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在這裏首先要說說清楚,啟動頁面和引導頁面是不同的。發現有很多人會把引導頁面叫做啟動頁面,這可能是因為啟動頁面的“曇花壹現”,用戶更多的註意到引導頁面。其實區分他們並不難:
1,啟動頁面可以是無意義的,哪怕是壹張白色圖片。而引導頁面勢必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可能是產品特色的展示,或者關鍵功能的引導,也或者是新功能叠代的展示等。
2,啟動界面是自動消失的,而且壹般是越快越好。(在啟動界面添加廣告的鏈接會有倒計時,還要我們點跳過,有木有!好吧,待會再聊這個...)。而引導頁面壹般要“逼”用戶壹壹拜讀完畢,才不情願的離開。
3,這個是最明顯的:啟動頁面會伴隨每壹次APP啟動時都會出現。而啟動頁面壹般只在新版本打開的第壹次才會出現。
4,啟動頁面壹般只有壹張。(好吧,有時候不是壹張,這個也待會再說...),而引導頁面往往是壹組,壹組,壹組。
來,先看看蘋果怎麽說:
在即合理,小哈把現有啟動界面歸為如圖示的五大類:假裝沒有型,隨便搞搞型,氣氛營造型,信息強調型,以及擴展定制型。下面即分別對這五類進行壹壹介紹,以及對應的要註意的壹些設計細節。
正如iOS9中建議那樣,盡量讓用戶不去感知啟動頁面的存在,“無縫”進入到應用中去。由於智能手機性能的不斷提升,當APP本身體量很小的時候,基本可以瞬間啟動完成。但是啟動頁面是仍然存在的,至少對於iOS系統來說是這樣的,實現這種“沒有感知”的效果,壹般是把用APP首頁背景作為圖作為啟動頁面,或者是首頁中首先加載的部分狀態圖作為啟動頁面。從啟動頁面到首頁的轉換實現無縫轉接。下圖分別為:Safari,天氣,APP Store的啟動頁面。
采用此類啟動頁面的APP要註意兩個細節:a,評估好APP自身的體量,保證啟動的流暢、快速。b,啟動界面的選取上,要配合首頁的加載機制,選取合適的加載狀態截圖,以保證與啟動後首頁頁面的銜接。
LOGO+背景圖+Slogan(+版本號),這種最常見的啟動界面的設計模式。當然,很多頁面的設計可謂簡約而不簡單,小哈之所以稱這種為隨便搞搞型,是因為這樣的啟動頁面顯然是最省心的,不用太多的考慮,話說可以達到增強品牌認知的效果。然而,啟動界面壹閃而過,既沒有對用戶進行品牌教育,也沒有達到讓用戶有“無縫啟動”的感覺。
采用這種模式的,其實務必要好好搞搞。個人建議:1,最背景主題的選取壹要承上啟下:及要與APP圖標顏色,等風格等保持協調,也要與應用主頁保持壹致。( 如何設計App桌面圖標?:/p/5c3958a8fd87 )2,要註意頁面的大小,圖片質量保證的前提下,越小越好。3,背景圖或者底紋壹定要與APP主題想匹配,且不可只顧好看,隨便搞搞。
當我們在各種假期,各種節日,當然也可能是某應用的生日的時候,我們會看到手機中APP的節日氛圍,比現實生活中要濃厚幾百倍。不多解釋,直接看實例:
此類啟動界面熱鬧就好,不過要是能把節日與自家APP特點結合下,那就更好啦。
信息強調型頁面與上面兩種有點類似,不同的是信息強調型不是單純的放上自己的LOGO,Slogan等,會更加有“氛圍”。與氣氛營造型比起來,會更加註重APP自身的宣傳,壹般為某壹功能或特點的認知加強。PS:請忽略下圖中被玩壞的微信啟動頁面~
此類啟動界面個人認為要註意的壹點就是把握好尺度,不能因為信息的展示而影響啟動頁面停留時間,短時間內信息量不能太多。
人類在進步,科技在發展。各大廠商在簡單的啟動界面上玩出了新花招。通過對啟動界面的定制擴展,作出新的功能點。壹般常規的做法就是在APP啟動界面出現之後,再次疊上壹張頁面,而第二張頁面是比較容易被控制的,通過對第二張頁面的定制達到想要的效果。而用戶有時很容易誤會是壹個頁面。
兩個例子對比(如下圖):左側新浪微博的啟動頁面中加入廣告時,會順暢的過度。相反網易雲音樂則會給人"閃屏",廣告頁很突兀的跳出來。支付寶,同花順等同樣采用微博的做法。
該種模式玩出的新花樣舉例:
1,釘釘為企業定制屬於企業自己的啟動頁面。2,豆瓣:“每天壹次遇見妳”。
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根據自己APP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啟動界面,給她壹個優雅的開場吧。
點我!點我!這裏有海量啟動頁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