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滴滴推出外賣業務詳情

滴滴推出外賣業務詳情

滴滴推出外賣業務詳情

 滴滴推出外賣業務詳情,小範圍的測試,證明了滴滴並沒有放棄外賣這塊蛋糕。在嗷嗷吃飯之前,滴滴曾推出過自己的外賣服務,於2018年在多個城市上線,滴滴推出外賣業務詳情。

 滴滴推出外賣業務詳情1

 近日,滴滴在天津開始測試“嗷嗷吃飯”項目,嗷嗷吃飯的點餐流程主要是在微信小程序中進行。有需要的用戶可以根據嘗試壹下嗷嗷吃飯。

 有人就說了莫非滴滴還想再跟美團壹決高下?

 當下的外賣市場,基本上被美團和餓了麽壟斷,而美團又勝壹籌。

 其實早在2018年的3月份,滴滴就推出過滴滴外賣業務,當時的美團為了回應滴滴,也迅速推出了美團打車。雙方激戰幾個月後,滴滴的外賣業務慘敗,美團業務的推廣也是壹地雞毛。到了今年,滴滴受到懲罰,美團覺得自己的機會又來了。

 7月份,美團打車壹口氣開通了100多個城市的服務,可見美團是有備而來。由於有巨大的優惠力度,不少用戶紛紛轉行美團打車。這也讓美團嘗到了甜頭。

 現在我們可以認為,滴滴推出“嗷嗷吃飯”,可能就是為了回報美團,在這外賣市場中分得壹杯羹,但這也註定是不易的。有人說,我們的外賣市場觸頂了,我覺得還沒有,只是需要改善,需要整合。其實每壹次的改善整合,對於那些想進軍這個行業的人來說都是壹種機會,把控的好,依然能實現彎道超車的可能。

 到目前,我們還不曉得嗷嗷吃飯是否會在全國推廣,但我們已經明顯感受到了滴滴對於日益激烈的競爭已經改變了打法。

 滴滴推出外賣業務詳情2

 在嗷嗷吃飯之前,滴滴曾推出過自己的外賣服務,於2018年在多個城市上線,試圖通過降低抽傭率和給予外賣騎手更好的待遇來開拓市場,不過最終滴滴外賣還是沒能真正找到市場突破口,美團和餓了麽依舊是市場前二的玩家。

 嗷嗷吃飯的市場布局相對謹慎,目前僅天津的部分地區可以使用,壹些活動會在關鍵位置標出活動參與範圍,如“嗷嗷雙11”組隊分紅包活動,僅限於天津市和平區、南開區、河西區用戶參與。

 當前國內線上外賣行業已進入相對成熟的發展階段,新玩家想要入局需要拿出新方案,以某壹用戶或行業痛點為突破口。嗷嗷外賣采用折扣策略開局,連續上線了多項優惠活動,包括大額滿減活動、5折優惠活動和紅包活動等,基本每隔壹段時間就有活動上線。

 在菜品上嗷嗷吃飯主打精品模式,許多活動都有對應的菜品,壹些菜品有專門的繪圖。有的活動還有相應的漫畫介紹,通過有趣的文案和圖片呼應上班族或學生的生活狀態,再引出活動介紹和菜品,拉近平臺和用戶間的距離,算是壹種別樣的營銷方式。

 嗷嗷吃飯還有壹大特征是零配送費,正好解決了部分用戶點外賣的痛點。對某些用戶來說,不管是點便宜還是貴的外賣,凡是有配送費的店鋪壹律不考慮,不是說配送費有多貴,而是看到配送費後心裏感到莫名的膈應。就和電商發展的初期壹樣,下單時的運費壹欄只要不是免費都極為刺眼,壹些用戶直接取消訂單尋找包郵的店鋪。

 經小雷查詢發現,嗷嗷吃飯目前還未上線用戶版App,只有在蘋果App Store中有嗷嗷吃飯商家版和嗷嗷先鋒(商戶簽約及維護工具)兩款應用,用戶只能在微信小程序使用嗷嗷吃飯。嗷嗷吃飯背靠微信的發展模式更靈活,適應平臺發展初期輕量化投入的要求,微信擁有十幾億月活量,在微信體系下成長離用戶更近、用戶使用門檻更低,利於嗷嗷吃飯後期的用戶裂變。

