏,東西最寬處約925公裏。緬甸南端的維多利亞角處於北緯10度,北端葡萄以北的緬中邊界線居於北緯28度,緬甸大部分地區都在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緬甸最西部的孟都處於東經92度線附近,東端的緬老界河湄公河在東經101度線附近。首都仰光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都在東經96度線上,緬甸的標準時間就以東經96度為準。
緬甸面積約67.85萬平方公裏。東北與中國毗鄰,西北與印度、孟加拉國相接,東南與老撾、泰國交界,西南瀕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海岸線長3200公裏。地勢北高南低。北、西、東為山脈環繞。北部為高山區,西部有那加丘陵和若開山脈,東部為撣邦高原。靠近中國邊境的開卡博峰海拔5881米,為全國最高峰。西部山地和東部高原間為伊洛瓦底江沖積平原,地勢低平。伊洛瓦底江全長2150千米,流貫南北,富灌溉航運之利。東北部的薩爾溫江境內長1660千米。大部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7度。曼德勒地區極端最高氣溫逾40度。1月為全年氣溫最低月份。平均氣溫為20度以上;4月是最熱月,平均氣溫30度左右。降雨量因地而異,內陸幹燥區500-1000毫米,山地和沿海多雨區3000-5000毫米。
緬甸的礦藏資源豐富,有石油、天然氣、鎢、錫、鉛、銀、鎳、銻、金、鐵、鉻、寶石等。
緬甸的森林覆蓋率為50%左右,全國擁有林地3412公頃。盛產柚木、雞翅木、黃花梨、鐵刀木、藤、竹等,是世界柚木產量第壹大國。
糧食作物以生產大米為主,素有“稻米之國”美稱。還盛產玉米、棉花、甘蔗、花生等。 [編輯本段]礦產概況 緬甸地處東南亞,位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碰撞邊界,從遠古開始的強烈地質活動造就了緬甸今日全球珠寶的盛產國的地位,藍寶石頂級成色中的皇家藍(Royal blue),紅寶石的頂級成色——鴿血紅( Pigeon blood),均產自此國,所以緬甸的國石也定為紅寶石。此外,優質的尖晶石、碧璽、橄欖石也在緬甸出產。 [編輯本段]交通 緬甸有鐵路4463千米,公路38000千米,內河航道10271千米,伊洛瓦底江是主要通航幹線。仰光、毛淡棉、勃生為主要海港。航空有民用飛機22架、民用機場45個國內航線總長4500千米,國際航線4000千米。
遊客在緬甸的交通工具仍以租車為宜,壹般而言車資包括司機費和油費,在市區以天數算,在郊區以公裏數算,建議最好透過旅行社代勞,以免被敲竹杠,有空不妨也試壹試三輪車、馬車,但須事先「議價」為宜。 [編輯本段]旅遊 美食
緬甸緬族人喜食椰漿飯及攔有姜黃粉、椰絲、蝦松的糯米飯;每餐必食壹種叫“雅比”的魚蝦醬;菜肴喜放咖喱。緬甸克欽族人喜吃獸肉,他們習慣用火烤食,烤熟後撒上鹽、用手撕食。緬甸克倫族人,無論男女老幼都吸煙鬥。酒列是日常必備之物,任何儀式上,人們都要以酒助興。緬甸人壹般早晨愛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臺喜歡備有辣椒油和辣椒醬等調味品。他們用餐習慣壹人壹把匙和壹個湯盤,他們不習慣用碗。用餐“工具”是右手,抓食取飯靈巧方便。他們樂於菜齊後壹起上桌用餐。
購物
緬甸的工藝品大多是手工制造的,價格合理,是最好的紀念品,漆器、木雕和牙雕、掛毯銀器、銅器、絲綢和棉織品、以及傳統服裝、肩包,都是受歡迎的物品。在緬甸珠寶中心和其它有許可證的珠寶商店中可以買到世界聞名的緬甸紅寶石、翡翠、藍寶石和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