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駿嗜財如命,斂財有方。他曾下過這樣壹道令:凡在廣州做二千石以上官職的(刺史級別),任滿之後必須上報財產,並把財產的壹半送給皇帝,誰送得多,誰就能升官,誰若不送,就免其職。南北朝時期廣州經濟發達,商業繁榮,海外貿易尤其紅火。壹些大商人,甚至劉宋 *** ,常年派商船往來於現在的越南、印度、泰國、柬埔寨、敘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把絲綢、瓷器運出去,把香料、珍珠帶回來,壹進壹出,利潤甚豐。當時在廣州做官,油水頗厚。
當然也有些官員不願意自己辛辛苦苦斂來的財富和皇帝***享,劉駿還有奇招,那就是召來他們賭蠱眩ㄒ災厲瘓鍪じ旱畝那遊戲)。那些刺史還只能輸不能贏,多年搜刮地方積攢的財物都進了劉駿的囊中。
劉駿的性格很古怪,壹次他來到南宋開國皇帝劉裕所居的屋子,裏面陳列著劉裕貧賤時給人當傭工使用的燈籠麻繩之類的東西,目的是讓他的子孫們體念祖先創業的艱苦。劉駿看後竟然發出嗤笑聲,侍中袁卓有意諷諫劉駿,極口稱贊高祖劉裕勤儉有德,劉駿卻道:壹個種田的用這些東西已經算是過度了!劉駿還喜歡戲謔嘲諷朝中大臣,他稱呼光祿大夫王玄謨為老傖(意即粗野、鄙賤、缺乏教養),稱仆射劉秀之為老慳(慳的意思是貪婪而吝嗇)。此外還根據眾人的長短肥瘦以及膚色黑白,各送了壹個外號。
荒淫 *** ,更是劉駿的鮮明特色之壹。他的叔父、荊州刺史劉義宣的四個女兒自小養在宮裏,皆如花似玉美艷無比,劉駿無視綱常倫理,竟把這四個堂姊妹壹起召幸了。劉義宣怒而起兵十萬,以清君側的名義造反。劉駿深懼之,打算讓位給劉義宣。在竟陵王劉誕的堅決主戰下,劉駿這才起兵平叛。不料劉義宣是銀樣J槍頭,幾次交鋒後便潰不成軍,劉義宣和他的十六個兒子全部成了劉駿的刀下鬼。
除掉叔父兼丈人後,劉駿便覺得高枕無憂,幹脆將四個堂姊妹都冊封為嬪妃。四姐妹中的老二楚江郡主最為漂亮,因此寵傾後宮。後來懷孕生下壹個男嬰,取名叫劉子鸞,在劉駿的眾多兒子中排行第八。劉駿對楚江郡主更加寵愛,冊封她為淑儀。但畢竟是自己的堂妹,傳出去太難聽了,於是便讓其冒充為殷琰的女兒,封號殷淑儀,以掩人耳目。
只可惜紅顏命薄,集萬千寵愛於壹身的殷淑儀,於大明(宋孝武帝劉駿的年號)六年四月得病身亡。劉駿痛不欲生,他追冊殷淑妃為貴妃,並在皇都立廟。出葬時比皇後的葬禮還要顯赫,送喪的人數多至幾千,公卿百官與嬪禦六宮都穿著白衣服排隊跟在靈柩後面。劉駿還多次領著後妃及群臣到殷淑妃的墳墓前痛哭,並以哭的悲痛與否作為朝臣忠不忠心的表現。秦郡太守劉德願哭得撕心裂肺,甚至差點昏死過去。劉駿十分高興,立刻封劉德願為豫州刺史。還有個叫羊誌的禦醫也淚如雨下,有幾次還幾乎哭得背過氣去。劉駿便賞賜給羊誌許多金銀珍寶。事後有人問羊誌:妳為何能哭得那麽悲傷?當時羊誌的愛妾剛剛死去,他說:那天我自哭亡妾罷了。 如此的歷史黑色幽默,無法不令人感慨。
殷貴妃死後不久,劉駿因思念之而形容消瘦乃至壹病不起,於兩年後也撒手人寰,時年三十五歲。
令人稱奇的是,劉駿雖昏庸無道,貪財好色,但是其詩文造詣卻很高,他曾寫過壹首《登作樂山詩》:修路軫孤轡,竦石頓飛轅。遂登千尋首,表裹望丘原。屯煙擾風穴,積水溺雲根。漢潦吐新波,楚山帶舊苑。壤草淩故國,拱木秀頹垣。目極情無留,客思空已繁。王夫之評價此詩說:得之於悲壯而不疏不野,大有英雄之氣。 《文心雕龍·時序》稱孝武多才,英采雲構。劉駿傳世之作不少,《全宋文》錄其文二卷。