 外賣App本就屬於工具類應用,自從有了微信小程序後越來越多用戶覺得沒必要下載專門的外賣App。QuestMobile的報告顯示,在2021年9月外賣服務應用的全景流量規模占比分布中,美團外賣有超六成流量、餓了麽也有超四成流量來自小程序渠道,傳統獨立App的作用被弱化,美團與餓了麽的多渠道競爭,使兩者的流量差距在逐漸縮小。

 拼多多快速崛起的背後就有微信的功勞,微信就是拼單“砍壹刀”的最好場所,直接在微信中打開拼多多小程序不需要另外下載App,配合低價策略讓拼多多在下沈市場迅速傳播開來。嗷嗷吃飯目前還處於探索階段,沒準以後的嗷嗷吃飯會以微信小程序為突破口,先靠微信培育足夠數量的初始用戶,到必要時再推出獨立App。

 現在還不知道嗷嗷吃飯何時擴大業務經營範圍,但至少嗷嗷吃飯的存在能看出滴滴還有發展線上外賣業務的考慮。另壹邊,坊間壹直流傳有抖音布局外賣業務的消息,許多網友也在期待外賣市場能迎來新玩家。

 滴滴推出外賣業務詳情3

 滴滴和美團的外賣之戰往事

 小範圍的測試,證明了滴滴並沒有放棄外賣這塊蛋糕。

 回溯滴滴做外賣的時間軸,從2017年12月的外賣業務部曝光,到2018年3月在無錫開城,其前期的上線速度僅用了3個月。

 2018年3月6日,滴滴外賣宣布在無錫、南京、長沙、福州、濟南、寧波、溫州、成都和廈門等9個城市率先登陸,平臺通過降低抽傭和獎勵來獲得首批商家和用戶。同年4月,滴滴外賣在無錫獲得市場份額第壹,高強度的打法,產生了壹定的效果,遠超內部的預期。

 滴滴外賣的快速發展,與美團的.競爭火藥味十足。對於當時滴滴發表的“這意味著滴滴外賣在短短9天(8天試運營+4月9日正式運營)內,已成為無錫市場份額第壹的外賣平臺”的說法,美團回應稱,美團外賣在無錫市場依然穩居第壹。

 之後,滴滴外賣和美團外賣之間的競爭持續不斷。從平臺到商戶,在到騎手,全方位展開對壘。

 騎手方面,滴滴有著忠誠騎手和自有騎手,其中忠誠騎手,擁有保底壹萬塊的收入,壹單提成高達15元,這對美團外賣的騎手有著巨大的誘惑,吸引了不少騎手入駐滴滴。而商家也通過滴滴的補貼,獲得了不菲的收益。

 當時,滴滴招募外賣商家是定向邀請制,並非誰都能報名,也讓外界猜想,滴滴外賣想填補“百度外賣”退出後的空缺,做中高端外賣服務平臺,按照預期的想法,似乎可行。

 當年滴滴做外賣,也被視為是對美團進入出行領域的回應。

 美團在2017年切入滴滴的出行領域,推出“美團打車”,並在2018年大力推廣,雙方互相滲透到對方領地。滴滴創始人程維當時喊話美團創始人王興:“爾要戰,便戰。”

 對於美團而言,出行業務是必須涉足的領域。美團主打的是“吃喝玩樂”,打車出行可以串連這些業務。滴滴外賣的出現,則是滴滴為拓展新方向進行嘗試,但滴滴外賣不像美團打車,不是那麽容易融入自身生態體系,而且燒錢的模式並不可持續,低抽傭、厚待騎手、獎勵用戶,滴滴維持持續燒錢並不容易。

 最終,滴滴外賣在發展的過程中沒能走到最後。後期,滴滴開始將外賣從國內市場搬到了海外市場。

 此次嗷嗷吃飯的推出,被外界視為滴滴外賣2.0版本。可以看出,滴滴摒棄了早期粗暴的補貼打法,而是以更加明晰的“0元配送+自研菜品+外賣”的形式進行嘗試。

 值得註意的是,嗷嗷吃飯用微信渠道點單,可見滴滴希望通過社交的方式帶動業務的發展,類似於早期拼多多的推廣方式,借助微信中的社交流量,以優惠活動吸引用戶。對比嗷嗷吃飯微信公眾號近壹年的文章閱讀數據可以發現,單篇閱讀量已從幾百上升到兩千左右,並在不斷穩定增加,證明了這種玩法帶來了壹定效果。

 目前的外賣市場,美團和餓了麽在市場份額方面,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嗷嗷吃飯能否殺出重圍還尚未可知,但它的出現意味著,國內外賣市場競爭格局也存在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